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网站 > 股吧论坛 > 明阳智能股吧 > 双碳下未来的风光储一体化新能源国际龙头企业明阳智能: 返回上一页

双碳下未来的风光储一体化新能源国际龙头企业明阳智能:

薛帖吟

(发表于: 明阳智能股吧   更新时间: 2021-11-19 15:30:01)
双碳下未来的风光储一体化新能源国际龙头企业明阳智能:

双碳下未来的风光储一体化新能源国际龙头企业明阳智能:

企业概况:作为全球化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明阳致力于能源的绿色、普惠和智慧化,业务涵盖风能、太阳能产业,位居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前列,全球海上风电创新排名第一位,明阳智能研制的新一代CdTe薄膜电池组件,荣获国内首张光伏行业的CGC+VDE双认证,产品对弱光吸收好、环境适应力强,在安全、环保、美观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可广泛适用于各种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电站、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公司致力于CdTe薄膜电池组件效率的持续提升及成本降低,为绿色建筑、耗产能绿色建筑的蓬勃发展添砖加瓦,公司光伏研发中心汇集全球光伏领域精英,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目前,研发中心具有技术人才、研发设备、工艺技术,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动力。拥有超前的智慧能源战略布局,借助集团现有风、光、储、网等产业资源,通过电站建设探索好风光储发配售一体化的智慧能源创新,依托风光储网产业布局,实现创新性产融结合模式的创新,即融资模式、开发模式、运营模式和交易模式的颠覆性创新,形成行业上独特的不可复制的明阳模式。正奋力打造全球知名的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团。

明阳人在一些公开场合讲话的报道,能否可看到伟大企业的雏影:

人类的理念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推动能源革命,解决各种技术冲突是推动能源发展的根本动力。

风电、光伏它是一种承载着清洁、绿色、低碳的能源,是助力全球“绿色生产力”实现新的飞跃的能源,也是推动碳中和的支柱力量之一

智慧不是智能的简单升级,而是要充分展现‘类人’的思维模式、价值判断和预判决策。”“通过‘人机网物’跨界融合,形成边缘端+雾端+云端结合的全层次开放架构平台,实现不同层级的智慧,不断提升绿色能源智慧化水平,从而完成更友好、更安全、更高效可靠的能源供应,助推能源革命。”

从机组的智能化设计到机组健康状态监测、再到核心部件剩余寿命的预测,再到基于状态的智能运维,将智能化的基因应用于到绿色能源全生命周期的每一个环节当中。

“风电行业因其较高的复杂性推动了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也为空气动力学、材料科学、流体力学、控制,机械、电气、通信技术等领域的大发展奠定基础和贡献价值,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工业界的发展水平。

公司参与国际国内行业标准制定75项,其中国际标准3项,国家标准21项,行业标准45项,地方标准6项。公司与国内外知名机构ECN(荷兰的国家级能源实验室)、DNVGL(德国劳埃德船级社)、Fraunhofer(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院)、Romax(世界顶级传动链设计商)等国际知名机构的科研合作,在气动弹性力学研究、齿轮箱设计、传动链系统设计、复杂地形风资源测算、先进控制策略开发等风电前沿技术领域突破发展。并参与了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EnergyAgency--IEA)的课题研究,IEAWindIA课题30《海上风能动态计算程序和模型的比较》、IEAWindIA课题31《风电场流场基准模型》、IEAWindIA课题32《激光雷达系统在风能开发部署中的应用》、IEAWindIA课题36《风能预计协议》。

季度研报:公司发布2021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84.3亿元,同比增长21.84%,归母净利润21.61亿元,同比增长131.71%,扣非后净利润21.25亿元,同比增长143.29%,EPS1.10元。2021Q3,实现营收72.84亿元,同比增长7.04%,归母净利润11.20亿元,同比增长178.49%。平安观点:三季度业绩延续高增。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2.84亿元,同比增长7.04%、环比增长6.94%;归母净利润11.20亿元,同比增长178.49%、环比增长42.86%。三季度风机业务环比量利齐升,尽管风机销量环比略有下滑,但单价明显更高的海上风机销售占比提升,推动收入规模增长;三季度公司投资收益(主要对应风电场出售)以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合计约6亿元,明显增厚当期利润,长远来看,新能源电站业务也是公司持续可以滚动发展的业务模式,而且电站转让有望持续增厚业绩。海风机组大规模交付,风机盈利水平环比提升。前三季度,公司风机销量3713MW,同比下降2.23%,其中陆上风电产品1514MW(同比下降52.09%)、海上风电产品2199MW(同比增长244.48%);三季度公司风机销量1371MW,其中陆上风机产品321MW、海上风机产品1050MW,海上风电产品在三季度实现大规模交付。盈利水平方面,前三季度风机及配件业务毛利率18.82%,推算该业务三季度的毛利率超过20%,估计主要因为毛利率相对较高的海风产品在三季度的营收占比提升。风机订单规模快速增长,在手订单规模领先。前三季度,公司新增风机订单8089MW,同比增长81%,其中三季度新增风机订单3609MW。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在手风机订单18.3GW,较年初增加约4.4GW。根据主要上市风机企业披露的订单情况,公司在手订单规模领先。半直驱获市场更广泛认可,继续引领风机大型化。在近期举办的北京国际风能展会上,公司发布全球最大自主研发的海上风电机组——MySE11-16MW系列机型,同时发布全球单机容量最大陆上机组——MySE7.X兆瓦风电机组,继续引领风机大型化。同期,金风科技和电气风电均发布了陆上和海上的半直驱(中速永磁)系列新品,表明公司主打的半直驱技术获得市场更广泛的认可。

核心能力:陆上风电龙头金风科技,海上风电龙头明阳智能,大风机龙头,明阳公司则把在欧洲海上风能市场拓展业务作为重中之重,风机制造商已经表明,它们能够在规模和价格上展开竞争,欧洲企业长期以来一直在竞争最大发电容量的风机,维斯塔斯风力技术公司今年早些时候在这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其产品的发电容量为15兆瓦。但这一纪录很快被打破,8月份,位于广东中山的明阳公司凭一台16兆瓦的机器跃居榜首,能源开发商雷内克夏公司计划将10台明阳公司的3兆瓦风机用于意大利南部沿海的一个项目。

“你公司拟通过境外附属公司 Ming Yang Smart Energy (BVI) Company

Limited 发行不超过 2 亿美元(等值)绿色高级债券,由你公司提供维好协议,由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行开具备证。募集资金回流境内用于内蒙古通辽“火风光储制研”一体化示范项目开鲁 60 万千瓦风电项目项目建设及相关采购支出。外债本息由债务人负责偿还。对此,予以备案登记。内蒙又有大项目啊,而且得到国家支持。

