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网站 > 股吧论坛 > 金龙羽股吧 > 我知道为什么会迟迟不上市了 返回上一页

我知道为什么会迟迟不上市了

伍价

(发表于: 金龙羽股吧   更新时间: )
我知道为什么会迟迟不上市了
金龙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龙羽”)是一家专业从事电线电缆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的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电线和电缆两大类。该公司于2017年2月17日在证监会网站发布了新版招股说明书,意欲登录A股市场。对于该家公司,《红周刊》记者在阅读其招股说明书时发现,所披露的很多财务数据经不起推敲,多处存在难以自圆其说的漏洞。股权构架存在“一股独大”风险从招股书披露内容来看,金龙羽在经营上是有一定风险点存在的。比如在营业收入增长上,报告期内有明显波动现象。在2013年至2016年上半年中,营业收入分别为16.46亿元、15.69亿元、16.78亿元、7.64亿元,其中的2014年,营收同比下降了4.72%,而2016年数据经年化后,也有8.98%的降幅。记者发现,经营业绩的大幅波动或与其产品销售市场过于集中有关。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其仅在广东省内的销售收入就分别高达13.89亿元、13.18亿元、14.10亿元、6.63亿元,占总销售收入比重分别为84.45%、84.12%、84.16%、86.97%,这其中深圳市内的销售收入就分别达到10.73亿元、10.66亿元、11.88亿元、5.57亿元,占总销售收入比重分别为65.21%、68.03%、70.89%、73.03%,由此可看出,销售区域的过于单一和区域依赖程度的明显过重,使得公司经营风险不容小觑,一旦深圳或广东区域内销售出现压力,则公司经营业绩会明显受到影响。除此之外,股权过于集中所带来的风险也是金龙羽绕不开的话题。金龙羽在其招股书风险提示环节表示:目前公司总股本34500万股,郑有水持有公司24600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为71.30%,系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本次发行完成后,假设发行8000万股新股且未发生老股转让,郑有水仍持有公司57.88%的股份;如发生老股转让情形,按照本次公开发行股东可公开发售股份数量的上限4000万股测算,郑有水仍持有公司56.42%。如果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利用其控制地位通过行使表决权或其他方式对公司的人事、财务和经营决策等进行不当控制,可能会使公司和广大中小股东的权益受到损害。可实际上,金龙羽股权集中问题并不像风险提示中说的那么简单,其股权可以说完全集中在郑氏家族手中。其中郑有水持有公司24600万股,持股比例达71.30%,为公司控股股东,任董事长一职。而其第二大股东郑会杰则是郑有水的大哥,其持有3600万股,持股比例为10.43%;第三大股东和第四大股东分别为郑美银和郑凤兰,两人持股比例各为8.70%,而这两位大股东又分别为郑有水二哥和三哥的配偶。这样算下来,郑氏家族持股比例高达99.13%,也就是说,金龙羽实际上就是郑氏家族的家族企业,而关于家族型企业一股独大的风险问题在A股市场早有先例,如当年的猴王股份就因“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导致大股东利用关联交易掏空上市公司成为可能。而就金龙羽而言,如果股权结构不予合理调整,一旦上市,是很难排除不会出现控股股东把持董事会和进行利益输送的可能,而这则是非常令人担忧的。1产、销、存之间勾稽关系不合理我们知道,企业在生产、销售、存货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勾稽关系,同一会计年度内,企业当年生产的产品,除了已销售出去的产品,剩下的部分便会形成企业当年库存商品的新增。当产品产量超过销量,产品有所剩余,就会形成库存商品,而如果销量超过产量,则意味着产品十分畅销,不但没有库存商品的新增,还会消化部分上一年度结余的存货,即存货相比上年度会有所减少。然而,就金龙羽而言,其产、销、存之间勾稽关系却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以金龙羽公布2014年的数据为例,该公司主要产品为电线和电缆,而这两类产品在招股说明书中又被细分为普通电线、普通电缆、特种电线、特种电缆4种类型,在这4种产品中,除了特种电线当年有少量剩余之外,其他3类产品的销量均超过了产量。从金龙羽数据的核算情况看,该公司产品销售情况良好,不但不存在滞销的情况,应该还消耗了上一年度的库存结余。那么,其消耗上一年度库存金额大概有多少呢?金龙羽在招股书中提供了4类产品的单位成本价格,因此,通过对该公司当年产品的剩余数量以及单位成本进行核算,记者发现,金龙羽2014年库存商品新增金额相比2013年应该减少879万元(见表2),可实际从该公司招股书披露的存货情况来看,2013年该公司库存商品金额为16750万元,而2014年库存商品金额仅为6805万元,其存货确实有减少,但减少金额不是879万元左右,而是减少了9945万元,这就令人非常奇怪了,为什么金龙羽2014年存货会减少那么多?