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网站 > 股吧论坛 > 国睿科技股吧 > 专访中国电科十四所所长胡明春:企业两化融合关键在顶层设计 返回上一页

专访中国电科十四所所长胡明春:企业两化融合关键在顶层设计

史栗江

(发表于: 国睿科技股吧   更新时间: )
专访中国电科十四所所长胡明春:企业两化融合关键在顶层设计
2017年8月25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两化融合大会上,胡明春被评选为“2017年两化融合领军人物”胡明春的身份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四研究所(下称十四所)所长。这家位于南京的综合型电子信息工程研究所,是中国雷达工业的发源地,也是国家诸多新型、高端复杂电子装备的始创者。2017年7月30日,在朱日和阅兵式上,空警2000第三次率领空中机队领航接收检阅。该机种是继“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后,中国新时期国防科技领域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工程。而这架飞机顶上背着的大圆盘,即预警机雷达,就是十四所的产品。向来在民众面前颇为神秘的军工企业,其实走在科技研发和生产的最前沿。胡明春告诉腾讯财经,十四所在高端电子装备研发生产上早已开始引入人工智能。无论是美国还是德国,在工业互联网或工业4.0方面表现最佳的企业通常是拥有扎实工业基础、有国家力量支持的大企业,譬如西门子和通用电气。中国同样采取了这一思路,由工业企业从“硬”转“软”,探索信息化建设。早在“十五”期间,十四所便建成了覆盖整个工作区的企业级网络,建立了企业级数据中心。在设计方面,该所建设了电讯设计、结构设计、电磁场分析、热力流体等各专业领用的设计仿真工具,使各专业初步具备数字化设计仿真能力;管理方面,建设了OA系统、明细表系统等管理系统,为信息化管理打下基础;在制造方面,建立了柔性数控加工中心,初步形成了数字化制造环节,具备了精密加工能力。2005年6月,十四所建成产品数据管理平台(PDM),促进该所科研生产和管理模式的变革。自2007年开始,十四所又进行了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和ERP的建设,提升了该所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管理水平。胡明春告诉腾讯财经,十四所优先将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和新技术研发,每年投入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在上亿元规模,其中除了国家科工局的扶持外,大部分来自于自有资金。作为一家央企,十四所2016年营业收入174.5亿元,利润总额13.6亿元。胡明春说,十四所凭借自己能与国际最先进企业比肩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已形成了多套包括供应链管理、云服务在内的信息化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不仅为十四所自己所用,而且为国内的电子科技、航空、船舶、汽车工业等行业的外部伙伴,乃至民营企业提供服务。近5年来的信息化建设,使得十四所在装备研制中设计差错减少30%,实物验证减少30%,缩短产品研制周期20%以上,取得的经济效益以10亿量级计。不过,当前十四所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同样面临不少困难,比如产品研制模式亟需创新、原有产品制造管理模式无法满足新产品研制需要、原有产品保障模式急需改变。此外,经营管理模式也迫切需要变革。在胡明春看来,工业信息化建设关键在于顶层设计。“产业链上各个环节之间的协同问题很大,信息孤岛现象制约着工业信息化发展。”胡明春说。8月25日,胡明春在接受腾讯财经专访时聊了聊他对两化融合的理解,以及对信息化建设难题的看法。以下为部分对话:腾讯财经:你怎么理解“两化融合”?胡明春:从国家层面来看,推动两化深度融合,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赶超西方发达工业国家,实现弯道超车的捷径。从企业层面来看,推动两化深度融合,通过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管理、研发、生产、营销、售后等各个环节,促进企业业务在创新和管理上的转型升级,降本提质增效。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原有产品中,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促进产品创新和升级换代,提高附加值,这是产品信息化。通过两化融合催生出新兴产业,将信息化解决方案也作为产品输出,将卖产品转变为卖服务,这是信息化企业。从企业信息化到信息化企业,就是两化融合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结果。腾讯财经:你怎么看工业企业的“信息化”这件事?