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网站 > 股吧论坛 > 景嘉微股吧 > 科创丨身价160亿的长沙夫妻,42亿投向GPU芯片 返回上一页

科创丨身价160亿的长沙夫妻,42亿投向GPU芯片

陆套水

(发表于: 景嘉微股吧   更新时间: 2023-08-07 10:13:07)
科创丨身价160亿的长沙夫妻,42亿投向GPU芯片

前言

GPU不仅可以用于游戏,还在高性能计算、AI加速、专业渲染等领域越来越重要,且国外的高端GPU已经被禁售,国内对高性能GPU的需求在增加。

当前,高端GPU芯片需求大爆发,海外巨头英伟达早已赚得盘满钵满,公司股价在5个月内飙涨180%,市值一度突破万亿美元大关。

作者 | 方文三 图片来源 |  网 络  国内GUP市场供需现状

我国是全球电子信息制造和消费大国,对GPU芯片需求巨大。

全球GPU市场寡头垄断格局一方面导致进口GPU产品供应在型号和性能等方面相对受限,无法完全满足国内企业的应用需求;

目前国内形成了对进口GPU产品的长期依赖,导致国内高性能GPU芯片的技术演进相对滞后,产业链存在短板。

此外,部分国家对GPU等高性能芯片的出口管制不断升级,这对我国高性能GPU的研发生产,以及AI、超级计算机等先进应用造成阻力,国内企业亟需塑造国产GPU产业链。 景嘉微42亿投向GPU芯片研发

近日,景嘉微公告称,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资不超过42.01亿元,募资净额将用于高性能通用GPU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以及通用GPU先进架构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用GPU先进架构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则交给景嘉微全资子公司无锡锦之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组织实施,总投资金额为9.64亿元,其中募集资金使用金额为9.45亿元。

目前,景嘉微现有的GPU产品主要应用在图形处理领域,兼具部分计算应用特性,尚无法充分满足下游应用领域对于画质、算力等日渐提升的需求。

该计划拟通过建立前瞻性技术研发中心,主要面向满足未来高性能计算和数据处理需求的重要方向。

景嘉微阐述了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夯实自主芯片发展,打破国外垄断、保障信息安全;

完善公司产品布局,满足高性能GPU芯片应用方向;

绑定先进封装产能,突破工艺限制并提升产品性能。

身价160亿的长沙夫妻

2016年3月,景嘉微在深交创业板成功上市,当前股价近100元,总市值超420亿元。

曾万辉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湖南人,他于1970年出生在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曾万辉一边努力读书,一边帮家里分担农务。

沉淀数年后,36岁的曾万辉毅然决然选择辞职,携妻子喻丽丽回到长沙,与同窗好友一起创办了景嘉微,夫妻俩是公司实控人。

景嘉微的核心班底,大多来自国防科技大学。

在公司高管团队里,董事长兼总裁曾万辉、高级副总裁余圣发、副总裁胡亚华,均为国防科技大学的硕士,三人年龄超过50岁,是从年轻时一路走到今天的创业搭档。

经过整整8年的艰苦钻研,景嘉微于2014年成功研制出首款国产GPU芯片JM5400。

第二代产品JM7200于2018年8月流片成功,在完成军用领域产品替代同时切入民用信创市场。

目前公司下一代JM9系列GPU研发已处于后端设计阶段,预计性能将大幅提升,目标进入国内信创以及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中高端应用领域。

目前,景嘉微是国产GPU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也是国内唯一自主研发GPU并用于商用的公司。

伴随景嘉微上市,曾万辉的身家也跟着水涨船高。

据《新财富》杂志的最新统计结果显示,曾万辉、喻丽丽夫妻二人位列2023长沙富豪榜第五。

而凭借超百亿身家,曾万辉坐上了湖南新化首富的宝座。

募资搞研发成了发展首选

2022年度及2023年一季度景嘉微的经营业绩已经有转头向下的迹象,盈利能力走弱甚至业绩亏损的风险已经陡然而升。

一方面,受宏观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芯片领域产品应用较多的信创产业需求较低,下游客户采购量下降。

