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二手房要交哪些税

编辑 : 洋果儿   发布时间: 2022.12.05 16:31:01   消息来源: 股票群 阅读数: 243 收藏数: 0 + 收藏 +赞(0)
购买二手房如果你以为只要交了购房款就完事,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营业税、 契税 等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只有清楚所有的收费项目才能更好的掌握预算,防止透支。并且在税费上省钱也并不是不可能。

购买二手房如果你以为只要交了购房款就完事,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营业税、 契税 等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只有清楚所有的收费项目才能更好的掌握预算,防止透支。并且在税费上省钱也并不是不可能。

 

二手房具有即买即住,看得到实物、配套、小区绿化好坏等方面的优点,受到不少购房人的青睐。但很多人对于二手房买卖要交哪些税费并不了解,下面,我们来看看除了首付之外,买二手房还要花哪些钱?

 

1、契税

首套房:面积≤90平,契税税率为1%;面积>90平,契税税率为1.5%。二套:面积≤90平,契税税率1%;面积>90平,契税税率为2%

2、增值税及其附加税

不动产证未满5年:增值税及其附加税税率为5.6%(增值税税率为5.33%)。不动产证满5:免征增值税。增值税及其附加税计算公式:计税价÷(1+5%)×5.6

3、个人所得税

个人在出售房屋时,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计税价格的1%或者房子当初买入价与现在卖出价差额的20%。满五唯一的房子,可以免征个税。即要免征税,需要同时满足不动产证满5年且是出售唯一房产等2个条件。

4、中介费

在进行二手房交易时,如果是通过中介进行成交,则还需要缴纳中介费。一般征收成交价格的1%-3%不等,具体看中介的收费标准。

5、印花税

印花税包括交易印花税和权证印花税,交易印花税为交易额的万分之五,权证印花税为5元/本。

印花税相关规定:

非住宅:交易印花税=地税局评估价或网签价(取价高者)x0.05%,权证印花税5元/本。

住宅(含普通、非普通):交易印花税免征,权证印花税5元/本。

注:从2009年至今国家暂免征收住宅印花税,目前只征收权证印花税。

6、交易手续费

按照房屋的面积来征收,住宅一般为4-6元/平方米不等。

7、权证登记费

个人住房登记收费标准为每件80元,非住房房屋登记收费标准为每件550元。房屋登记收费标准中包含《房屋权证》工本费和《土地使用权证》工本费。

8、贷款评估费

二手房贷款时,通常会由银行指定的评估机构对房产进行评估,收费也会有差异,一般为评估价的0.1%-0.5%不等。

买二手房的时候,二手房的价格有很多,有网签价、评估价、指导价、实际成交价等不同的价格。一定要问清楚具体以哪个价格为计税价格,以做好买房预算。同时,在买二手房的时候,最好选择不动产证满2年的房子,以便少缴纳一些税费。

 

如何在税金上“省钱”?

购买二手房,有些税费是板上钉钉、不能逃避的,如营业税、印花税、契税、个人所得税,以及交易管理费、房产证工本费等。税费是国家收的,上述税费没还价的可能,但因为有些税费是按照房屋总价来收取的,比如契、营业税、交易印花税、个人所得税等,若报低房价,则这些税费将会相应减少。比如,一套房子成交价100万元,报价90万且通过,则营业税、契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总计可以少交8100元。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按揭贷款买房,买卖双方的合同和贷款合同必须挂钩,即报价系统和银行系统已联网,无法报得更低,只有全款买房才有这样操作的空间。而且房价不能报得太低,房管局有自己的评估系统,如果上报价格太低,房管局会对此房屋重新评估,并给出新评估价。一般来说,全款购房的人报价最低为成交价的90%,再低的话就很难通过了。


如何在按揭服务费、中介费上省钱?

有些贷款购买二手房的人通常会因为时间、精力有限,而委托按揭公司或者中介代为办理。所以,了解按揭公司服务行业的收费标准就显得十分重要。按照目前的规定,按揭服务费最高按贷款额度的1.2%收取,但是可以谈得更低,最低可能在0.7%。

目前,中介服务市场上有部分中介机构为了方便客户,会向客户承诺其提供的房地产中介服务中包含按揭代办服务。如果客户遇到中介机构有这类承诺的,应进一步明确相关费用的收取标准。


因为通过中介找按揭公司的话,按揭费用在1%-1.2%之间。按揭公司的收费底线一般都是0.6%,所以,中介介绍一单按揭业务能赚得数千元差价。购房者如果自己去找按揭公司,按揭公司给出的报价一般也就在0.6%-0.8%,也就是说,如果同样贷款100万元,最多可省6000元。


关于中介费,目前,较大的中介公司收取的中介费一般为成交价的2.5%-3%,一些规模较小的中介公司收费相对较低,但是它们可能只负责签约环节,之后交税和取证等环节都是由买卖双方自己去跟进。虽然在买家看来,认为中介收费越低越好,但是收费低的中介提供的服务相对也不够完善,这些因素也应该纳入购房者选择中介的考量范围。建议购房者不要盲目做决定,”货比三家”,挑选性价比相对较高的中介公司。


声明:如本站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wangshiyuan@epins.cn 我们将迅速删除。

 

个人理财最新文章

MORE+
 

热词推荐

MORE+

股吧论坛最新帖子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