行业长景: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这是中国向全世界的庄严承诺。“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风电、TYN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对风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来说,这是一场历史级别的发展大机遇。去年10月的北京风能大会中,400 余家风能企业联合发布《北京风能宣言》:保证“十四五”期间年均保证风电新增装机50GW以上,2025年后年均新增风电装机60GW以上,至2030年装机总量达到8亿千瓦(800GW);到2060年至少达到30亿千瓦(3000GW)。2020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量为2.81亿千瓦,这意味着,10倍增长的风电“黄金时代”来临。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8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7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7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2.7亿千瓦,同比增长9.4%。其中,风电装机容量2.9亿千瓦,同比增长34.4%。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2.7亿千瓦,同比增长23.6%。随着平价上网的到来,以及风电上网电价补贴开始快速退坡的开始,风电进入大规模抢装期。尤其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确立,加快了整个风电的发展,东北证券认测算表明,十四五/十五五期间国内新增风电装机规模有望分别达到264/302GW,对应年均装机量为52.8/60.3GW,较十三五期间31.2GW的年均装机规模提升超过70%。因此,“十四五”开始国内风电行业的空间将充分打开,终端装机需求有望保持高速增长。国家规划到2050年,风电占能源消费38.5%,光电占21.5%,风电占比更大,长远来看风电前景不比光电差。

风电基金:整个风电都被低估了,大家一直看好光伏,现在发现风电一样景气。在这预期下,在资本市场受到资金追捧的风电行业,也是即将迎来新的增量资金,多只公募基金抢占风电ETF。根据证监会官网显示,10月29日-11月1日,已有10家基金公司申请设立风电产业主题指数基金,包括广发、天弘、招商、华泰柏瑞、汇添富、南方、嘉实、平安、富国、华安等基金公司。大风电大基金都等着建仓。

解禁看法:双碳下新能源好赛道各细分龙头如宁德千亿解禁依然新高不断,还有比亚迪阳光电源等哪个没有减持但也是新高不断,且明阳智能到时因解禁股都是实控人持股比例低而并不一定减持。其它关于明阳智能资金紧等一些问题宁德它们都有叫成长中的烦恼,这是行业高速发展中的正常现象。

业绩预测:三季度公司又至少中标了大唐集团约2GW的风机订单,四季度预计随着风电大基地项目的集中启动和广东海上风电项目的招标,公司有望继续获得饱满订单,全年公司新增订单容量有望达到10GW,实现良好市占率水平,年报利润有望刷新历史新高,结合海上风电推进节奏,预计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对应保守业绩EPS1.6、1.9元.

估值参考:对标,新能源车龙头200倍pe比亚迪002594,新能源锂电池龙头130倍pe宁德时代300750,新能源光伏龙头100倍pe阳光电源300274,作为新能源风电绝对龙头加风光储一体化新能源国际龙头企业明阳智能估值理应在50-100倍pe。

最后结论:明阳智能是以风电为中心不断拓展光储行业实现风光储一体化的国际新能源龙头企业,参照有关新能源行业估值体系理应给50倍pe或更高估值,一年内目标价为95元或更高。

声明:如本站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wangshiyuan@epins.cn 我们将迅速删除。

  • 宗竟

    谭名俐: 踏空或T飞的都会这么说。[微笑]

    林埃财: raydouraydou 发表于 2021-11-08 10:26:21 东方财富Android版 世界上最大风机16.6明年投入使用!海风降本之路靠技术创新! [微笑]

    祝帙册: 花开民丰de水门 发表于 2021-11-08 18:59:47 东方财富Android版 散户大量减少,是主力控盘,主力一分钱没走,还大量买入,二十倍市盈率,不知道跑什么。 [微笑]

    庄叫岱: 半直驱是未来方向 仅用十二年时间,中国风电行业就由成本居高不下,演进至平价时代。可以说,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是极为迅速的,也是少数能够在国际上具备竞争力的产业。 按类别划分,风电行业共分为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两种。 纵观产业发展趋势,目前陆上风电技术已经极为成熟,技术门槛很低,竞争激烈,且即将进入平价时代。与之相对,海上风电市场潜力较大,具有占地少、风速高、电量大、经济效益高的特点。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因素,海上风机对风电机组具有一定的技术门槛要求,有望成为未来全球风机制造企业争夺的焦点。 从技术角度来看,风电机组共有双馈、直驱、半直驱三种类型。其中双馈和直驱是较为成熟的主流路线,而半直驱则是未来风电技术迭代的方向。

    裘两美: 海上风电位置特殊,风力多变,大幅提升了维护成本,因此维护成本较高的双馈机组并不适用于海上场景;直驱机组虽然能够正常发电,但太过沉重,安装运送存在问题;因此双馈机组和直驱机组其实都不是海上场景的最好选择。 目前,风机技术的迭代方向是半直驱电机。半直驱综合直驱、双馈优点,规避双方缺点,被行业公认是下一代风电机组技术。 半直驱机组的叶轮通过中速齿轮箱与永磁同步发电机转子连接,进行全功率变流器连网。与直驱相比,半直驱增加了中速齿轮箱,发电机转子转速比永磁直驱高,可以减少永磁同步发电机转子磁极数,有利于减小发电机的体积和质量。

    穆江: 海上风电位置特殊,风力多变,大幅提升了维护成本,因此维护成本较高的双馈机组并不适用于海上场景;直驱机组虽然能够正常发电,但太过沉重,安装运送存在问题;因此双馈机组和直驱机组其实都不是海上场景的最好选择。 目前,风机技术的迭代方向是半直驱电机。半直驱综合直驱、双馈优点,规避双方缺点,被行业公认是下一代风电机组技术。 半直驱机组的叶轮通过中速齿轮箱与永磁同步发电机转子连接,进行全功率变流器连网。与直驱相比,半直驱增加了中速齿轮箱,发电机转子转速比永磁直驱高,可以减少永磁同步发电机转子磁极数,有利于减小发电机的体积和质量。

    殳毛: 明阳智能是国内首批布局半直驱技术的公司。最早明阳智能以双馈机组立足市场,2008年明阳智能从欧洲风电设计公司aerodyn引进半直驱技术,由此开始半直驱布局。 从2015年开始,明阳智能逐渐用半直驱产品替代过去的双馈机组,2020年报显示,明阳智能共销售5658MW机组,其中半直驱产品的销售容量占比高达93%,