另一方面,受下游客户产品交期影响,景嘉微图形显控领域产品、小型专业化雷达领域相关产品销售规模下降。

这些因素导致其2023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下降,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出现亏损。

今年一季报显示,景嘉微营业总收入为6518万元,同比骤降81.98%;归属净利润为-7068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自身业绩不给力,募资搞研发成了景嘉微的首选。

国内企业在庞大算力市场中驶入

在AI企业需求大幅增长的情况下,算力的供给却逐步放慢了脚步。

AI模型训练算力需求增长与摩尔定律出现了极不匹配的现象,这势必推动对算力基础设施需求的快速增长。

而这,也是英伟达等众多GPU硬件企业被资金追捧的根本原因。

基础设施服务商可能才是最大赢家,获得最多的财富。

以景嘉微、海光信息为代表的的中国高算企业,也必将在层层封锁中杀出,推动中国滚滚的数字化大潮。

根据Verified Market Research研究,2022年全球GPU市场规模约450亿美元(含GPGPU),其中中国大陆方面市场规模约为111亿美元。

根据甲子光年数据预测,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23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500亿元以上。

其中,中国云端AI芯片市场的复合增长率为52.8%;终端芯片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由于人工智能在汽车、安防、智能家居等行业渗透,市场规模增长率达到62.2%。

近些年来,在国内诸多创企的努力下,GPU硬件的突破捷报频传,但目前我国CPU厂商距离英伟达等国际头部厂商的距离仍然还有很远。

所以对于中国GPU企业来说,做好国产的Plan B,再谋求发展,或许才是正确的方向。

尾:

但是众多最尖端的人工智能企业,还在为AI时代的入场券而发愁犯难,高昂的算力价格、永远缺货的高端GPU,成为了企业最大的软肋。

由此可见,对于未来的数字经济而言,算力等基础设施的舞台将会成为AI企业们甚至国家之间的第一个角力场。

部分资料参考:投资家:《长沙夫妻放大招,狂砸42亿搞芯片》,前海基础:《从景嘉微看国产替代、AI大模型发展》,奇偶派:《国产GPU,谁能突破算力封锁,推动中国AI高速发展?》

本公众号所刊发稿件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回复,我们收到信息后会在24小时内处理。

END

(来源:AI芯天下的财富号 2023-06-20 20:32) [点击查看原文]

声明:如本站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wangshiyuan@epins.cn 我们将迅速删除。

  • 高炊底
    光模块是核心!

    夏炷丸: 产品没有技术含量。只是炒作的核心。

    苏抱: 二!

    谢圻: 球不懂

    2023-06-20 22:11:45

    回复

  • 竺汰
    日本人玩剩下的还在接盘[偷笑]
    2023-06-20 22:41:52

    回复

  • 温皂
    市盈率还是负的,都是高科技概念
    2023-06-20 23:27:36

    回复

  • 訾彼杉
    42亿就想玩gpu了?
    2023-06-21 06:14:00

    回复

  • 萧什第
    自己出二千万,等于空手套白狼,一个亏损企业搞利益输送,成了是自己的,亏了也是上市公司的!

    丰挂: 这都是套路

    2023-06-21 07:16:22

    回复

  • 荣洋
    一看就是抄袭的旧新闻,英伟达还一度站上万亿市值?这几天英伟达都1.2万亿了
    2023-06-21 07:52:42

    回复

  • 宓步
    心大一点
    2023-06-21 09:00:30

    回复

  • 吴吵
    加油,
    2023-06-21 14:35:08

    回复

  • 王刻
    摩尔线程呢?
    2023-06-23 00:57:01

    回复

  • 谷料
    哈哈1.2t啊,下一代,想一下,有没有可能达到12t呢,直接从低端跳到高端,还有现在的光芯片出来了,景嘉微的高端gpu会不会先行呢
    2023-06-23 10:17:50

    回复

  • 庞往交
    几个没有上市的都弄出来了,别人都弄出来了,你才开始想去弄
    2023-06-26 00:40:15

    回复

  • 简紫瓦
    呵呵,如果让我融资50亿,我准备投资cpu,对标因特尔,争取国产替代。
    2023-06-27 06:30:40

    回复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