而根据产销数据核算出的减少金额为什么与之大相径庭呢?2同样,《红周刊》记者通过金龙羽披露的产品产量和销量数据以及相应的单位成本,进一步核算金龙羽2013年的库存新增金额,从结果看,金龙羽2013年普通电线和特种电线当年产量超过销量,略有库存商品新增,但是普通电缆和特种电缆的销量却均超过了产量。需要注意的是,电缆类产品的的单位生产成本是电线类产品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因此,综合计算结果显示,2013年金龙羽库存商品金额依然是有所减少的,相比2012年减少金额应该会超过3300万元(见表3),因公司2013年库存商品金额为16750万元,照此推算,则2012年的库存商品金额应该在2亿元左右才对。然而,记者从金龙羽2015年6月发布的招股说明书中提取其2012年的库存商品数据发现,公司当年的库存商品金额仅为13957万元,相比前述记者核算的金额竟然少了6000多万元,这是值得奇怪的。3至于出现这种奇葩现象的原因,如果说金龙羽所提供的存货数据是真实的话,那么问题应该出在其披露的产销量数据或者生产成本之中,销量或者成本含水分过高,自然会出现上述核算结果不一致的情况,而虚增销量和虚减成本都是企业虚增利润、粉饰业绩的重要手段,这也就不难解释,该公司营业收入波动趋势为什么会与其净利润波动趋势并不一致了。通过应收账款计提粉饰经营业绩除勾稽关系存在问题,金龙羽还存在通过应收账款粉饰业绩的嫌疑。据招股说明书披露,从2013年到2016年6月,金龙羽的应收账款金额分别为3.36亿元、3.65亿元、4.08亿元和3.80亿元,如前文所述,2014年金龙羽的营业收入出现了4.72%的下降,然而其应收账款却并未如期下降,而是增长了8.59%。2015年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6.98%,应收账款则更胜一筹,增长了11.79%。应收账款增速超过营业收入现象表明,公司很可能通过激进手段加大了赊销力度,从而导致其应收账款的激增。对于这样的状况,金龙羽更应该注重对应收账款风险的把控,严控风险才对。而对于应收账款风险的控制,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制定合理的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政策,按照合理比例进行坏账计提。然而,从金龙羽的应收账款计提情况看,公司却在1~6月账龄上采取极为宽松的计提比例。4根据招股书给出的数据,金龙羽将其6个月以内的应收账款仅以0.5%的比例予以计提,对于7~12个月的应收账款以5%的比例进行计提。然而《红周刊》记者查阅其同行业公司应收账款计提情况发现,在其同行业公司中,宝胜股份、东方电缆、汉缆股份等公司将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全部按照5%的比例进行坏账计提,即使激进一点的太阳电缆、明星电缆也只是将2个月以内的应收账款,按照1%的比例计提,2个月至1年的坏账则按照5%的比例进行计提。相比之下,金龙羽1年内,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明显过低。根据招股书数据,金龙羽1年以内应收账款金额分别为2.89亿元、3.16亿元、3.72亿元和3.52亿元,按照其现行的计提比例,其相应计提金额分别仅为329.24万元、384.25万元、313.81万元和475.43万元。如果按照同行业企业多数企业5%计提比例,则其计提金额分别应该分别为1443.77万元、1580.14万元、1858.07万元和1759.70万元。相比之下,仅1年内的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每年至少计提上千万元,而仅凭这些少计提的坏账准备一项,就给企业利润的“颜值”加分不少,起到了明显粉饰业绩的作用。

声明:如本站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wangshiyuan@epins.cn 我们将迅速删除。

  • 宫笙栅
    不是有假一赔三的说法吗,不上市也行,
    2017-07-08 21:08:49

    回复

  • 秦卉
    不是有假一赔三的说法吗,不上市也行,退我3100,赔我9300就行了
    2017-07-08 21:11:24

    回复

  • 农凰
    鸡精
    2017-07-09 14:33:11

    回复

  • 融凡位
    发审委还没一个记者牛?这记者明显就是兽人指使抹黑该公司
    2017-07-09 17:50:42

    回复

  • 樊研
    这个股肯定有问题,在它之前发行的股票都上市半个月之多了,怀疑有财务造假的可能性,至今董事会都不表态越发说明有问题。如果开盘的话,估计当天都扛不住!卖吧
    2017-07-09 18:48:16

    回复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