    伏派: 10月17日,600多家风电企业在118个城市共同发起“风电伙伴行动零碳城市富美乡村”计划,并公布了具体方案:“十四五”期间,在全国100个县,优选5000个村,安装1万台风机,总装机规模达到5000万千瓦。

    2021-11-08 19:21:26

    回复

  • 仰只制
    字多是托

    郑所: 踏空或T飞的都会这么说。[微笑]

    皮顶秦: 股友Z3J27 发表于 2021-11-08 09:57:51 东方财富Android版 风能补贴取消的预期兑现,风能的主升浪就来了

    干名机: 花开民丰de水门 发表于 2021-11-08 18:55:29 东方财富Android版 这个股票,散户明显减少,主力强势拉升中,很多韭菜已经出了,明天妥妥涨停板。 [微笑]

    邱终耶: 为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国家能源战略,公司战略性布 局“风、光、储、氢”一体化产业,实质性推进公司向全球化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发展。在“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公 司以实现能源绿色化、普惠化、智慧化为主要使命,2021年上半年公司在“稳增长、谋发展、促超越”的经营主线下开展工作,取得了 可喜成绩。2021年上半年,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11.45亿元,同比上升33.94%;实现归母净利润10.41亿元,同比增长96.26%。受益于 新能源行业高景气度,公司经营业绩相较去年同期实现较大增幅,延续增长态势。

    费吾: 公司以打造“风、光、储、氢”一体化矩阵式高端装备制造业为战略发展方向,积极稳步推进各项业务的发展与落地。 在“稳增长、谋发展、促超越”的逻辑主线下,公司持续聚焦风机研发和制造,大型化机组研发快速推进,漂浮式风机示范项目成功落 地;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国家能源战略,公司创新综合能源智慧化商业模式,率先启动从整机提供商向“风、光、储”整体解决方案 提供商转变;全方位深化“极致降本”理念,协同推进全产业链创新和系统降本,提升全业务链条运营效率,打造具有度电成本优势的 平价绿色能源;前瞻性瞄准“海上+海外”市场,不断通过技术创新突破海上风能利用边际,优异的风机性能和成本优势助力公司“风 机出海”取得质的进展;坚定执行新能源电站“滚动开发”的轻资产运营模式,实现电站开发、转让中资本的自洽平衡模式,增强新能 源电站运营板块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此外,公司强化结果导向的价值评价与激励机制,重注引进外部优秀人才,挖掘和培养内部人才潜 力,构建具有“把握大势、练好内功、做好自己”明阳精神的人才舰队。

    巩企浪: 全方位“极致降本”迎接风电平价时代,成本优势增厚风机竞争力 2021年作为国内陆上风电全面进入平价时代的首年,公司上下一心贯彻“极致降本”方针,协同推进全产业链创新和系统降本,提 升全业务链条运营效率,打造具有度电成本优势的平价绿色能源,为风电在实现“碳中和”能源结构转型的伟大使命中作出更大贡献。 公司坚持效益当先,突出系统运营能力提升、资源配置与效益转换,实施以平价为背景、效益为主线、高质量发展为结果的高效敏捷、 精细化运营。公司各个部门均制定了详细清晰的“降本增效”目标,严格按照目标和实际结果进行绩效考核和奖惩。生产制造方面,公 司通过严控招标流程、创新招标模式、精细化供应链管理,零部件采购综合成本取得显着下降;基于推进机组大型化和平台化研发,风 机单千瓦制造成本快速下降;从材料、结构、工艺、设计等多维度技术创新降本,夯实公司风机成本优势。运营方面,公司细化费用管 控,加强各部门的费用预算管理等手段,提升公司整体运行效率。 报告期内,公司风机及配件板块销售收入为102.54亿元,同比上升36.28%;毛利率为17.89%,同比下降1.52个百分点,主要由于会 计准则调整运输费用计入成本所致;对外销售容量实现2.34GW,同比增长15.74%,其中:陆上风电约1.19GW,同比下降29.10%,海上风 电约1.15GW,同比增长236.94%。

    齐袍杏: 技术创新突破风能利用边际,品牌效益助力“海平方”战略 公司深耕海上风电,依靠丰富的风浪数据、成熟可靠的海上风电施工能力,在海上风机创新研发上始终保持着领航者的状态。报告 期内,在海上风电平价和大规模深远海资源开发双重需求的推动下,公司首台漂浮式风机实现安装应用。5月26日,由明阳智能自主研 发的MySE5.5MW抗台风型浮式机组,成功应用在国内首个漂浮式示范项目——三峡阳江沙扒项目,为后续我国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的开 发奠定坚实基础。海上漂浮式风机可充分发挥半直驱优势,基于高可靠性、超紧凑、强抗台等特性,公司已具备为深海台风海域提供一 种载荷传递合理、结构安全、运动响应平稳的浮式风机及基础平台能力。 依托于优异的风机性能和成本优势,公司瞄准海外海上风电的巨大市场,成立了国际部门开拓并服务海外客户。报告期内,公司斩 获的意大利Renexia公司塔兰托海上风电项目预计2021年年底实现并网发电。该项目是国内海上风机首次出口到海外市场,同时经过欧 洲银行对明阳智能风机技术、可靠性等全方面审查,帮助海外业主实现无追索项目融资。

    充曹俩: 花开民丰de水门 发表于 2021-11-07 15:04:47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去年市盈率40倍,如果年底按照40亿业绩算,至少1600亿市值才是合理估值,2500亿市值是稍微有点泡沫,现在就是抢钱的时候,至少还有5倍成长空间

    2021-11-08 19:33:50

    回复

  • 庞浙六
    吹拉弹唱

    詹我: 全世界人民都公认的好股票唱空有用吗?[微笑]

    钮夜婉: 股民368: 明阳智能———下半年的一只大牛 为何这么说,先从国策谈起。中国基本国策已发生变化,转变为“重制造、轻服务”。过去十几年,中国期望模仿美国通过发展服务业来推动GDP增长。但经过了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和2020年新冠疫情的两次冲击,意识到工业体系的完整和完备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中国基本发展道路上,抛弃了“美国道路”,转向了“德国道路”,通过发展制造业带动GDP未来的进一步增长。因此,“重制造、轻服务”已经成为未来三到五年、甚至五到七年的基本政策.[赞]

    融咱俸: “碳中和”趋势下,全球最大的改变来自能源结构的本质变化,新能源开始逐渐部分取代煤炭、燃油等传统能源。 仅2020年一年,全球新能源市场发电装机规模就增长了10%,由2572.5GW增至2832.6GW。在新增的260.1GW新增装机量中,光伏机组和风电机组分别占据了53.4%和35.8%的份额。照此趋势,光伏发电和风能发电有望成为未来全球发展的核心力量。

