股票网站 > 股吧论坛 > 全志科技股吧 > 瞪羚企业成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新引擎 返回上一页

瞪羚企业成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新引擎

祝孝将

(发表于: 全志科技股吧   更新时间: )
瞪羚企业成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新引擎
瞪羚企业成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新引擎2016-07-25 11:22:58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本报记者 李争粉报道  7月21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在北京发布《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报告2016》。《报告》显示,在2014年国家高新区纳入统计的7万余家企业中,1888家高成长企业入选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全国高新区整体瞪羚率达到2.54%;2011-2014年瞪羚企业营业收入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1.1%。瞪羚企业已经成为高新区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据了解,瞪羚企业指的是成功跨越“死亡谷”后,商业模式得到市场认可,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的创新型企业。美国《硅谷指数》多年将“瞪羚企业数量”作为反映硅谷经济景气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经合组织每年都会持续跟踪报告瞪羚企业发展。自2014年起,科技掊火炬中心与长城战略咨询联合成立课题组,持续跟踪研究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并完成了《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报告》。  “研究瞪羚企业不是为了发布一个榜单,更重要的是给我们提供了观察高新区新的视角。”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表示,据统计,2015年纳入统计的146家国家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25.36万亿元,工业总产值18.59万亿元。高新区已成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  国家高新区成瞪羚企业发展沃土  我国对瞪羚企业的关注发端于中关村(000931,股吧)科技园区。2003年,中关村实施“瞪羚计划”以来,先后制定了多项支持瞪羚企业的金融措施和优惠政策。随后,武汉东湖、天津滨海、株洲等高新区陆续出台了专门针对高成长瞪羚企业的相关扶持政策,加大对本地瞪羚企业的培育力度。  目前,国家高新区已集聚了大量高速成长、创新活跃的瞪羚企业,这些瞪羚企业也被视为以高新区为主的创新活跃地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报告》显示,2014年国家高新区纳入统计的7万余家企业中,1888家高成长企业入选瞪羚企业。这1888家瞪羚企业分布在97家高新区,拥有瞪羚企业的高新区占全国高新区总数的83.6%。其中,有15家高新区的瞪羚企业数量超过30家。  《报告》显示,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成长性突出。2011-2014年瞪羚企业营业收入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1.1%。其中,三成瞪羚企业营业收入三年复合增速超过50%,近七成瞪羚企业营业收入三年复合增速超过30%。高新区瞪羚企业表现优于入统企业整体平均水平。  2014年,瞪羚企业平均营业收入规模为5.36亿元,平均利润3978万元,分别是高新区企业平均值的1.8倍和2倍。瞪羚企业技术投入活跃,平均科技活动投入强度达到3.9%,平均技术收入占营业收入达到11.6%,是高新区企业平均基数收入占比的2.5倍。  “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之下,瞪羚企业既是"双创"的成果,也是检验"双创"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同时,还是新经济的典型代表,对当前高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表示。  政策助力瞪羚企业发展提速“瞪羚企业作为创新能力强、成长快、潜力大的一类企业,受到各界的关注。中关村从2003年开始研究瞪羚企业特征、服务需求和发展规律,并陆续推出一系列为瞪羚企业服务的相关措施。”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王汝芳表示,为推动瞪羚企业发展,早在2003年,中关村就出台了《中关村科技园区瞪羚计划》。2012年,中关村在原有“瞪羚计划”的基础上,升级开展了瞪羚重点培育企业认定工作。目前,中关村对瞪羚企业、瞪羚重点培育企业的扶持,主要围绕提高融资能力而进行。其中,对瞪羚企业的扶持主要包括担保贷款、贷款贴息两种方式。对瞪羚重点培育企业的扶持,主要包括担保补贴、金融产品创新补贴、贷款贴息、利息贴补、融资租赁补贴、上市支持等方式。截至目前,中关村已累计开展4次瞪羚培育重点企业遴选工作,相继认定瞪羚企业数3538家。  武汉东湖高新(600133,股吧)区也是在全国较早推行“瞪羚计划”的高新区之一。据武汉东湖高新区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局副局长钟复平介绍,2011年武汉东湖高新区启动“瞪羚计划”,主要围绕提高融资能力、强化创新能力、拓展发展空间、提升管理水平等方面。与此同时,武汉东湖高新区瞪羚企业数量从2011年的30家,增加到去年的215家,今年预计将达到260家左右,年均增长近40%。  2013年,广州高新区启动“瞪羚计划”,每年遴选一批瞪羚认定企业和瞪羚培育企业。截至目前,广州高新区已开展2次瞪羚企业遴选工作,相继遴选出瞪羚认定企业85家、147家,瞪羚培育企业37家。  “出台瞪羚扶持政策的高新区,瞪羚企业群体增长更快、整体表现更优异,出台区域瞪羚政策有助于推动当地瞪羚企业的快速发展。”王德禄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在《报告》发布的当天,中国瞪羚服务云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集聚了各类服务机构,以及国内众多高新区,致力于打造成为高新区企业增长创新集成服务主平台。截至目前,入库的瞪羚企业已达11610家,这些企业分布在全国300多个城市,97个国家高新区。  瞪羚企业成高新区创新发展新引擎  《报告》显示,2014年爆发式增长的瞪羚企业,成立5年营业收入突破5亿元或者成立10年营业收入突破10亿元的企业共有225家。这一数量比2013年增长了两倍以上。  “对于各高新区而言,爆发式成长的瞪羚企业逐步取代了传统工业经济的大型企业,成为各个高新区创新发展的新名片。”长城战略咨询合伙人马宇(博客,微博)文表示。  在深圳高新区,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瞪羚企业的技术创新先锋备受关注。据了解,成立于2006年的大疆创新,已成为全球领先的无人飞行器控制系统及无人机解决方案研发和生产商,客户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北京、我国香港地区、美国、德国设立了分公司,2009-2014年,大疆创新销售额以每年3倍的速度增长,2015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美元。目前,大疆创新的市场估值已达80亿美元。  2007年成立的北京暴风科技(300431,股吧)股份有限公司主要针对视频、音乐、游戏等数据时代下的大娱乐,并走在行业前列。快速的新产品迭代使得暴风科技营业收入取得显著增长,由2011年的1.7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6.52亿元。  珠海全志科技(300458,股吧)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领先的智能应用处理器SoC和智能模拟芯片设计厂商,通过自主研发掌握核心芯片技术,在珠海高新区众多瞪羚企业中脱颖而出。  除了大疆创新、暴风科技等瞪羚企业,国家高新区还出现了碧水源(300070,股吧)、掌趣科技(300315,股吧)、传神语联等众多拥有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瞪羚企业。这些瞪羚企业主要分布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  “这些瞪羚企业已成为孕育原创新兴产业和催动传统产业颠覆式变革的引领者,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步成为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的新引擎。”马宇文表示,同时,瞪羚企业呈现集约化、国际化、轻资产化、员工高素质化以及科技活动日益活跃化等五大发展趋势,成为我国高新区转型发展的排头兵。(责任编辑: HN666)

声明:如本站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wangshiyuan@epins.cn 我们将迅速删除。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