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网站 > 股吧论坛 > 格力电器股吧 > 一张图看懂董明珠的行棋布局——银隆收购案的前世今生 返回上一页

一张图看懂董明珠的行棋布局——银隆收购案的前世今生

洪玳柏

(发表于: 格力电器股吧   更新时间: )
一张图看懂董明珠的行棋布局——银隆收购案的前世今生
当下,众多格力的老股东们正因为银隆收购和定增草案而炸锅,因为股权被摊而愤愤不平。许多人因此对董从粉转黑,认为她不再是自己心目中信任的那个仗义执言之人,而是变成了搞利益输送坑害小股东的强盗小偷。因此,他们将在股东大会行使否决权。如果将当事人由董明珠换成魏银仓,情况就不一样了。我们会对朋友说:“你看,我早告诉过你,魏这个人面相不好。靠不住,他是有造假账的前科的。”但是现在,我们只能对朋友说:“对不起,你当初要买美的时,我不该劝你买格力。我是因为信任董明珠才向你推荐的格力,没想到我会害了你,我很抱歉。”与此同时,仍有相当比例的老股东对事件有不同的解读,认为董仍然一如既往值得信任,收购的题材很好,格力的前景很光明。他们不反对收购,甚至不反对定增。写这篇文字的目的,是力图全面还原董明珠这些年来走过的路做过的事,分析其内心动机,有助于看透当下银隆收购案中的种种迷局。事情好像应该从董独当一面执掌格力讲起,但这样的话,会缺少一些前因分析,所以,我要从更早的事情说起。1、媒体造势,将个人与格力捆绑1.1、出自传很多人(包括我)拥有董明珠的两本自传,一本是2000年出版的《棋行天下》,另一本是2006年出版的《行棋无悔》。很多人是从这两本书开始变成董粉,包括我。圣人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董在成长阶段立德,在格力立功,在书中立言。书中的董,坚强、坚毅、敢打敢拼、能力过人、对事业全心全意奉献、热诚、对消费者和合作伙伴讲诚信、对企业忠诚、生活俭朴、待人公平厚道、有原则有道德洁癖、严厉反腐敢于得罪权贵、崇尚制度建设。。。这种种美德,其中心思想,就借用书中的两段话来表达吧:越是单纯的东西,越是需要一个人付出百倍的努力去捍卫她。她需要疯狂的热情去浇注,更需要坚强的内心去支撑。为单纯的信念而生活,总是美丽而动人。——《棋行天下》余绪,单纯信念我从来讲的都是“棋行”,不是天马行空,乱冲乱撞,而是有规矩有步骤地“行”,有闲置有范围地“行”,千言万语汇成四个字:“不做皇帝!”——《行棋无悔》第十三章首语这两段话,汇合成了很多人心目中的女神形象。而董这么多年来的行动,确实多方面实践和印证了这个形象,她把自己完全奉献给格力,企业蒸蒸日上,股价分红节节高,广大股东因此受惠,口碑不绝。他们以格力股东自豪,以董明珠粉丝自豪,自觉地维护董和格力的形象,自己使用并多方推广格力的优质产品。这种良性的循环,令我一度以为,中国人要想重建诚信精神,中华文明要想真正崛起,希望就在格力以及董这样的人物身上。原谅我有一点理想主义,有一点“爱国”情怀,这在当今中国也许是一个笑话和贬义词,但我一直很珍视,视之为家人以外唯一值得捍卫的美好。谁心中不住着一个英雄,人生总要为一些美好的事物去活着,对吗?正因为董为自己树立了这样一个女神形象,加上其本身能力过人,在关键时刻选队站位显示出来的忠诚,所以她顺理成章成为了朱江洪的接班人。2、控制大股东格力电器是上市公司,遵守的是市场规则和制度。大股东格力集团和国资委是官僚机构,善于弄权,善于以权谋私。熟悉格力发展史的人都知道,上市公司和大股东之间争斗颇多,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格力品牌的父子之争,由于朱江洪带领董等人的坚定立场和多方周旋,最终以格力电器胜利告终。但因次也得罪很多人,正所谓“亡我之心不死”。董近年多次在媒体披露,2003年国资委意图为了9亿把格力卖掉,但恰好碰上了股改政策而被打断进程。2012年,朱江洪年届退休,大股东格力集团和国资委趁机安插自己的人选周少强进入董事会。但在机构投资者的倡议下,在众多中小股东的支持下,联合否决了该项提案。如果周少强顺利进入董事局,三年之后很有可能被安排接替董成为董事长。因此,此次否决,是中小投资者对垒大股东和国资委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也开创了国内先河。董因此兼任格力集团和上市公司董事长,权势一时如日中天。再然后,董多次向媒体哭诉当年格力几乎被国资委贱卖,“格力几乎死去”,大打苦情牌,舆论一片哗然,纷纷陪掉眼泪。此后,大股东和国资委恐怕再无翻身的机会了,试问谁还敢再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动董明珠和格力?从这些事件可见,董是很重视民心的,也很懂得利用公众舆论去保护自己的。既然她选择了走群众路线,必然是把自己置于聚光灯下,通体无瑕,让你们看过明白。所以,一旦她做出什么相反的举动来,熟悉她的人就会很诧异,难道董变质了?但也许正是过往的这些你死我活的残酷争斗史,九死一生的经历,使董的价值观发生了一些变化。美好的东西甚为脆弱,选择做正确的事,从来都是最艰难的路。