    糜昱: 坚持“滚动开发”,新能源电站运营利润贡献稳步提升 报告期内,受益于新能源行业的高景气度,公司新能源电站运营板块快速发展。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投资的新能源电站已并网装 机容量达约1.26GW,同比上升41.20%;在建装机容量约2.35GW,同比上升104.96%。报告期内,公司共实现发电收入7.03亿元,同比增 长48.12%;毛利率为71.57%,同比上升约3.81个百分点。报告期内,公司共实现发电量15.26亿度,同比增加46.35%。随着公司新能源 电站投资与运营规模持续扩大,公司实施的“滚动开发“战略,大幅缩短了资金回收期,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岑守吉: 实施人才战略,构建高素质人才舰队 公司重视人才储备,在全球布局了“一总部、五中心”的研发创新平台,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地方 联合工程实验室,是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与国内外知名机构ECN(荷兰的国家级能源实验室)、DNVGL( 德国劳埃德船级社)、Fraunhofer(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院)、Romax(世界顶级传动链设计商)等国际知名机构的科研合作。公司以 贡献者为本,推动股权激励计划有效实施,充分调动公司管理层和骨干员工的积极性,推动公司长远发展。

    缪日宜: 定制化产品 公司针对中国风况和气候条件,包括低温、沙尘、台风、盐雾、高原等严酷环境,研发和设计了适应不同风电场特殊气候条件,从陆上到海上的多类型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形成了“覆盖当前,占据未来”的品类齐全的产品布局。在同一叶轮直径基础上,公司根据不同环境条件推出了常温型、低温型、超低温型、高原型、海岸型、抗台风型、海上型等系列机组。公司目前是国内风力发电行业产品品类最为齐全,布局最具前瞻性的重要企业之一。

    冯公: 核心技术优势 在核心技术储备上,明阳结合行业从陆上到海上开发的大风机趋势、推动新能源电价去补贴化的国家开发策略,在永磁混合驱动技术、核心部件自主开发设计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技术竞争优势,使中国特殊环境不具备开发条件或不具有经济性的风电开发变成了可能。

    冉或: 为什么众多基金争先恐后申报风电ETF 风机大型化轻量化,带动成本大幅下降,招标量破5年新高 20年1季度风电公开招标均价约为3507元/KW,到2021年1季度招标均价降至2860元/KW,价格同比下降18.44%。 再到今年六月部分项目招标风机报价区间在2300元/KW -2500元/KW,最低报价有到2100元/KW。相较于2020年的均价3600元/KW,风机降价超过30%。 而风机的大型化和轻量化也是影响了2021年初至今风机价格持续下降的直接原因。 (大型化直接将风场的初始投资大幅下降,此前100MW的项目所需20台5MW风机,现在可降至14台7MW风机,从而减少了6个塔筒和6个塔桩的基建成本。 风机轻量化为风机带来的是单位零部件用量的持续下降,比如目前单GW风机的铸件耗量已经从2.5万吨下降至2万吨,塔筒配套量已经从12万吨下降至8万吨。 (图片来源:安信证券)

    2021-11-08 19:48:58

    回复

  • 罗底弟
    我滴个乖乖!你这篇文章看得我像打了鸡血一样———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完犊子了!我又中毒了!我这会儿的状态是又准备满仓梭哈的节奏呀!满仓杀进去不会是个“金刚套”吧?我十月份林祥能源、新洋丰、中化国际都是目前这种“激动的心情、颤抖的双手、生怕踏空的节奏”满仓冲进去的,不到一个月让账户成功缩水35%![呲牙][呲牙][呲牙][大笑][大笑][大笑][笑哭][笑哭][笑哭]

    慕庶壶: 全世界人民都公认的好股票唱空有用吗?[微笑]

    牧三挈: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底,全国风电累计装机达到2.92亿千瓦,其中陆上风电累计装机2.81亿千瓦、海上风电累计装机1113.4万千瓦。今年上半年我国陆上风电新增装机869.4万千瓦,同比去年增长65%。海上风电新增装机214.6万千瓦,同比增长102%。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超过英国,跃居全球第一。

    危席姒: 打破了风电成本后20Q4、21Q1分别新增招标16.54、15.82 GW,成为历史招标量最大的两个季度,在建设成本大幅下降、平价时代项目收益率不降反升的背景下,上半年国内风电招标量突破30GW,为近5年来最高。 (图片来源:安信证券)

    花舵: 去补贴后,成本下降依然带动风电收益率大幅上涨 2020年后新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全面实现平价上网,国家不再补贴,因此2021年行业招标量的大幅放量基本源于投资成本下降带来的风场收益率提升。 根据安信测算,以III类资源区50MW项目为例,假设: 1陆上风电发电利用小时数为2200h,光伏为1150h;2陆上风电单位建造成本降至6500元/千瓦,光伏由于年初以来组件价格持续上涨,当前单位建造成本假设为4000元/千瓦;3折旧年限为20年,建设周期为1年。 预计平价开启后,当前陆上风电项目全资本金的内部收益率约为8.0%,光伏项目的IRR约为6.2%,阶段性的陆上风电项目收益率要高于光伏。 如果考虑1:4杠杆后的项目内部收益率,风电的收益率在当前阶段远高于光伏项目。 因此,由于成本的大幅下降直接带动收益率的大幅提升,成为了风电投资的转折点,也是众多基金争先恐后申报风电ETF的原因。

    宗特居: 中证风电产业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不超过50只业务涉及风电产业上游材料和零部件、中游风机及其他相关配套设备、下游建设与运营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沪深市场风电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当前该指数共有33只成分股,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明阳智能、金风科技、中材科技、节能风电、天顺风能、东方电缆、运达股份、新强联、日月股份和金雷股份。

    金国库: 平价时代下,中国风电发展的三大趋势 10月29日,10家基金公司集中申报跟踪中证风电产业指数相关产品,其中有9只ETF基金,一只场外指数基金。资金的密集关注,似乎预示着资本市场中属于“风电”的时代即将来临。 “碳中和”趋势下,全球最大的改变来自能源结构的本质变化,新能源开始逐渐部分取代煤炭、燃油等传统能源。 仅2020年一年,全球新能源市场发电装机规模就增长了10%,由2572.5GW增至2832.6GW。在新增的260.1GW新增装机量中,光伏机组和风电机组分别占据了53.4%和35.8%的份额。照此趋势,光伏发电和风能发电有望成为未来全球发展的核心力量。

