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网站 > 股吧论坛 > 东旭光电股吧 > 李志林:最该加强监管的是什么? 返回上一页

李志林:最该加强监管的是什么?

班君

(发表于: 东旭光电股吧   更新时间: )
李志林:最该加强监管的是什么?
在周K线三连阳之后,又出现了二连阴。从月K线看,6月份振幅仅4.74%,微涨0.45%;7月份振幅仅5%,微涨1.7%。  照理,这算得上26年来A股波动最小的时段,也是比同时期国际成熟股市更稳定的股市。但是,近期管理层却仍以超强力度,对二级市场加强监管,强调防止泡沫,抑制炒作,以致本周出现3069-2939点的宽幅震荡,连续三天跳水,个股大面积遭殃。成交量又从前期的7348亿,迅速萎缩到4315亿,市场仿佛又回到了“死市”。  相当多的投资者都在问:A股市场最该监管的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应该在一级市场。  1、上市公司大股东“一股独大”  照理,在2005年股改解决了股权分置,实现了全流通之后,中国股市应该进入现代企业制度轨道。  但是,随后上市的一两千家上市公司,在股权结构上依然是走老路,大股东一股独大。遂他们十分希望二级市场投资者推高股价,为大股东的股权增值、身价倍增、大量再融资圈钱,以及今后高价减持,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说,二级市场对新股的过度炒作,根子就在上市公司的一股独大。  建议:要在二级市场去泡沫,抑制过度投机,管理层拟在新股上市前,在发行时,就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股权结构设计,规定控股股东的股权不得超过三分之一,使之变成真正的公众上市公司。这样,也就不会造成新股上市后因盘子过小、股价奇高,以及今后大股东一次又一次地圈钱、没完没了地减持等后遗症。  2、对大小非的解禁规定过于宽松  新股在二级市场股价被炒得越高,最大的受益者是拥有最大股权的上市公司的大小非。 按现有规定,小非一年解禁,大非三年解禁,于是,上市公司竭尽全力制造第一年和第三年的辉煌,以便让大小非顺利高价减持,获取最大利益。现在所有新股在上市后,连连涨停,几个月后就超高比例进行高送转,股价动辄涨到一二百元,都是与此有关。  建议:为了防止资金脱实向虚,管理层拟对现有的大小非解禁期的规定作出修改,把小非的锁定期由1年延长至3年,大非的锁定期由3年延长至5年,并且大股东每年减持比例不得超过2%,还需提前三个月公告。  3、新股刚上市就高送转  国外股市一只新股上市,第一年是不可能进行高送转的。因为随着股本的迅速扩大,上市公司的业绩势必摊,有违上市前的业绩预测,就会因成长性差而遭到市场的唾弃。所以,新股上市第一年,基本上是以分红利、高回报,来博得市场的眼球。  反观A股市场,新股刚上市一两个月,就推出了10送10、10送20,甚至10送30的高股本扩张的方案。二级市场投资者固然欢迎高送转,但是,更有迫切性、更希望高送转的,则是上市公司的十大股东。  难道他们就不怕股本急速扩张而带来的业绩摊和成长性下降吗?原来,上市公司有的是应对办法。  一是提前向机构和大户放风,在中报或者年报10送20或10送30,诱惑市场把股价炒到一二百元的奇高价。  二是拿出资金给机构做市值管理,在炒高的股价上获取丰厚利润,来补贴上市公司做高业绩。  三是在高送转后,马上以高价大比例增发,圈来的钱再去收购有效益的项目,并签署对赌协议,要对方承诺三年的利润,以便确保上市公司股本扩张后仍然有高收益。  建议:管理层最有效的监管办法,是从上市公司分配制度着手,规定新股上市第一年,必须像国外上市公司那样,只能分红利,而不得高送转。  4、上市仅几个月就迫不及待再融资  面对一级市场有800-900家新股在排长队,上市公司采取的对策是:首发时,股本和融资规模尽可能小,业绩一定要优,发行价要尽量低,这样就能确保在发审委通过,使首发上市成功。所以,现在人们看到的新股,基本上都是小盘股。  但是,这些上市公司的胃口绝对不小。他们的意图是,先取得进资本市场的门票,在上市后不久,当二级市场将股价炒到惊人的高度时,便以最快的速度进行高送转作为诱饵,维持新股在二级市场的高定位。在除权后,价格仍然高达七八十元的高定位。然后,他们又以高价大比例增发,圈更多的钱。例如,万达院线,去年9月上市,首发规模仅12.81亿元,不久便高送转。上市仅5个月,就再融资492亿元,是首发规模的38倍,令人乍舌。  建议:管理层宜作出规定,新股上市一年内,需经受市场的检验,规范运作首发募集的资金,不得提出再融资。  5、凭长官意志,对市场进行价值导向  股市作为价值投资和价值投机的场所,该买什么,不该买什么,都应由投资者自主决定;盈利自得,风险自负;只要是按市场交易规则行事,旁人不得进行干预。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  但是,近期一些监管文章,赫然将虚拟现实、石墨烯、人工智能、PE+上市公司等行业的股票,作为加强监管、抑制泡沫,防止投机的对象,反对市场进行炒作。此举令广大投资者十分惊愕。  就以石墨烯和人工智能来说,究竟这两项高科技是不是泡沫,有待实践的检验。  建议:管理层只需把交易制度规范得更严实,将实时监控变得更及时更有效即可,而无需去提倡市场买什么,反对市场买什么,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引导。这样才能恢复股市的本来面目。  6、对资产重组管制过严  目前,在资产重组领域,人们看到的是:有关部门不仅推出了史上最严的借壳上市标准征求意见稿,而且对其他所有的资产重组,都强调,仍需经过重组委、证监会、国资委的批准。据媒体报道,仅7月份就有35家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方案被管理层否决。这两天,又有4家上市公司的购并重组被否。  而资产重组,恰恰是全世界股市中最活跃、最有魅力、最能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提升股市质量、最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活动,也是股价屡创奇迹,增加股市对投资者吸引力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当今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头,国资改革、供给侧改革、资产重组已被提升到国家层面的振兴经济的首要战略,更不能因加强对资产重组的监管、限制,使资产重组屡屡流产,让广大投资者对资产重组股望而生畏,使股市日益失去活力。  建议:管理层应维护国务院文件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坚决按国务院文件精神办,只审核借壳上市,而对其他资产重组一律放行,由市场决定,由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决定,由企业决定。  7、盘中重大利空动辄惊扰市场  一年来,经过股灾1.0版、2.0版、3.0版,以及20多次千股跌停,广大投资者深受其害,亏损累累,至今还没有从股灾的阴影中完全走出来,对利空传言尤其敏感。  本周三上午,突然传出“银行理财资金将被禁入并清除出股市”的重大利空传言。有分析指出,银行理财资金总共有23万亿,即使10%进股市,也有2.3万亿,比去年股灾时清除的场外配资还要多,有可能导致股灾4.0版。于是,周三下午开盘便跳水至2939点。直到周四晚,银监会才表态:“规范理财产品还处于内部论证阶段”,令人啼笑皆非。  为何隔了两天才出来澄清?是谁向市场泄露了这份尚在论证阶段的内部文件?至今管理层没有进行监管、追究和查处。而好端端的市场走势,却硬生生地被破坏了。  建议:证监会新闻发言人不能只局限于在周末开新闻发布会,当平时盘中出现造成市场剧烈波动的重大利空传言,应会同有关政府部门或上级,及时予以澄清和说明。