如果有强权去保驾护航,一切都会容易得多,也顺利得多。过去有朱江洪保护她,但今后只有她保护自己了,她必须变得更强大。在“需要权力保护”这个合理化的暗示和包装外衣之下,她自身原有的一些性格特质,例如坚强坚韧,会否演变成粗暴和专横,以及一意孤行,却无法自省自觉呢?她原本追求单纯的美好,但理想需要权力的保驾护航,一旦这两者互相冲突,如何取舍?谁为根本,谁为末。这个深刻的伦理道德问题,相信会伴随董今后一生的脚步,在两难中摸索前行。右一步是天使,左一步是魔鬼。在银隆收购案中,这种价值观冲突也许会达到白热,下面会谈到。在董取得如日中天权势后,地位是否就从此一劳永逸呢?不是的,因为她要面对每逢三年一选举的连任制度。怎么办?怎样才能获得尽可能多的选票?除了二股东,关键就是看广大中小投资者的选票了。董不愧是营销出身的,马上想到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做宣传,把自己和格力捆绑在一起,格力的股东不投票给你董明珠还能投给谁?会叫的孩子有奶吃,同样的,会包装的领导人最有前途,至于接班人,我董明珠不说,你们知道是谁?不过话说回来,能与董德才相配的人,还真不好找,当然这是我的个人想法。搞定了广大中小股东,剩下的就是二股东的选票了。3、培植二股东为御林军90年代格力的崛起,既有重视质量和口碑的原因,也有市场策略上的大胆和体制革新。最大的成果就是建立起了由格力控股加当地经销商参股的合资销售公司,组成了全国各省市地区的销售渠道骨干网络。格力的二股东京海,原本是格力销售渠道上的合作伙伴联合组建。但董独掌朝政之后,对销售渠道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另外成立了盛世欣兴公司去逐步取代原有的全国网络。其中的利益纠葛,出于公司战略机密的原因,一直不为外人所知。而格力品牌下的晶弘冰箱,也是同样蒙着神秘的面纱,虽不属于上市公司,但却使用上市公司的市场渠道资源,甚至通过与空调搭售的方式向销售终端强制压货。这其中的种种利益关联和交易内幕,外人并不知情。从外部行为去判断,二股东与董和格力有着深厚的互信和紧密的联系,说他是御林军,一点不为过。何时把晶弘纳入上市公司,以何种方式,也是一个确定的未知数。如前所述,董明珠有大股东、二股东、广大中小股东的选票支持,但还需要不断去巩固关系。尤其是对广大中小股东,除了分红之外,还有什么方式可以取悦他们呢?同时,怎样匹配在媒体上树立的“为国担当”公众形象呢?2000亿营收目标是否由此而来的呢?4、承诺营收2000亿既然执政地位巩固了,那么接下来干什么好呢?新官上任三把火,既要把关键岗位换上自己的人,同时还要做出一点与众不同的成绩,好显示自己比前任更优胜。董的前任朱江洪,看过他传记的人会知道,他是格力的创始者和奠基人,创造了gree的品牌,树立了“好空调格力造”的品质精神。在位20多年,低调而务实,奠定了格力的民用空调市场老大地位和雄厚实力基础,建立起了较为强大的研发架构和文化,把格力打造为一个现代化的大型企业。董接手之后,首先就是抹去朱江洪留下的痕迹,弱化他的遗留影响,把自己换上去。据说朱江洪离职后不久有一次出访,当地格力员工竟不敢派车去接他,人走马上茶凉,令人不禁流泪。那么接下来,董准备做出些什么丰功伟绩呢?2013年9月,董提出了每年营收增长200亿,5年后达到2000亿的目标。这个计划,既可以看作是对国家5年计划的模仿,也可以看作是跨越2015年董事会换届选举的一座桥。为了达到2000亿的目标,格力做了下面两件事:4.1、全面多元化俗话说,多生孩子好打架。要想多生,与其10个产妇一起用力也不能赶在一个月里把孩子生下来,不如按部就班各自努力,花十个月生下十个孩子来。等到孩子们长大,都养育成才了,家族自然就兴旺发达。要想冲击2000亿目标,从长远来说,单靠空调(含家用和商用)比较吃力而缓慢,多元化是否更可行呢?因为格力一向舍得投入研发,随着核心技术的不断积累和延伸,进入一些高利润的相关产业,显得顺理成章。小家电和冰箱——产品质量当然好,但是因为沿用了原有的空调经营管理架构,激励动力不足,局面打不开,导致业绩增长缓慢。2016年把这些部门都独立了出来,希望有所建树。董也很懂得利用媒体进行事件营销,马桶盖电饭煲事件后,及时推出了IH电饭煲,反馈也不错。手机——2代的质量不错,但发展时日太短,基数太小,无关重要,暂不讨论。智能装备,机器人和数控机床——经过几年的研发积累,在内部的推广使用,收集反馈意见并持续改善,进步很快。每年业务额保持快速增长,但因为基数低,暂未能成为支柱业务。国际上的行业竞争格局已经很成熟很稳定,国内对手不强大,市场空间有数百亿,发展前景向好,几年后有可能独立上市。其实,我更希望把智能装备公司的发展历史,当做格力今后要介入的新行业的样板。立足自主研发,才是花小钱办大事的正途。新能源产业——格力集团曾涉足电池产业,倒闭收场。董三年前购买特斯拉。上市公司2014年设立新能源研究所,但主要报道都是与光伏空调有关。直到2016年突然宣布进军电池和汽车产业,收购珠海银隆新能源。下面会详细分析。4.2、为冲业绩强压库存,业绩巨幅波动,经营上产生实质性伤害。