    宫笙栅: 9只风电主题ETF扎堆申报意味着什么?指增、ESG等也被重点申报 东方财富网 发布时间: 11-08 21:59 东方财富网官方帐号,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10月以来,又一波被动指数基金在排队申报等待获批,其中,风电主题以9只ETF外加1只场外指数基金的超大申报量引发了市场的普遍关注。   此外,3只中证500指增基金也在申报的队列中,ESG也是近期指数基金的重要申报主题。   机构扎堆申报中证风电产业ETF   10月29日至11月1日,共有10只中证风电产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申报,其中,场内ETF共计9只,包括广发、天弘、嘉实等头部机构;场外发起式指数基金1只,为平安基金的中证风电产业发起式指数基金。

    侯舟姚: 风电:碳中和下的未来发展新方向   基金公司为何集中关注风电ETF?碳达峰行动方案带来的利好,或是风电ETF扎堆申报的重要原因。   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全面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要求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12亿千瓦以上。   上述行动方案主要提及风电和光伏发电两大重要的新能源技术。而在今年的5月至10月,9只中证光伏产业被动指数基金已陆续发行,包括2只ETF基金、2只ETF场外联接基金、4只发起式基金和1只证券投资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此次风电ETF的集中申报,此前光伏ETF的申报和发行并未在时间上如此集中。在光伏ETF已相对饱和的情况下,风电ETF的市场缺口被机构迅速地抓住了。

    连民岢: 大神一分析,一般都是暴跌的开始!

    2021-11-08 20:07:42

    回复

  • 郝肩沁
    粤电力A:拟投建规模合计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 来源:证券时报   粤电力A(000539)11月8日晚间公告,公司董事会当日审议通过议案,同意公司全资子公司广东风电公司作为股东投资建设粤电阳江青洲一海上风电场项目和粤电阳江青洲二海上风电场项目,项目建设规模合计100万千瓦,动态总投资171.07亿元。资本金按照动态总投资的20%设置为34.21亿元(总投资和资本金额度最终以相关核准文件为准)。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赞][牛]

    费乘: 明阳智能与欧洲巨头开展漂浮式风电合作: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简称“明阳智能”)欧洲商务与工程中心宣布,与欧洲大型海上风电开发运营商,签署了在欧洲北部海域进行11MW海上漂浮式项目的合作协议。该项目预计在2023年安装完成。 这是明阳智能继10月与西班牙创新型设计公司EnerOcean确认合作后,再次受到欧洲客户的青睐和认可。 随着海上风电往深远海发展,漂浮式被证明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路线。明阳智能大型海上漂浮式机组的技术及其应用,将为后续欧洲深海区域树立漂浮式风机积累丰富的技术、安装等方面的经验,并提供可参考的数据,也将进一步助力明阳智能漂浮式技术未来在欧洲大规模推广。

    汲伟: 纵观全球市场,陆上风电已经成为最为成熟的新能源发电方式,其成本不仅低于光伏发电,甚至比水电成本还要低。聚焦国内,产业持续革新使得我国风电成本有望在2025年降至0.1元/度之下。[赞]

    沃带胞: 我对金钱不感兴趣 发表于 2021-11-08 22:15:21 东方财富iPhone版 明阳智能获得粤电力171亿元大单 8MW及以上抗台风机型海上风机,目前只有明阳智能可以生产

    窦泳唯: 粤电集团与明阳风电集团战略合作10多年 之前已经开发了100万千瓦风能风机 大功率风机只能选明阳智能 全球第一

    2021-11-08 20:14:32

    回复

  • 伊光姚
    画大饼

    逄兆向: 踏空或T飞的真不少。[微笑]

    任带: 风电整机 整机制造商一般是进行机头的装配,塔架的设计,风电整机的组装等,最核心的主要是整体设计部件选型。 目前全球整机厂商所采取的技术路线主要集中在双馈异步、永磁直驱和永磁半直驱这三种技术路线。 技术上来说,双馈异步技术成熟度较高,具有运输维护成本低、供应链成熟等优势,但齿轮箱可靠性较低,不适合远海项目,适合小兆瓦机型。 永磁与半直驱风机的可靠性与发电效率较高,更能使适应风机大型化趋势。 从度电成本上看,半直驱小于直驱;大容量的直驱海上风电机组的体积较大,运输、装配、吊装较为困难。而半直驱同步风电机组的体积、质量比直驱型的小,机组整体结构更为紧凑,有利于运输和吊装。 相关企业:明阳智能(半直驱路线),金风科技(直驱路线)。 $明阳智能(SH601615)$ $金风科技(SZ002202)$

    戚得昌: 随着风电机制造技术的成熟,配套电网的完善,全国弃风率已经降至3.5%,风电成本更是直线下降。 从2018年开始,三北地区大幅提升消纳能力,并逐渐开始装机解禁,地区装机增长已有所提升。在装机量提升的基础上,三北地区弃风率并未同步增长,表明我国风电产业已经取得全面发展。