胡明春:当前,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发展正在对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方式带来颠覆性、革命性的影响,中国、美国、欧盟、英国、法国等都先后出台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与产业振兴战略。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信息化。国外的先进制造企业,像泰雷兹、雷神、空客、洛马等公司都在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着力推广数字化全性能样机、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智能工厂、智能物流的规划建设,在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进程中已经抢先一步。作为国家预警探测系统及装备发展的国家队,十四所承担了大量国家高新工程重点装备研制、生产任务。“十三五”期间,十四所将构建陆海空天综合探测预警大体系,促进空天一体、空海一体,通过战略、战役、战术预警力量的有机结合,实现多层次信息保障。这要求产品装备创新程度高、技术难度大、复杂度高、交付周期要求短。在这种背景下,十四所也需要转型升级。我们无法沿袭以前花费大量经费和较长研制周期的研制模式,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将先进理念和科研生产业务实际相融合,促进研发、制造、保障和管理等各方面的变革,形成适应未来高技术装备研制所需的新型产品研制模式,以降低产品研制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缩短装备研制周期。同时,也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带动产业发展,带动十四所从“单装供应商、系统集成商”向“电子信息服务商”转变。腾讯财经: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企业会遇到哪些难题?胡明春:困难也是分阶段的。最初的难题就是思想观念。从领导层面看,有的单位很主动,有些单位不主动,他们不确定钱投下去到底值不值。从员工层次上看,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了原先的做事方式,而一旦信息化建设起来,就不一样了,大家都要在同一个平台上按规矩办事,对有些人来说就没有以前那么灵活方便了。还有一些人害怕、恐惧,不知道自己的能力能不能适应这个变化。最初这些阻力非常明显。不是一个人,不是几个人,而是很多人。另外,信息系统刚推出来用的时候,有系统本身的原因,也有操作人员不熟练的原因,总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出了问题后抱怨就很多。后来,尝到信息化的甜头后,大家就很主动,这个阶段的困难就是信息化建设的速度能不能满足需求。这时候就需要投大量的人力物力。但资金又是相对紧张的。现在来看,信息化关键在于顶层设计,产业链上各个环节之间的协同问题很大,信息孤岛现象非常严重。腾讯财经:在信息化方面,十四所面临哪些难题?胡明春:比如资金紧张、人才不足、业务模式转型困难、缺少合适的解决方案等。腾讯财经:你是怎么解决的?胡明春:首要是要重视信息化规划工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信息化规划工作十分重要。十四所信息化规划是作为全所整体规划的一部分开展的,切实符合十四所企业战略和业务发展,能指导两化融合工作的开展。第二要始终着眼于企业实际需求。十四所的信息化建设始终围绕企业的实际需求,解决企业实际的业务需求和难点痛点。只有这样,信息化建设才不是无本之木,推动信息化过程中才赢得全员的支持。第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我们对信息化专业人员开展执业资格培训,加强专门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信息化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信息化人才与业务人才的复合型培养。在所内强化全员信息化的宣传普及,训练全所员工利用信息化思维改进工作。第四,持续投入、确保资源。信息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需要保证持续的资源投入,进行大量的信息化建设。在这方面,十四所设立信息化专项资金,纳入年度预算管理;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技改等各种资金的支持,保障信息化建设经费的落实。腾讯财经:有哪些难题时暂时无法解决的?胡明春:在信息化推进到纵深领域时,确实也遇到些问题暂时无法解决。比如说,我们缺基础的设计仿真软件,很多结构设计仿真工具、电路设计仿真工具、软件开发和测试工具等基础性软件都还是依赖国外的产品,有些存在禁运,有些不提供有价值的模型库,有些难以进行本地化定制,有些价格非常昂贵。希望我们的国产基础软件能够有更快更好的发展,也呼吁国家和企业加大这方面的投入。

声明:如本站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wangshiyuan@epins.cn 我们将迅速删除。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