为了达成一年增加200亿的目标,2013-2014两年,格力大力压库存给渠道,业绩突飞猛进,在2014年报达到最高点,恰好帮助股价在2015年股东大会时冲到最高点,在高利润高分红高股价的一片大好形势下,董毫无意外地大票数连任。但之后,渠道库存压力问题爆发,2015中报业绩开始呈现断崖式下降,2015年全年业绩更是惨不忍睹,营收大跌接近30%。这种波动,不仅仅是账面上的数字变化,而是实体经营运作中的过度热胀冷缩会产生疲劳和裂痕,甚至局部崩溃,对公司的经营架构,对员工的收入水平,对渠道的正常存货和资金运用,都带来很大的伤害。对2018年实现2000亿的计划,是重重一击。在2015年实行大力去库存的休克疗法之后,伴随着年度业绩的大跳水和一步调整到位,2016年应该可以迎来有一个全新的开始。但是,即使2016年营收恢复到2013-2015三年平均水平1200亿,距离2018年的2000亿目标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怎么办?本来,就算不再提这2000亿的目标,只要格力踏踏实实抓好产品质量和技术研发,理顺销售架构和渠道改革,把注意力集中在内部管理优化上,发展会更顺利,也更有成效。每年的营收和利润也会稳步增长,分红可以维持较高比例。达到消费者满意、员工满意、广大股东满意的和谐局面。这样的发展脚步,才是踏踏实实的,不会摔跤。格力电器的股东也最喜欢这种稳定感,因为他们追求的是一支稳定增长的股票,一支可以抱着安稳睡觉的股票。从全世界范围来说,对一支股票的最高赞誉,就是被贴上像格力一样的标签:“现金奶牛”。可是一旦真把这个2000亿的目标当回事,被虚名所拖累,反而会不切实际地乱跑甚至狂奔起来,很容易摔跤。2015刚摔了一跤,2016好不容易爬起来,还没恢复元气,这时候如果忽然受到外力扑击,再摔一跤的话,很可能就会严重受伤,甚至致命。这个外力,就是野蛮人敲门。2015年底,万科野蛮人事件持续发酵,事态日渐紧急。2015年12月刘姝威公开发文提醒警惕野蛮人入侵格力。以刘董两人的密切关系,大家应该明白内中的因由了。事后我们看2015年报会知道,当时美的前海安邦三路大军已经攻入格力前十大股东名单。2016年2月格力突然在毫无征兆下停牌,一周后宣布收购银隆新能源。许多人因此事后腹诽,这次停牌跟万科一样,也是先停牌再找收购目标。为何偏偏在此时停牌收购?为何像与万科的深铁一样偏偏是一家同城的企业?为何之前一直没有传出交集?为何传出收购消息后再来分析双方战略互补和协同效应?这种种疑问,引人猜测,这次收购,到底是与格力发展战略相关,只不过恰好与野蛮人事件重叠呢;还是直接与野蛮人相关呢?笔者更倾向于后者,因为我不相信巧合这种骗小孩子的把戏。但是不相信归不相信,直觉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说话要有理有据对不对?我们先来看看格力银隆双方有什么协同的空间。银隆有什么是格力需要的呢?是钛酸锂电池吗?说到格力的新能源业务,就不能不提格力的环保意识和精神。从格力发展家电回收业务,重视产品能效持续提升、发展光伏空调,董明珠获得联合国环保大使等事件,我们都可以看出,格力布局能能源是很早的,是很主动。这恰好说明格力是一家真正有良心的企业。因为环保事业,虽然真正有利于千秋万代,但是当下要付出的代价却很大。很多人随手丢垃圾,是因为他自私自利,只图自己痛快不考虑别人,不考虑环境等公共利益。一句话,不懂得自律。而一个重视环保的人,必然是一个心怀天下,道德高尚的人,必然是一个眼光长远不计较一时得利的人。如同董姐一样,是一个自律自爱的人。但是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目光高远,也要注意脚下。如果为了一个远期规划的环保理想,而忽视眼前的市场制肘,妄图以一己之力去对拒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下场一定会很惨。新生事物,前途生死未卜,市场风险往往是很大的。例如光伏玩家,几年前就几乎死绝。相信董姐一定见过很多案例,深刻明白这个道理。格力目前唯一需要用到蓄能电池的产品,就是光伏空调,如果多发的电能储存起来留着晚上用,也是不错的。但是新能源目前的市场实在太小,因为它回报期太长,不具备经济可行性。凡是依靠补贴才能生存的事物,都无法市场化和商业化,更无法盈利,因此发展速度都很慢。你别听国家拿什么5年计划10年计划忽悠你,那都是骗你玩的。什么,你说国家从来不骗人?行吧,我不跟洗过脑的人争。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已经证明,国家计划大部分都是拔苗助长,大部分是计划经济意识的遗毒,这种计划体制只在国防领域起到点效果,在商业和市场领域几乎从来没有成功过。如果计划经济能成功,那今天朝鲜就应该比中国富裕,而不是反过来。至于你说为啥西方国家补贴光伏发电,那是因为人家的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定价高,新能源有比较优势。我们国家拿什么和人家比,养老金都亏空到要拿公积金来填补了,难道你想从公仆们的特权浪费中抠出补贴来吗?