    2021-11-08 20:14:35

    回复

  • 毕戽思
    希望是第二支阳光电源

    裴岑企: 交易之道——风电存在预期差,ETF即将上线,值得买吗? gesheng33132021年11月04日 21:41 风电存在预期差,ETF即将上线,值得买吗? 转载 现在市场主线,新能源的逻辑是最硬的,因为这是贯穿整个“十四五”甚至未来,国家能源转型的赛道。正因如此,在这两年多的机构抱团下,光伏、新能源车两大产业链,催生了诸多千亿市值代表性龙头股。但伴随而来的是,这些个股甚至是整个光伏、新能源车的泡沫,肉眼可见。 作为长周期的高景气赛道,万亿的市场并不仅仅是光伏和新能源车。所以投资机会并不会减少,机构的理性化开始逐步选择估值低的区域。 那么为什么是风电呢? 今天,风电成为了整个新能源板块最靓的仔,双一科技、中环海陆等多只个股涨停,超26只概念股涨幅超10%。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整个风电指数涨幅超80%,并不比其他高景气赛道少。只不过今天风电行情力度,已经成为了引领整个市场,不得不重视。 首先,机构集中火力选择风电,根本点是估值便宜。根据wind指数来看,风电指数的估值在今年5月份低点的时候,甚至比2016年的估值还低,截至到今日的收盘,整体的估值依旧2017年的水平。 但是估值低是有原因的,风电股的价值性被压制有两个方面: 环境问题摆在首位,一方面风电场的选择必须是开拓区域,同时会危害当地的生态环境如破坏植被、改变地形地貌,造成水土流失使土地沙漠化。另一方面飞禽动物遭到风力涡轮机的伤害。 更重要的点在于前几年的弃风,即一些地区无法让风电上网,只能将风机停止发电。从过往历史来看,国内前两轮风电装机高潮后弃风限电情况均有明显的恶化,国内弃风率的两个阶段性高点分别为2012年以及2016年,当年的弃风率水平超过17%。 同时,风电消纳的不畅也是一个原因,严重影响项目的收益预期,从而降低投资业主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将导致管控政策与项目审批的收紧,2016年后国家能源局正式启动风电投资监测预警机制,先后有6个省市被纳入红色预警省,直到2020年才实现“清零”。 但是,随着平价上网的到来,以及风电上网电价补贴开始快速退坡的开始,风电进入大规模抢装期。尤其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确立,加快了整个风电的发展,东北证券认测算表明,十四五/十五五期间国内新增风电装机规模有望分别达到264/302GW,对应年均装机量为52.8/60.3GW,较十三五期间31.2GW的年均装机规模提升超过70%。因此,“十四五”开始国内风电行业的空间将充分打开,终端装机需求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随着双碳时代的到来,风电钻需求的快速上涨是一个长期的景气周期,而在近期的行情中,市场的逻辑预期认同的是风电上游原材料降价带来的预期差。 因为钢材作为风电塔筒、发电机等核心部件的重要原材料,在今年涨幅同比超50%,而风电企业本身的利润率就低,那么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包括塔筒、风机等制造企业利润率走低。不过,伴随着国家调控的开始,原材料价格上涨开始控制,将会进一步刺激下游风电装机需求增长。 在这预期下,在资本市场受到资金追捧的风电行业,也是即将迎来新的增量资金,多只公募基金抢占风电ETF。 根据证监会官网显示,10月29日-11月1日,已有10家基金公司申请设立风电产业主题指数基金,包括广发、天弘、招商、华泰柏瑞、汇添富、南方、嘉实、平安、富国、华安等基金公司。 并且,集中申报的“风电产业主题指数基金”——包括9只风电ETF(全称“中证风电产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以及1只风电发起式指数基金(全称是“中证风电产业指数基金型发起式”)。作为风电指数基金,它们跟踪的是“中证风电产业指数”(931672.CSI),指数发布日为2021年4月29日。 总的来说,风电ETF的申报,对应整个风电板块的正面效益偏多,因为实实在在的能够给风电股带来增量资金。但是侧面来说,风电的容量始终比光伏和新能源汽车小,所以,一旦风电ETF出来,首要做的应当理性对待。

    刁捉止: 奔跑小星球 发表于 2021-11-06 11:20:53 股吧网页版 明阳智能增长对标阳光电源,真的是痴人说梦吗? 首先,看一组数据,阳光电源2020年11月5日收盘价45.5,昨天2021年11月5日收盘价155.78,增幅242.4%;明阳智能去年同期收盘价17.09,昨天收盘价34.03,增幅99.1%;阳光电源的市值大概是明阳智能的4倍,所以暂时相对来说,我认为明阳智能更具有成长的趋势,两个票的相关题材和业绩,这里不再累赘。 其次,我国在2021上半年首次超越英国,海上风机装机量世界第一,但是对比我国和英国的市场需求,这只是一个开始,第一和第二中间的距离,会越来越大,那么作为龙头的明阳智能,值得期待。 再次,截至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量也就2.8亿千瓦,但是碳达峰中提到2030年的风电装机量要达到12亿千瓦以上,从0到2.8亿千瓦,我们用了34年的时间,但是接下来10年时间要增长接近10个亿,这将是史诗级的增长,给行业带来多大的蓝海啊,大家尽情想象吧笑哭 周末闲着无聊,码上以上不太成熟的陋见,完全个人意见,不喜勿喷,谢谢~当然,如果是觉得短期会调整的,坚持长期持有,不断做T降低成本,行业和这票的成长空间,起码未来的10年,我觉得是完全没问题的。

    2021-11-08 20:16:35

    回复

  • 郁吏仆
    分你多少钱,荐股?举报你

    萧角私: 踏空或T飞的真不少。[微笑]

    阎况泌: 顺和资本 发表于 2021-11-07 18:08:26 东方财富Android版 风能有政策,目前的市盈率绝对是洼地

    蒋米: 据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测算,2021-2030 年全国风电机组累计改造退役容量将超过6000万千瓦。其中2000万千瓦在2025年前改造完成,1.5MW以下的机组是主要退役或改造的对象。

    阮玖吏: 以后对外可千万不要说你自己股龄20年,会很丢人! 因为你真的还没有入门!

    2021-11-08 20:21:45

    回复

  • 赵峙昌
    股友ET5HHb 发表于 2021-11-08 20:16:17 东方财富电脑版 明阳风电与粤电共同开发海上风力发电 在广东风电产业发展专题会议上,粤电集团与明阳风电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拟利用3兆瓦风机开发建设近海风力发电场示范工程。   明阳是国内风力发电机组整机制造企业,是广东最大的兆瓦级风力发电设备的研发制造基地。广东粤电是我省最大的发电集团,十分重视和参与风电和新能源的开发工作,先后在惠来、湛江建设了两个风电场等风电项目。而双方已经在湛江徐闻洋前风场建设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新签署的协议包括三大内容:共同推动广东省海上风力发电开发与广东省3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自主化产业发展;共同推动湛江徐闻海上风力发电场示范工程开发建设,该示范工程规划建设5万千瓦,首期建设约2.5~3万千瓦,争取于2010年开工建设;共同推动广东省其他海上风力发电资源的开发利用,明阳支持广东粤电获得可开发总容量不少于50万千瓦,而且具有较好的开发条件的海上风力发电资源。[赞]

    席吏弟: 多文大展得老夫子 发表于 2021-11-05 21:36:55 东方财富iPhone版 明阳智能2021年全球新能源500强企业,稳居全球风电创新第一位。 [赞]

    苗允政: 打造“风、光、储、氢”一体化矩阵式高端装备制造业,向全球智慧化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 为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国家能源战略,公司战略性布局“风、光、储、氢”一体化产业 ,实质性推进公司向全球化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发展。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拓展与光伏、储能领域的企业合作开发“两个一体 化”项目,探索“碳中和”解决方案。同时,公司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矩阵式高端装备制造业为核心,以推进清洁能源普惠化为己任 ,坚持创新引领、自主研发,积极引进高端技术人才,稳步落地一体化战略。 2021年5月12日,公司发布《关于对外投资的公告》,公司拟投资建设年产5GW光伏高效电池和5GW光伏高效组件项目,项目总投资 金额预计为30亿元(不含流动资金),实质性推进公司“风、光、储、氢”一体化产业布局。

