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网站 > 股吧论坛 > 南京新百股吧 > 熊市时 要回避这些高商誉公司 返回上一页

熊市时 要回避这些高商誉公司

锺径六

(发表于: 南京新百股吧   更新时间: )
熊市时 要回避这些高商誉公司
  买什么股票需要大力做功课,但是不买什么股票其实只需要常识。牛市看赌技,熊市看估值。看看A股跌成这个熊样,我反正是做好了过冬的准备,虽然在A股里还没找到让我安心持股的公司,但是有一类股票,我知道是在熊市当中必须回避的。这类股就是账面持有大量商誉的股票。    所谓商誉,是指在企业并购时,它是购买企业投资成本超过被合并企业净资产的差额。简单来讲,就是收购另一家公司时的出价超过净资产的部分,在会计上均被计入商誉资产。商誉在会计上被当作一项资产对待。从2014年7月到2015年6月持续1年的牛市,让很多上市公司的股价暴涨,为支撑高高在上的股价,许多上市公司(尤其是创业板)通过收购拉抬股价,在牛市时期,被收购公司估值昂贵,被上市公司收购后,多数价值被计入商誉部分,虽然很多收购都对被收购方有业绩要求。但是到了熊市,一切皆成浮云。被收购公司业绩不达标或者大幅下滑,上市公司开始大幅计提商誉减值损失,业绩一落千丈。    我先来回顾上一轮牛市(2007年)时两个典型的例子,一个是2007年中国平安斥资238亿元人民币收购比利时富通银行近5%股权,当年中国平安的净资产(股东权益)为1072亿元,净利润150亿元。平安的这笔收购占公司的股权权益和当年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22%和159%。结果没多久金融危机来了,富通银行在几乎破产前夕被政府国有化,中国平安损失228亿元。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中国平安股价从最高149元跌至最低19.9元,跌幅87%,可谓是腰斩腰斩再腰斩。    第二个例子就是分众传媒,分众传媒于2005年在纳斯达克上市之后,江南春就利用资金优势对同业竞争者展开高溢价收购。而2005至2007年,伴随着全球股市的上涨和对中国经济的看好,收购又成为刺激股价大幅上涨的主要因素,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袭来,分众传媒在2008年底将过去三年所收购的资产进行了高达8亿美元的无形资产和商誉减记,这导致公司当年大幅亏损。截止2010年底,分众传媒在总额16亿美元的收购中累计减记11亿美元,总的资产减记额超过分众总市值的1/3,而且大部分资产直接减记为零,大约85%的分众资产减记是由商誉组成。该公司股价从2007年的60美元跌至2008年的最低8美元左右。    2015年,在经过私有化之后,分众传媒在A股借壳  七喜控股(  002027  )上市,目前市值高达1400亿,老故事来到了新市场,有时候我们的记忆总是那么短暂。

  商誉就是上市公司在牛市为熊市埋下的地雷,随时准备引爆。对于那些在牛市时大规模搞收购的上市公司,账面积累了大量商誉的公司,在熊市时一定要擦亮你的双眼,能躲就躲。我用Wind筛选了一下截至2015年3季度账面商誉值超过20亿的上市公司,再把商誉除以股东权益,把商誉/股东权益超过40%的公司给大家列了出来,大家可以一起来玩排雷游戏。

声明:如本站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wangshiyuan@epins.cn 我们将迅速删除。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