还是继续污染吧,反正当官的老婆孩子都在国外。至于西方市场,就算当地光伏需求逐年扩大,那也是当地承建商的生意,肉到不了你嘴里,你最多提供点机电产品,就是个干苦力的命,与全世界的同行竞争,挣的是工业品的微利润。所以格力的海外业务为啥老是拓展不猛呢?原因就是你得依靠当地的服务团队去运行,由于文化差异,你格力靠自己的话短期内是干不来的,有力无处使,只能密切关注各种发展机会,剩余的精力先搞好国内市场更能快出成效。在这种环境之下,格力现在的光伏空调和储能业务,体量占比还很小,仅仅是一个发展方向,因此对电池的匹配需求也很小,甚至完全不用电池也可以发展得很好。那么,为什么不到用电池的时候再去买,而要花130亿股票去买银隆呢?明摆着买少量电池比买工厂划算呀。就算你预见到未来自己要大量使用电池,自己生产能赚得更多,那也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你要是有心,完全可以利用这很多年去自主研发出来,而不是现在就急急忙忙掏出一大块身家去买个用不上的工厂然后又闲置。那么格力是否打算成为一名电池供应商,不但自己用,而且对外供应呢?那我们要先看看钛酸锂电池的行业竞争格局。国内市场上目前最少有4家公司可以提供钛酸锂电池和原材料。有的收购支持者会说,银隆的钛酸锂技术很牛呀,卖得很好呀。但是,微宏的钛酸锂技术也很牛呀,也是卖遍全中国各大城市呀,销量比银隆还多呀。有人会说什么银隆纳米钛酸锂粒径小呀什么的,拜托,粒径小只能提高功率密度,不能提升能量密度。目前钛酸锂的功率密度10C已经够用了,不需要银隆那种100C的贵价货,即使需要,也分分钟可以做出来,因为都是很成熟的技术了,不做出来只是因为市场不需要。银隆就别再吹你独家了,你自家的产品也分高中低几个档次,高档的你能卖的出去,不就是摆摆样子吗?再看看cctv2视频中银隆电池针刺实验,只是刺破电池表皮,完全没有贯穿,这也好意思出来献丑么?人家个个都是一针贯穿来看抗燃效果的。可以说,银隆的钛酸锂还不错,但还没有好到天上去,跟他平起平坐的有好几家。既然行业竞争格局不算分散,好像比空调行业还要集中,那银隆有没有格力的市场地位,他的电池是不是象格力那样有市场定价权,利润很好呢?我们翻出银隆资产评估表第25页负责生产电池的河北银隆来看,2014年营收12288万亏损6442万,2015年营收33010万亏损2452万。再看看负责提供电池原材料的北方奥钛报表,2014年营收6256万亏损4512万,2015年营收30539万亏损5109万。这下看清楚了,你们吹什么储能什么调峰的市场空间广阔,原来这条产业链根本就不赚钱,那格力还加入干嘛?难道人家银隆做了十年没本事挣钱,你格力一加入就能挣钱?做生意最忌讳听人家乱吹,听人家画饼,很容易上当。买的没有卖的精,我吹两句行内话,你外行人就听晕了,糊里糊涂就掏钱了。一定要看财务报表,天花乱坠不如一张表实在,好与不好都在上面写着。银隆不挣钱,一定是有他自己的原因的,只不过人家藏着掖着没告诉你而已。如果你说银隆干这个不挣钱,我格力很厉害,去干一定挣钱,那好吧,祝你好运。话说回来,你有这个本事,还要银隆干啥,一脚踢开他,自己干得啦。要是他死皮赖脸回来求你带他玩,那你就带呗,作为条件,让他倒贴把公司白送给你就是了,干嘛还花130亿股票去换。既然电池业务不挣钱,那么,格力是看上了银隆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吗?汽车的市场容量确实很大,全中国每年汽车销售额是几万亿的数量级,比空调行业几千亿的市场容量多了一个数量级。前面分析过,对于急于实现2000亿目标的格力,这个新的增长点看起来很诱人,而且格力掌握核心科技的电机电控电空调机器人智能制造等技术也有很大应用空间。从银隆评估报告可以看到,他的汽车业务是赚钱的,但是对补贴有严重的依赖性。银隆的审计报告显示2015年度营收约39亿,利润约4亿,付出的代价是应收款32亿,其中补贴12亿,帐期长达5年。可见,这个行业极容易产生欠款和不良,且极度依赖补贴政策而生存,可以说经营的主动权根本不在企业自己手上。这么恶劣的生存环境,利润率才区区10%。真是操着卖白粉的心,挣着卖面粉的钱,还被人欠账,何必呢?而格力呢,基本没有应收款,大部分都是预收款,利润还比银隆高不少。唉,真是天与地的差别。照理说,应该是银隆求着格力带他玩,格力还不拿正眼瞧他,这样才对。为何现在倒过来是银隆吊高来卖?一定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原因。是不是汽车行业很好赚钱,但是银隆不行,榜上格力之后又会行了呢?或者格力看到自己加入以后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呢?汽车行业是个国家垄断行业,进入的企业需要获得有关部门的资质审批。银隆的牌照,就算不值多少钱,也许还能帮格力节省一点重置时间?但是新能源汽车,极度依赖补贴来生存。这个行业必定会有人骗补,各种造假,各种虚标,各种游说和暗箱操作,最终严重败坏整个行业的生态。看看汽车行业这二十年,获得补贴最多的国企们,内功都是最差的,只晓得躺在外资合作伙伴身上吸血。