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网站 > 股吧论坛 > 中航重机股吧 > 看看再完善,大家一起来啊,完善重机的信息 返回上一页

看看再完善,大家一起来啊,完善重机的信息

经匡

(发表于: 中航重机股吧   更新时间: )
看看再完善,大家一起来啊,完善重机的信息
我以我血溅轩辕,恳请广大股民协助购买600765中航重机!中国航发四兄弟中市盈率最低才68,明明是国家航发集团要成立,但是恶庄就是一直在打压这个中航工业集团的第一股票。我恳请大家众志成城为国家的航空发动机事业贡献力量,也相信很快大家就会得到丰厚的回馈!原因分析我会列给大家听1. 各种信息,包括控股股东,包括工信部,包括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说明16年要重点发展的项目就是飞发分离,将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从中航工业中分离出去,明确要求中国的航空发动机在英国罗罗(劳斯莱斯)、美国GE(通用)、美国惠普(HP)等世界著名公司中有重要的一席!2. 我们的歼10明确要出口(出口编号FC-20),说明一是我们自己的WS-10系列发动机终于能赶超美国俄罗斯的发动机了,二是说明以后我们国家重点要马上列装的战斗机不是J-10,而是其他的J-20,J-15/J-16,J-18,J-31等。3. 运-20编号589的第五架已经试飞成功,说明2016年大运会开始列装的。以及其他C919/C929要替换或直接使用WS-20,都是一步之遥的事情了。4. 重点讲一下中航重机的地位。重机是中国航空工业企业首家上市公司,被誉为“中国航空工业第一股”。以航空技术为基础,建立了锻铸、液压、新能源投资三大业务发展平台,积极发展高端宇航锻铸造业务、高端液压系统业务、高端散热系统业务、中小型燃机成套业务,燃机成套向总承包、安装、运行维护等服务领域拓展,公司拥有12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其中,锻铸业务包括中航宏远、中航安大、中航景航、中航卓越、中航特材、中航上大、中航高新、中航激光8家子公司;液压业务包括中航力源、中航永红2家子公司;新能源业务包括中航新能源、中航世新2家子公司。 首先给大家说明的是锻造件,重机占了所有飞机发动机65%以上的份额,完全处于垄断地位,尤其是高温耐冲击的钛合金(海绵钛以及和贵州省重点扶持的钛合金业务),且公司陆续在西安等建立了精密锻造业务,业务发展范围广泛;其次是激光增材3D打印,大家可以上网搜索“中航工业激光 王华明院士“的事迹,就知道在各种新型号发动机台架耐久实验以及导弹,飞机试验中,是怎么样提升了可靠性和耐久性的;再就是高端液压系统,和德国力士乐合作以及自主创新的各种发动机和飞机液压件(稍微有发动机常识的人会理解在航空发动机系统里面液压系统是多么的重要,实在不懂的可以知道飞机起落架吧,这也需要液压控制的)也是完全处于国内垄断国际领先的地步;当然还有散热系统,高温高压离不开散热热交换系统(汽车发动机大家也该懂得散热器和冷凝器以及涡轮增压的散热系统吧),这个也是国内垄断的。5. 在这个情况下,为什么股价压这么低呢?因为2015年6月处的增发公告!当时股价在36左右时明确增发37亿,每股25元的价格,目前还未通过,估计就在这里面,再就是配合中国航发集团成立之初的资产市值低(其他三兄弟有中航动力600893、中航动控000738以及成发科技600391)所以刻意打压股价!附1:在王华明院士的公示材料中,其研制的金属构件激光熔化沉积增材制造技术自2005年以来已在歼-15、运-20、歼-11B、歼-31、C919等7种飞机、东风XX等3种导弹、遥感24等2种卫星、FWS13等3种航空发动机和1型燃气轮机等重点型号研制生产中工程应用并发挥关键作用。 在歼-15战机上,其前起落架大型整体钛合金支撑框尺寸大,结构复杂,传统方法难以整体成形制造,而利用激光增材制造的钛合金构件目前已经累计飞行起降10000余架次,工作正常。 在运-20研制中,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在7天内完成6种机身/主起落架接头大型主承力构件的快速制造,确保了飞机如期首飞;成果呗确定为飞机“降成本计划”的主要途径,主起落架支柱、翼/身对接框、尾翼悬挂操纵一体接头等8大类、28种大型复杂整体钛合金关键主承力构件通过工程验证考核并陆续安计划装机应用。 国产大飞机C919同样运用了3D打印钛合金零件,主要用在飞机主风挡窗框、机翼和机体衔接部位。 除此之外,他主持研究的新型特种涂层还应用于某航空发动机矢量喷管高温重载驱动机构,累计试车216小时,无明显磨损,而传统方案试车10余小时最大磨损深度达2mm。附2:经过几代人的勤奋努力,中国终于成为这个地球上继美国、苏/俄以后第三个拥有大推力先进军用发动机的俱乐部成员。《中国航空报》2月22日发布了一篇文章《铸国防空疆之重器——记中航工业发动机研究院、动力所总设计师刘永泉》。文章报道了刘永泉总设计师的事迹,并提到某型发动机试验成功,“十二五”研制目标顺利实现。观察者网军事观察员指出,依照试验成功的节点时间来判断,该型发动机应该为FWS-10B型“太行”改进型发动机。附3:中国为何现在才准备出口歼10战机?