    2021-11-08 20:24:11

    回复

  • 庞训
    这个拖话真多

    习欲木: 风机大型化轻量化,带动成本大幅下降。这也是中证风电产业指数为什么把明阳列为第一大权重股的原因吧。

    訾地: 三千宠爱在一身311 作者: 只要未来发展有确定性,资金就愿意拔估值,茅台、宁德、阳光、爱尔,哪个不是如此!资本是逐利的。明阳100元,对应明年估值也就50倍,刚刚开始有泡沫。所以,给100目标价,还是保守的。

    2021-11-08 22:40:35

    回复

  • 支土
    光伏发电之所以能被大规模推广并爆发,关键在于wh成本降低,实现了平价上网。风电也一样,能否爆发取决于是否实现平价上网。目前国内陆地风电已经实现了平价上网,市场即将爆发,而海上风电正在平价的路上,估计不久就会实现平价。加上国家双碳政策,那时陆上海上将同时爆发。市场将5--10倍增长。 而海外,因为欧美电价高于国内,欧美已经实现平价。在非极高端技术之外的制造领域,只要中国人参与,中国制造就会遍布全球,风电也不列外。欧美市场更是一大片蓝海。而明阳是风机出口的龙头。 综上,所以,明阳已经站在强风的风口,未来数年业绩将呈现爆发式增长。个人预估2021---2023年明阳业绩保守估计很可能会达到:1.7元(年底抢装),2.6元,4元。乐观估计(参考今年新能车和光伏产业链企业):1.8元,3.5元,6元。 参照新能车和光伏企业估值,保守30倍估值计算,2021--2023年股价应该值50(或55)元,84(或105)元,120(或180)元。如果乐观估值(50倍)计算则值:85(或90)元,130(或175)元,200(或300元)。

    俞曲香: 在“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下,我国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将如何变革?又是谁在为碳中和“买单”?居民该如何奔赴绿色低碳的新生活?《首席评论》“解读十四五”特别节目,邀请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中金公司新能源公用事业首席分析师刘俊,共同聚焦这一话题。 碳中和将如何影响中国的经济和能源格局? 林伯强:对中国来说,“碳中和”除了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外,还将影响各种产业,甚至可能影响国际的贸易格局。 对于中国来说,目前能源供应有85%是来自化石能源,今后要倒过来,以清洁能源为主体,它伴随的是比较大的变革,对中国经济的社会经济发展都会产生很大的冲击。 再比如说,往年中国大概从澳大利亚每年进口8000万吨的煤,如果算上碳中和成本,国内电厂可能就选择不买澳大利亚的煤。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它不仅对国内的产业,它乃至对国际贸易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影响, 我国能源结构将如何变化? 刘俊:我们预计最后的能源供应,70%会来自于可再生能源,所以可再生能源比例将会替代煤炭成为一个最大的能源主体,这也是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的电力结构的体系。然后剩下的8%会来自于氢能,有22%是来自于传统的化石能源和碳捕捉的能源体系。 在这个体系下,对于整个可再生能源的一个产能或者新能源的产能必然会有较大需求,也就是说到2060年,我们做了一个预测,光伏的装机会达到9500G瓦,大概累计会有40倍的提升,这是一个比较庞大的数字,风电会是1600G瓦,累计会有一个6倍的提升,核电会是300G瓦以上,也是一个6倍的提升空间,水电可能接近500G瓦的一个水平,提升量相对较小,因为我们国家水电的开发还是比较充足的,大概不到2倍速。整体来说可再生能源的装机都会比较大。 哪些行业将受益于碳中和? 刘俊:对不同的行业会有不同的影响。从目前碳中和、碳达峰的这么一个方向来说,可再生能源的受益应该是非常明显的一个情况。对于煤炭现在目前来说,它未来需求量的下降或者消费量的下降还是比较明确的。对于天然气和石油的角度来说,它在中间一段这个领域其实是比较难被替代的,所以并不是说提出碳中和、碳达峰可能马上就不用石油和天然气。 当然如果未来我们的技术一旦突破,比如碳捕捉技术突破,就可以继续使用化学能源,比如氢能突破,可能就变成一个能源替代。 哪些能源产业将率先实现碳中和? 刘俊:之前做过一个大概比较,四个领域,能源、交通、建筑、工业,这四个比较大的领域里面,能源其实是相对来说最容易实现碳中和,能源里面的电力它的排放比例又比较高,但是它同时是目前我们在技术上或者经济上都最有可能实现碳中和的一个领域。我们做了一个可再生资源的测算,也就是说通过绿色溢价计算,如果我们整个系统切到可再生资源,它的绿色溢价水平大概是17%的水平,已经非常接近它完全的经济利用。在这个位置上,只有比如说电网的消纳、电网的系统是目前要攻克的难关或者障碍,在这个领域我们认为到2028年的时候,整个(电力)系统将会达到彻底平价的水平。 如何衡量绿色溢价的成本? 刘俊:比如说发电端虽然成本可能相对较低,但考虑一个综合的调度成本,然后考虑输电和配电的使用成本,最后的成本是比目前整体用电要上升17%,这就是一个绿色溢价的实际计算。 如何从一个传统能源为主的体系转向清洁能源为主的体系,并不是新能源公司的事情,也是传统能源公司需要考虑和面对的事情。今年应该会很明显地能看到,就是每家企业的行动,因为这其实也是企业之间相互的竞争。 迈向碳中和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 林伯强:第一个就是今后的节能,应该是包括提高效率、循环经济,还有产业结构调整。另外,必须用市场的方式来化解、来消化转型的成本,包括说比如说碳交易,这是一个相对市场化的方式,来提升清洁能源的竞争力,抑制化石能源消费。还有比如说电力市场,如何让电力价格更加有弹性地来反映电力,比如说清洁电力,还有非清洁电力之间的差异等,其实都是属于市场需要进行改革,需要动的。还有比较大的原则是涉及到国外的,咱们一直是贸易全球化的倡导者,接下来由于碳中和的提出的话,今后中国可能还得倡导应对气候的全球化,同时以贸易的全球化来支持应对气候的全球化。 碳交易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林伯强:其实它背后的逻辑比较简单,而且我们之前也做过试点。碳交易的核心就是政府给你一个份额,如果你的排放在份额之下的话,你可以卖份额。它的直接结果,就是增加化石能源的负担,反过来提高非化石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资源的竞争力。