相反,在体制外自力更生的长城和吉利,遵守市场的规则,依靠消费者的口碑,发展自身的造血循环功能,成长为自主品牌中的脊梁。再看看机床行业这30年,向国企们发放补贴那么多,却依然只能占据中低端市场。为啥呢,因为中国人喜欢弄权喜欢骗,凡是垄断的行业,都是潜规则盛行,贪污腐败、学术造假、骗补贴,真正干事的人没有出路,所以全行业衰败落后。那格力为啥能出头呢?因为家电行业是非垄断行业,尊重市场自由竞争,而格力有“诚信”的原则,对消费者诚信,质量好口碑好;对经销商和合作伙伴诚信,预收款模式羡煞同行;内部管理搞研发也是一样重视诚信,不弄虚作假。所以格力成长为一哥,去到那里都受尊重。诚信原则,是市场的金钥匙,走遍天下也不怕。如果离开了诚信原则,格力就会迅速垮掉。培养口碑要10年20年,弄垮只需要3个月,做几件坏事就毁了,就是这么简单。就如这一次的收购定增等,如果蓄意摊广大中小股东,格力的口碑马上就臭了,以后再想获得支持就难了。会像魏银隆在美国财务造假一样,被人记一辈子,时不时翻出来做反面教材。想想秦桧,前车可鉴呀。正因为国家垄断行业和补贴操作中弄虚作假的空间太大,很容易被权力所左右。所以骗补贴的公司都是和权力走得很近的,玩权钱交易的把戏。这不符合格力的传统和作风,简单地说就是大家不是一路人。所以格力一向是反对补贴的,董明珠多次公开表达过,要的是市场公平竞争的制度,不要补贴政策,因为只有这样,才真正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董明珠为什么多次呼吁“让世界爱上中国造”,提倡“六赞六反”,为什么她公开举报美的“一晚一度电”是小偷骗子?我相信是因为她有大爱,真心爱格力,爱这个国家,看到歪风邪气盛行,看到人心堕落,她感到痛心,出于良知不能不大声疾呼。但为什么这个社会可以包庇和容忍“一晚一度电”的存在,是因为它受到了某些权力的庇护,因此可以说这个体制仍然有病。在这个堕落的体制中,格力一直是一股清风,现在为什么她要参与到新能源汽车行业这样一个高度依赖补贴的垄断审批性行业中去,为什么不再洁身自好了呢?须知道,身在染缸,就肯定会被染黑,要想保持清白,就不要进去。难道董明珠这几年频频露脸的结果,发现自己的名气好使了,加上手握重金,因此无论到何地,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官员,都来逢迎巴结,因此觉得这门生意很好做?难道她真的想依靠格力一贯的诚信文化,横扫各路牛鬼蛇神,吹枯拉朽,一统新能源汽车市场?这种霸气,我仿佛在格力智能装备业务上也见识过,好吧,董姐,我相信你,你一定行。就算将来不能赚大钱,但你能把一股清风注入汽车市场这一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也算是为中华民族的崛起立了大功。既然董姐铁了心要进入汽车市场,那我就好好看看这个银隆的班子,到底行不行,符不符合董姐用人的原则。董姐说过,她的接班人,一定是要能奉献,能无私。用这个标准来评估银隆的管理层,自然也不算要求过高。那我们一起看看银隆魏家班到底怎么样。8月19日格力一口气公布了35份报告,首先我们来看看银隆的评估价值。“中同华评估报告”第54页,采用的是“收益法”,报告中列出了计算公式,但是没有原始数字和中间计算过程,直接写出一个最终计算结果130亿。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公式中需要按照未来1-n年预期收益来折现,但是银隆却连往年数据都拿不出手。为什么呢?因为银隆历史太短,而且前几年基本不盈利,2014年还巨亏2.6亿。为什么2015年它突然开始赚钱4个亿了呢?是因为国家政策和补贴改变。那未来会不会一直赚钱呢?不一定,它今年到目前为止就没被选上补贴名录,生产出来的车都没法交货。。。其实,政府是最信不过的,强权是最信不过的,人家让你停你就得停,命在人家手上。所以,能跟老百姓打交道的,就千万别跟政府打交道。老百姓不会今天需要空调,明天忽然就不用了,只会越用越高档。只要符合客观规律,就有强大的内生动力在里面,不可抑止和逆转。市场经济需要尊重规律和规矩,而政府是最不按规律和规矩办事的(仅限你国)。说了这么多,既然银隆过去和未来都很不稳健,很不可靠,那他的评估价值130亿是怎么来的呢?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怎么来的。2014年底,银隆几乎资不抵债,目前帐上38亿净资产中,一大部分是在格力停牌后才突击增资而来的。听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格力当了冤大头?没关系了,要知道,人家银隆2010年收购美国奥钛之后,在美国是有过财务造假而被退市的光荣历史的。人家在世界上法律体系最健全的美国都敢忽悠,骗你中国格力小菜一碟啦,何况你乐意被骗,不骗白不骗。为啥说格力乐意被骗,因为这个评估报告和价格是你格力认可的。这样一家缺乏稳健的经营历史因此无法计算未来价值的公司,这样一家经营前景不明的公司,这样一家在格力停牌后还突击增资明摆着坑你没商量的公司,格力为什么还冒着巨大的道德风险去收购它?