在J-10战机研制成功之前,中国战机的研制思想完全来源于前苏联,就连中国空军的作战系统,都是学习前者,从歼10战机开始,中国就开始打破这一定律,完全按照自己的作战定位和需要来研制先进的第三代战机,也正因此,歼10战机对中国航空工业和空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伴随着国产歼20战机的即将服役,歼10战机已经不再是中国最先进的国产机型,在国际市场,发展中国家对先进的三代战机需求量越来越大,中国有必要推出更先进的竞争机型,而国产歼10就是做合适的战机。附4:千亿航空发动机公司月内成立 将获多方新一轮注资http://www.chinaequip.gov.cn/2016-01/20/c_135026072.htm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日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预计本月内中国将成立一家全新的航空发动机公司,包括为大飞机C919研发国产发动机的商发在内,国内绝大部分涉及发动机业务的单位都将整合其中,资产规模将会超过一千亿元。  已经有外媒报道了最快1月底这家新的发动机公司就将成立,届时新公司还将获得350亿元的新一轮注资。目前较为普遍的一个传言是新发动机公司将在1月25日正式亮相,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资金支持的具体金额还无法确定。  为了改变中国发动机研制严重依赖飞机项目上马的局面,过去两三年间业内一直传出要求发动机研制独立的呼声。包括中航工业的一些专家都曾撰文,认为发动机研发投入大、周期长,建议学习欧美“飞发分离”的模式,将发动机研制单独出来予以专门的人才、资金和技术支持。  早在去年9、10月,中航工业旗下的四家上市公司先后发布公告,称因重大资产重组,中航工业实际控制人的身份可能发生变化。已经从侧面证实了发动机业务即将独立的消息。  在上述外媒报道前,已经有消息称航天科工集团总经理曹建国将担任发动机公司董事长,中航工业集团副总经理李方勇将会担任发动机公司总经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未能确认上述人选是否属实,中航工业方面也依旧对新发动机公司成立的消息表示不知情。但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考虑到新的发动机公司将超越飞机项目的限制,需要吸收中航系、航天科工、国防科工等各方力量,曹、李搭档掌舵新航空发动机公司的可能性较高。  传统研发模式面临淘汰  按照彭博社引述匿名人士报道,航空发动机公司的相关资产涉及40多家单位,几乎包括中国所有航空发动机相关研制单位,资产规模达1100亿元。这将基本涵盖国内的绝大部分涉及发动机研发的单位,包括发动机产业链上下的公司和背后的研究院所。  这当中有几家公司已经板上钉钉。中航动力(600893.SH)、中航动控(000738.SZ)、中航重机(600765.SH)、成发科技(600391.SH)去年10月曾先后发布公告,称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发动机业务独立出中航工业的方案,确认了实际控制人可能会发生变化的消息。  这四家公司分别定为中航的发动机整机、控制系统、原材料加工和零部件的业务平台,在1月19日彭博社报道后股价也集体大涨,一度接近涨停。  这一思路和单独成立中国商飞来推进国产客机的研发和入市是一致的,当时中航还专门成立了中航商发,配合国产客机研发国产民机发动机。按照最初的计划,商发研制的国产民机发动机长江1000A将在2020年问世。  但这样的思路在过去几年受到了很大挑战。因为业内已经逐渐意识到以往的研发模式已经不利于发动机技术革新。以往国内一直采取“一厂一所一型号”的发动机研发模式,也就是“一个厂要研制一款飞机,才会有一个研究所去研发一款配套的发动机”。一旦飞机项目下马,发动机研制也随之停摆。  而在国际上,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在内,其发动机研发和飞机研发都是分开的,造就了普惠、罗罗、GE、IAE和CMF国际等几大发动机巨头。  过去两三年来,要求学习“飞发分离”模式的意见不断在业内发酵,包括中航工业发动机公司组书记陈锐等中航系人士也认为,传统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要求。  在层层管理体制之下,发动机业务得到的支持始终有限,不少项目进展缓慢。以商发研制的长江发动机为例,原计划是要在2020年装入C919,但这一目标现在已经延到2025年以后。  业内的意见逐渐得到了高层重视。有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包括工信部在内的相关部委人士已经多次分赴各地调研,了解各方专家对发动机业务独立的看法。  航天科工 中航系搭档?  就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中航商发也将会一并注入新的发动机公司。这家公司除了承担C919的发动机研制,未来还要研发宽体机的国产发动机,其目标是比肩前述国际发动机巨头。  按照彭博的报道,新发动机公司成立时还会得到新的注资,预计约350亿元,届时新的发动机公司资产将会接近1500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可以肯定的是新公司将会得到多个出资方的新一轮资金支持,但无法确认上述数额的准确性,以及各方的出资比例。  