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网站 > 股吧论坛 > 紫鑫药业股吧 > 于军自己承认2代测序仪已经失败 哈哈 返回上一页

于军自己承认2代测序仪已经失败 哈哈

束冶

(发表于: 紫鑫药业股吧   更新时间: )
于军自己承认2代测序仪已经失败 哈哈
“生不逢时”,中国“智造”如何接轨国际?中国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虽然只进行了1%的测序任务,但意义重大,可以说在基因组学方面达到了与国际接轨的水平。但目前,在至关重要的测序仪研发领域,与国外相比仍落后很多。正如《论语》所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专访中,于军教授谈到,中国在基因组学领域中,下游的测序和分析技术与国际最高水平一直保持总体跟进、局部先进的状态,绝大部分测序公司、实验室、研究所使用的测序仪器都是进口产品,国内民营公司在测序仪的研发上更显得兴趣了了且力不从心,这无疑会限制未来中国精准医学的发展。于军教授谈到,测序仪的原理本身并不复杂,但是中国缺少这一产业基础,虽然在测序仪的设计、制造上有过初步的尝试,但很少能走到最后。于军教授向记者对比了中美的测序仪研发现状。他谈到,参考美国的情况,其每年有将近2000万美元的科研经费投入在仪器研发上,考虑到每个课题组每年约有100万美金的研发资金,有约20个实验室在进行测序仪的研发;中国没有在早期意识到研发测序仪的重要性,更没有这些经费和相应实验室的投入,掌握财政资金控制权的国家各部委中鲜有能够较早理解、认可科学家谏言的人员。于军教授感慨道,自己过往曾数次向发改委等机构的领导介绍分子诊断、基因测序等产业的重要性和广阔前景,却无力说服政府作出行动。再比如美国很早就成立了信息中心NCBI,为日后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做出了很好的铺垫。但是在多年的建议之后,建立中国自己的国家级基因信息中心依然了无音讯。记者了解到,直至采访当日,于军教授还在写报告、调研,努力证明其必要性。面对当前现状,于军教授颇感无奈。他谈到,中国的民营测序公司在测序仪器的研发上也做出了尝试,但是由于资金投入、产品价格和市场定位等原因,国内民营企业在测序仪的研发上鲜有令人满意的结果。他谈到:“国家层面的投入缺失,而民间投资、基金又热衷于短平快的项目,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将来测序仪器产业能有所改观。”于军教授强调,长远来看,可以将目光从研发二代测序仪转向第三代测序技术——即单分子测序、纳米孔测序等技术的开发上。二代测序在读长、覆盖度、质量、人力和时间成本等方面有很难弥补的欠缺,既然中国企业在第二代测序仪研发、生产上已经空缺了很长时间,且这也不是一项十分完美、无可替代的技术,那么直接跳跃到第三代甚至更新的潜在测序技术的仪器研发上不失为一个理性的选择。

声明:如本站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wangshiyuan@epins.cn 我们将迅速删除。

  • 怀长爹
    水仙不开花 它不是在装蒜,而是它本身就不是水仙花,2118是个炒作基因题材的二货而已,买入不卖的 都等着3块腰斩吧,现在的市场和以前不一样了,同一板块的 不是龙头 压根不会涨滴,跌吧 哈哈,让这二笔大股东爆仓
    2017-07-11 15:58:53

    回复

  • 鲍冈忽
    砸 让2118大股东爆仓
    2017-07-19 16:11:19

    回复

  • 汤叮股
    东北人串通 沆瀣一气
    2017-07-22 11:52:09

    回复

  • 廉三佳
    2017-07-25 13:11:50

    回复

  • 居林念
    2017-07-28 15:31:40

    回复

  • 吕从玎
    2017-07-28 15:41:28

    回复

  • 汤匍幻
    站稳半年线,起飞……
    2017-07-31 11:05:03

    回复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