(在此偷偷地奉劝各位年轻人,尤其是女生,遇到骗你的人,千万别存有侥幸心理。他敢骗你一次,绝对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因为,我被骗的次数太多了,这些都是经验总结。所以,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转身就走,同时竖起一根中指。)就算我真的很喜欢你,非你不嫁,噢,是非你不收购,考虑到银隆的各种不稳定不可靠和现金流方面等等弱点,他的估值不可能也不应该超过优秀的格力,否则真的没天理了。那就算10pe好了,4亿*10=40亿。什么什么,你说创业板那里没天理,散户人傻钱多愿意出50pe?那你去创业板慢慢排队好了嘛,一级市场就是这个估值的了,交易双方大家都是行家,都是理性人,谁也别想骗谁。。。这样吧,我今天心情好,发善心,按20pe算,80亿现金,这个是最高出价了,给你一分钟考虑,过时不候。。。但是现在格力居然愿意按照评估报告,付出130亿的股票去交换?注意,不是130亿现金,而是130亿格力股票,至少价值200亿现金以上。而200亿/4亿=50pe,刚好是银隆在创业板上市的估值。算到这里我忽然明白了评估价是怎么来的了,银隆不需要去创业板排队,直接在格力财主这里卖到了创业板骗小散专用的好价码。。。这个,先不论格力为啥同意,你真的把我们格力股东当傻子么?我们可正是因为厌恶创业板的没天理,才来上格力这条大船的哦。而且,在新能源准入政策不稳定,补贴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银隆管理层为何还敢承诺未来三年的利润呢?要是做不到,他们会不会很惨?于是我又发善心仔细算了一遍,算完倒吸一口凉气。原来按照奖惩协议,只要他们暗中搞点利益输送,第一年达到7.2亿利润之后,马上可以解锁一部分股份,马上可以套现,然后又有资金继续下一年的利益输送。即使利益输送不成功,实现利润只有承诺的一半,他们仍然可以拿到130亿股权的一半也就是65亿,3年后还不变成200亿现金?这么一算,我忽然觉得他们根本没有任何业绩压力。这份协议根本就是防君子不防小人。董姐你是不是太纯真太善良,被老江湖忽悠了?为什么格力会认可这笔交易?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因为我心目中董姐也是老江湖了,不可能犯这种错误。是我看错了银隆,还是别的什么内幕?我反复想了几晚,吃饭想,走路想,蹲坑想,睡觉也想,即使失眠几晚,仍然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忽然想通了,凭着董姐的冰雪聪明和火眼金睛,银隆这点小伎俩骗得过谁?董姐肯定是有迫不得已又不可告人的苦衷。那是不是说,收购银隆的目的,不是像她明面上说的那样与格力发展战略相关,不是为了(或者说不完全是为了)实现2000亿营收的目的,而是另有所图?有什么比2000亿营收目标更重要的呢?2000亿营收事关董姐的承诺,也事关格力天花板的打开,事关2018年连任。只要有一个重量级的项目,这些个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但很明显,现在这个摆明了缺乏诚意的银隆,不足以承担这个期望,他们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在背后捅格力一刀已经算万幸,怎么可以把这个光荣而重大的任务交给他们呢?要知道,格力即使按原样平平稳稳地发展下去,坚持已有的精神文化原则,我们也会愿意支持董总在位一辈子。但是一旦董总一意孤行收购富有争议的银隆,然后不慎弄出来个黑天鹅,那董总就危险了,提早退休也说不准,我们不愿意看到她被奸人所害。既然收购有争议的银隆,不是2018连任的合适跳板,那是为了什么重要的战略目的呢?想来想去,那就只剩下防御野蛮人这个迫切而重要的任务了。2015年底刘姝威发文前后,格力已经发现了野蛮人入侵,开始着手寻找同盟军。也许珠海市政府介绍了银隆,双方一谈发现还门当户对,于是当机立断先行停牌。董总把格力视作自己的生命,卧榻之旁岂容他人觊觎,绝对不能让野蛮人有可乘之机。银隆股东们当然也能看到格力面临威胁,于是趁火打劫,一心想卖个天价。由于对方坚决不肯让步,格力又暂时没有更好的对策对付野蛮人,为了继续延期停牌,姑且先同意评估报告定价130亿,然后再视情况发展,见机行事好了。美的前海安邦三路大军之中,后两者很大可能只是财务投资者而已,短期只为赚个低估回中的差价,长期只为赚个分红。就算他们进入董事会,也最多提议一下分红等财务事项,或者牵线一些金融互助项目,而不会有干预公司战略运作的动机,因为他们的主业是金融,与格力的行业属性不同,合作或许有机会,搞垮格力对其无利可图。但美的就不同了,它是格力的直接竞争对手,如果进入格力董事会,轻则泄露企业战略,重则干预企业战略的顺利实施。怎么防御呢?其实格力可以修改公司章程,限定股东只能推举董事人选,董事会席位必需经过股东大会投票。凭借格力管理层的号召力,广大中小股东必定站在格力的一方,否决美的任何提名。