声明:如本站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wangshiyuan@epins.cn 我们将迅速删除。

  • 卜五
    证监会是万众嘱目,应做到谨言慎行,多做少说。你不立规,人家又不违规,你认为不合理,你要做的是先立规,同时要立规首先做到自己依法合规,我是这样理解的。
    2016-07-30 11:59:59

    回复

  • 奚放守
    监管要坚持依法监管、科学监管、全面监管、服务监管、贴近监管,做到懂监管、会监管、监管好!推进市场合规有序、全面健康、持续稳健发展。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导形成全民热情参与、守法依规、才思迸发、智慧泉涌的好局面。
    2016-07-30 12:10:56

    回复

  • 符胃
    某些人有你五分之一对市场的理解能力股民就幸福了
    2016-07-30 12:11:00

    回复

  • 费吾
    美国海军电磁炮项目急需“烯王”据悉,美国凯途能源公司曾获得美国国防部海军电磁炮项目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独家供应商合同。
    2016-07-30 12:18:00

    回复

  • 翁分娜
    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瞎管,黑幕重重
    2016-07-30 12:46:15

    回复

  • 滑巳尾
    那个位置的人啊,一任不如一任!
    2016-07-30 12:47:30

    回复

  • 何仕炭
    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自己先买好了股票,再强迫股民也去买那些股票,帮他抬轿子,世界上哪里能找到这么可耻的事情!
    2016-07-30 12:50:57

    回复

  • 凤壶皋
    我强烈要求,我们把股票帐号和密码都交给交易所,由他们直接代我们操作,每年给我们10%的保底收益,行不?
    2016-07-30 12:54:05

    回复

  • 邓什娘
    写信给刘老大爷吧!
    2016-07-30 13:25:06

    回复

  • 郜劬
    好文,但没一点屁用,因为这是一个神一样的地方。
    2016-07-30 13:49:25

    回复

  • 夏件吝
    好文章,希望监管部门好好看看,这些建议都很有道理
    2016-07-30 14:13:07

    回复

  • 朱孝画
    2016-07-30 14:49:23

    回复

  • 席协胖
    有同感
    2016-07-30 15:47:16

    回复

  • 充曹俩
    好文、真的可以写给大领导
    2016-07-30 15:58:57

    回复

  • 翟臼
    好文章齐赞
    2016-07-30 16:08:22

    回复

  • 易旭
    好文章!
    2016-07-30 16:17:31

    回复

  • 伊努
    2016-07-30 16:20:19

    回复

  • 雷安木
    监管是一代不如一代啊,水平不是一般的差啊,吾等小散只能哭晕在厕所
    2016-07-30 16:43:45

    回复

  • 邴改
    对上面的政策理解有误,把经给念歪了
    2016-07-30 16:58:58

    回复

  • 乜邢作
    东旭无非价值回归,就算没有石墨烯,也值30以上,中国少有的好公司
    2016-07-30 17:03:33

    回复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