在彭博报道之前,已经有消息称航天科工一方的曹建国将担任发动机公司董事长,中航系一方的李方勇将会担任发动机公司总经理。这一消息和去年传出的多位中航系高层履职发动机公司的说法稍有不同。  李方勇去年就曾被传出可能会调任新的发动机公司,但彼时传言的高官名单中有多人来自中航系。李目前担任中航工业集团副总、组书记,去年就已经传出进入了航空发动机领导小组名单。他也曾多次就中航系的发动机研发进行回应。  曹建国现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董事、总经理、组成员,从参加工作开始一直在航天系统内就职。而在去年的征求意见过程中,业内就有建议提出也应将航天和船舶相关的发动机业务整合到新的发动机公司中。  由于技术相通,一家发动机公司涉及多个产业并非没有先例。英国著名的发动机巨头罗罗旗下不仅有飞机的发动机业务,其同时也涉及船用发动机! 附5:中国商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一重要试验成功,预示WS20的成功。近日,中航工业强度所顺利完成某型发动机风扇轴高低周复合疲劳试验,标志着国内首次进行的商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风扇轴高低周复合疲劳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该试验主要验证某型发动机风扇轴在标准循环载荷作用下是否满足要求的循环寿命,并为某型发动机验证机研制项目提供支撑。试验载荷包括轴向力、旋转弯矩、主扭矩和振动扭矩,技术难度大、载荷复杂、边界条件模拟困难。为了保证试验节点,强度所高度重视,组织多位技术人员攻关,研制了专用试验器,并先后攻关解决了加载频率低、控制精度差、载荷耦合以及位移测量不能复位等难题,最终按节点顺利完成了试验任务,为型号研制做出了贡献。附6:目前,中国航空发动机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一系列新型发动机项目正在进入关键攻关阶段。据境外媒体报道,WS-20发动机已随运-20飞机试飞升空,推比达到9以上的新一代中推发动机即将获得立项研制,推比为10一级的WS-15第四代发动机正在进行上机试飞前的准备工作,推比为12一级的改进型四代军用发动机已经进入预先研究。推比为8.5一级的改进型“太行发动机”将于未来几年试飞。为新一代远程隐身无人机、无人隐身攻击机、长航时无人机和有人驾驶远程隐身轰炸机研制的新型系列无加力发动机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功重比1200千瓦级、1500千瓦级、2000千瓦级和5000千瓦级的WZ-9改、WZ-16、WZ-10和WZ-20三款重点涡轴发动机项目进展顺利。下一代先进涡轴发动机、下一代先进中推和推比15一级的第五代大推正在进行探索,其中推比15一级的第五代发动机将于2016年上马核心机,基本上已经赶上美国的同期水平。目前,中国航空发动机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通过“两机专项”,我国正在同时进行至少22个航空发动机研制项目,这个世界上,已经可以与美国相提并论。现代发动机研制周期很长,一款发动机从核心机探索到批量生产,通常要经历30年左右的时间,所以,中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必须尊重科学发展规律。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几个以航空发动机为主的基础科学研究项目和基础科研研究基地建设,这些项目从材料、科研规划、科研设备、试验手段入手,为国家“两机专项”的顺利发展保驾护航。 附7:是真的!不是PS的!喜大普奔!首架黄色2101号歼20出厂测试 开始正式量产!  网上出现了一架新的歼-20战机,与以往的歼-20战机明显不同的是,这架歼-20战机还处于只有底漆的“黄皮机”状态,其机身编号也从以往的20XX直接晋升为2101号。军事观察员认为这是歼-20战机从试飞用原型机进化为试量产机型的标志。意味着歼-20战机的技术状态已初步确定。或许歼-20战机将很快进入部队服役。喜大普奔!首架黄色2101号歼20出厂测试 开始正式量产! 黄色歼20的编号2101颇有分量,2101可能代表第一批量产型的第一架。也就是说这是即2架黑色歼20验证机、6架银色歼20原型机后生产的首架量产歼20,歼20从研制迈入了批产,属于中国航空工业与国防工业的里程碑。相信不久即能在解放军的装备队列中看到这款隐身战机正式服役。喜大普奔!首架黄色2101号歼20出厂测试 开始正式量产!  黄色歼20进行交付前的试飞滑跑等项目,与之前滑跑前便涂装完整有较大不同,这也是量产化生产的一个特点。量产时为了安全和提高可靠性,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都是在喷涂前进行试飞,没有问题后再继续交付前的收尾工作。喜大普奔!首架黄色2101号歼20出厂测试 开始正式量产!喜大普奔!首架黄色2101号歼20出厂测试 开始正式量产!

声明:如本站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wangshiyuan@epins.cn 我们将迅速删除。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