除非美的可以收购到51%控股权,而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格力大股东二股东们有先入优势。即使放任不管,凭美的那有限的财力,他们也不可能成功。这盘棋美的心中也清楚,所以5月份时跑到德国收购库卡去了,这一下格力肯定松了一口气,警报完全解除。但因为之前格力和银隆双方已经初步谈好交易条件了,现在说不收购了有点过河拆桥的味道,董姐不是这种人。而且经过这段时间的尽职调查,发现钛酸锂电池还真是个好东东,汽车的市场也很有发展空间,既然自己的新能源研究所没有搞出成果来,重新研发布局的话恐怕赶不上2018年释放业绩,所以还是收购了吧,但是这个价格又太高了,实在舍不得,怎么办?作为英明而睿智的董姐,一定不会直接向对方说价钱太高,这样太伤脸面。我们平时做生意也一样,明明自己有决定权,但总会找些借口,例如说让我打个电话请示一下老板,然后装模作样一番,最后说,老板在外面忙,没法回来,他也很重视跟你们的合作,下次一定到府上拜访,这次给一个最优惠的价格,是合作3年以上的老客户才有的待遇。。。。。。这样显得很尊重,价格好谈又不得罪对方。相信董姐也会找一个“老板”来做挡箭牌的,找谁呢?当然是找我,和你,以及他们这些小股东了。平时给你们那么多分红,现在还不赶紧出来演戏?于是我们就在股吧里吵,在股东会上骂。骂谁呢?骂银隆魏是财务造假的骗子,骂高卖低增发的股神望汪,甚至骂董姐——谁让她大比例参与定增,摆明了要站出来当靶子呢。我们的董姐总是强调“奉献”,你们看,这一次她又奋不顾身了。但是,广大小股东的队伍中,有很多猪队友。他们一听说新能源题材就眼睛发光,一看到有人给他们画饼,一提什么2025新能源规划,一说什么必须是格力,必须是银隆,不论这些观点拼凑得多么蹩脚,多么漏洞百出经不起推敲,他们也会觉得热血上脑,疯了一般点赞加分打赏送钱。他们的潜意识,跟炒创业板的人是一样的,就是好高骛远,但又才疏学浅,看不清骗局。虽然因为贪婪经常上当受骗,但是始终心存侥幸,所以一次又一次地上当,成为割不尽的韭菜。他们的核心能力,就是总能把大便的反光当作是金子。因此,他们无论如何是不会反对收购的,哪怕是付出明显没天理的高价。魏银仓还公开表示,银隆已经接到2017年储能订单1000亿。这些猪们又开始欢呼了,甚至开始yy黄粱美梦,开始流口水了,但是就没有一个会动笔去算算。1000亿,哪怕是最不值钱的单位,不说ah,也不说w,说1000亿元吧,按功率密度10c来算,那也可以换成500亿w,也就是50000mw。哎呀我没算错吧,我曹,比2016年全世界累计储能装机容量还要高50倍,比Navigant Research发布的2018年全球储能装机容量预测还要高20倍。发财了。发财了。发财了。怎么样才能让这群猪队友醒悟呢?怎样给他们送暗示呢?董姐为此伤透了脑筋,直到有一天她一眼瞥到了门口的望汪,灵机一动想到了主意。决定下重手,把方案的不合理性尽量扩大,扩大到让再傻的人都能明显觉得有哪里不妥。于是停牌3个月后(5月,也就是美的收购库卡的那段日子)传出员工持股计划,再之后月余又传出9人定增计划。。。这些铺垫最终的目的,当然是引出终极大靶子——定增份额远远超过4692名骨干员工的大股东、管理层全体、银隆系。。。好了,几大boss出场拉仇恨了,小散们团结起来吧,一起火力全开吧。4692名骨干员工们,很抱歉让你们做了陪葬品,不过你们放心,好人一定会有好报,我们饮水不忘掘井人,从来都不会忘恩负义。如果股东大会在复牌之后,那么届时股价肯定已经涨到25元以上了,广大中小股东当然不会同意高价收购低价定增的坑人方案,必然会行使否决权。须知道持股5%以下的小股东是单独计票的,超过1/3反对就必死无疑。董姐当然会带着大股东二股东继续卖力演出,但是挡不住广大小股东们汇集的洪流呀。于是董姐就对小魏说:“小魏呀,上次陪你去成都签约,你看他们对你可有诚意?”“哎呀董姐,沾了您的光,我原本以为只会来个副市长,没想到成都市委书记一把手亲自主持仪式。。。”“哈哈,对方有诚意就好,那抓紧安排呀。对了,上次我们一直商量的那个事,我们家族里那些长老们开会时把我狠狠骂了一顿,他们脾气倔呀,真没办法,拗不过他们。唉,其实我是真心想跟你们结亲家嘀。。。”“啊?!这样啊,那我刚签的约,没米下锅,怎么办才好?”“你别急,我再劝劝长老们。。。”因为被格力拒亲,银隆自己没实力践约,在生意场上口碑一落千丈,一出门就被人指指点点,更没人敢再上门提亲,碰上生意又难做,于是整天在家中生闷气,担心嫁不出去。忽然有一天,珠海市领导上门,茶过三巡之后,试探着说:“我呀,是真心看好你们跟格力的亲事,但是你们开价也太黑了,诚心让董总不好交代嘛。要不这样,你们把彩礼降低一点,我跟董总说说,让她再试探一下长老们的口风,如果行,那上次的聘书八字什么的都不用重新做了,直接去领证就行。”老魏思索片刻,说:“格力家的小伙子真心不错,人才难得,将来一定有出息,我们也很喜欢。要不这样吧,直接按照净资产双方换股就行了。而且,这股份全留在他们家,等生下3个大胖小子之后再说,以此显示我们的诚意。”故事的结局,当然是皆大欢喜。其实,我也没想到会是这个结局,只不过写着写着,发现这样最通情达理,那就先这样吧。欢迎各位看官狗尾续貂,噢不对,是貂尾续狗。

声明:如本站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wangshiyuan@epins.cn 我们将迅速删除。

  • 石恢货
    长篇大论没时间看,你有潜质去当写手。
    2016-08-23 13:31:08

    回复

  • 邢戽省
    高人
    2016-08-23 13:31:15

    回复

  • 伊光姚
    2016-08-23 13:32:16

    回复

  • 莘康敖
    广散很会写,但收购已基本确定,定增要改变也非易事。
    2016-08-23 13:34:46

    回复

  • 璩从委
    别气馁,要相信散户团结的力量,要唤醒这股力量。
    2016-08-23 13:36:40

    回复

  • 溥青休
    我就是觉得董总不应该损害信任她的中小股东。
    2016-08-23 13:41:05

    回复

  • 江栅季
    触碰道德底线了
    2016-08-23 13:41:46

    回复

  • 融叫
    难道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2016-08-23 13:44:50

    回复

  • 廖卡我
    骑虎难下吧。一开始收购晶弘不就没事了吗。
    2016-08-23 13:45:46

    回复

  • 宰料
    小散厉害
    2016-08-23 13:46:43

    回复

  • 燕庇耶
    我看魏银仓面相不是很好,担心格力将来被他拖垮。
    2016-08-23 13:48:39

    回复

  • 明持
    何止面相不好,摆明了一个大忽悠,好几处明摆着造假,而且是一眼假。
    2016-08-23 13:49:48

    回复

  • 裴岑企
    写了这么多,辛苦了!我来占沙发
    2016-08-23 13:49:59

    回复

  • 殳怕自
    看来沙发被别人坐了,哈哈!
    2016-08-23 13:51:50

    回复

  • 倪背
    楼上各位兄弟,感谢来支持,我不一一回复了,但心里都是满满的感谢。
    2016-08-23 13:53:05

    回复

  • 养言日
    长文能否总结出几点结论或推断?这样读起来更轻松
    2016-08-23 13:55:07

    回复

  • 舒终格
    老兄呀,为了便于阅读,我已经写成了小说文体了,跟街边几块钱的《故事会》一个风格了,你还嫌不好阅读呀?那看图吧。
    2016-08-23 14:01:02

    回复

  • 凤瓶值
    一口气看完,广散好文笔,难得写出来文理清楚。我完全明白,我会全部投反对票。
    2016-08-23 14:13:12

    回复

  • 安青革
    多谢支持,我就是想把事情尽量写详细,细节丰富一点,过度圆滑一点,最好大家都能看的懂。细节太多,过度太多,所以就长了,难得有耐心看完。
    2016-08-23 14:19:36

    回复

  • 杜呆立
    这篇不是你写的吧?不过还有点意思。
    2016-08-23 14:20:03

    回复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