    韦命: 源:江西日报   刘勇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我们要切实把握“国之大者”,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起碳达峰、碳中和的责任担当,不折不扣完成目标任务,同时,牢牢把握这场深刻变革的发展机遇,最大限度发挥好我省绿色生态优势,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先机、占得主动。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也是对治理能力、发展能力的一场大考。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要立即行动起来,碳达峰不是“碳冲峰”,坐等碳达峰后才来谋划减排,要以系统思维,统筹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持续推动发展方式系统性绿色低碳转型,使碳达峰之日便是碳中和冲刺之时。要全民参与,碳中和是全社会的中和,也是每个企业、每个人的中和,人人都是主体,个个都要担当,积极转变生产生活方式,以小我的减排推动大我的中和。要强化创新引领,积极发挥科技在绿色低碳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加快培育一批适应需求的新技术、新产业。要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碳达峰之期不是落后产能“缓刑”之期,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铁心硬手加快推动落后产能的淘汰。   每一个深刻变革都孕育着时代发展的重大机遇。我们要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中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求变、变中寻机。要发挥产业发展的优势。江西的工业体系中,高耗能、高排放的重工业为数不多,转型压力相对较轻,特别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着力推动航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中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发展,顺应了绿色低碳发展之势、积蓄了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之能,我们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沿着这条绿色发展之路走下去。要发挥改革的优势。这些年,江西绿色发展改革成效显着,钢铁、煤炭等去产能,深刻改变了我省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为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抚州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萍乡海绵城市建设、景德镇“城市双修”等改革正持续改变着生产生活方式。我们要用好改革红利,积极推广运用改革成果,进一步深化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改革,切实发挥好改革“关键一招”的关键性作用。   最为重要的是发挥好我省的生态优势。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最大的品牌,碳达峰、碳中和这场深刻变革,能够推动我们更大限度地发挥优势、擦亮品牌,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发挥生态优势,要坚持“减排”“增汇”并举,一方面发展绿色产业、倡导绿色生活,从源头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持续巩固提升我省的生态优势,从末端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我省青山绿水发挥着积极的固碳作用,是一座座生态碳汇宝库。要努力在绿色低碳政策制定和市场体系建设上走前列,努力提升我省碳排放权交易能力,积极以赣江新区试点为突破发展绿色金融,加快拓展“两山”双向转换通道。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要强化责任担当,切实提升绿色低碳发展的能力和本领,在推动碳达峰中抢得先机、赢得主动、占得优势,不断开拓我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境界。

    2021-11-08 23:23:34

    回复

  • 车沿查
    支持

    喻少老: 关于碳市场连通的问题。 我们知道,欧盟的碳市场是相对比较大的市场,前两天碳价格升至每吨52欧元;美国在碳市场建设方面还有待明确的行动;全球也尚未见到建设统一碳市场的可行路径。就中国而言,目前已有不少省份开始建立碳市场,全国碳市场将于6月启动交易,其运行状况还有待观察。多数人认为,统一的碳市场会更加有效率并能合理定价;分散的多个小型市场在效率、定价能力等方面可能会存在问题。解决方案之一就是建成统一的碳市场。那么是不是还可以有别的办法呢? 我们可以试着换一种思路和做法,学习中国金融市场的做法,建立类似沪港通、深港通、沪伦通、中德D股通,把各个碳市场进行市场可控的连通。形象地说,相当于每个国家的市场都是一个盛水的大容器,各大容器的水位可能不一样,但如果这些容器下面都用一些小管子加以连接,就有助于它们间的水位趋同。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取决于连通管子的粗细或者是否设有可调节的阀门,说明它处于某种可控连接状态。如果一开始就全面大流量的连通,可能有些方面没有足够的承受能力;如果由小流量逐渐扩大,会慢慢形成与统一大市场类似的效果。 如果把金融市场这种连通的经验嫁接到碳市场,在不同国家和区域的碳市场通过这种连通机制,使得碳价格走向趋同,相当于碳配额价格比较高的地区对碳配额价格比较低的地区的一种资金支持,也给碳的边境调节税收入合理回流提供了渠道,而这种资金支持往往还可以连带着技术方面的支持。 从起步来讲,应该允许发展中国家每年有一定数量的负值碳配额拿到欧洲碳市场去卖。过去中国实际上已经有小规模的负值碳配额被拿到欧洲碳市场上卖,涉及对中方碳减排、碳沉降以及碳存储方面的鼓励,也获得资金方面的支持,这一机制的效果应该说是很好的。 总之,碳市场连通问题需要有整体论证和规划,否则开始做的时候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同意见。同时,市场连通机制是可以在国际平台上打出的牌,它不仅对于未来碳市场定价的合理性有帮助,而且对新兴市场是有好处的。

    益勺: 碳价格传导机制至关重要 1.在向低碳、零碳转型过程中需求侧是需要承担代价的,对此要做好思想准备。 大家谈了很多宏观层面的内容,包括低碳转型所需的艰苦努力、巨大投资等,但通过价格机制推动的转型不能仅考虑生产供给侧,我觉得还缺一条,我们还要考虑到需求侧,在低碳转型过程中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成本需要转嫁给最终使用者,也就是由企业和消费者来承担。也就是说,仅靠供给方面技术水平的提升、新产品的出现等,还不足以实现低碳和净零排放,还要求最终使用者如果使用了产生或含有碳排放的产品和服务,就需要承担更大的代价和成本。因此,需要关注并正面面对在整个过程中这类成本的转嫁。 可以作两种转型假设:一种是能舒舒服服地转轨、转型。比如说由于科技进步,可再生能源成本低于化石能源,当然大家都愿意使用可再生能源了;从发电来讲,如果风电和光电都比煤电更便宜了,将来也就不会有人去投资煤电和使用煤电了,这样就自动实现转型了;从交通来说,如果电动车比汽油车便宜,性能更好,充电也比用汽油便宜,也就没有人去买汽油车,同时也不会有人去制造汽油车了。这当然是舒舒服服的转变,或许当中有较小部分能做到如此,既不用宏观政策也不用激励机制就能实现转型。但如果说全面或大面积实现这种自动转型,恐怕太乐观了。 另外一种转型是需要花费巨大努力、付出巨大代价才能实现的。这种转型并不便宜,不仅要花代价、组织资源去支持供给侧的转变,还需要提供强有力的激励机制来使消费者有所转变、有所选择。因为有碳配额和碳价格,所以消费者使用排碳的东西就要承担更大的代价。这种转型涉及大量的内容,包括电力、制造业、消费、交通等。 此外,低碳科技将起关键性作用,而一些低碳新技术的发展可能需要大量投资,投资的成本/回报也要纳入新技术的使用成本中。因而,对于宏观经济调控来讲,可能有一些消费品价格会提高,会产生通货膨胀效应。居民可能也会抱怨生活成本增加,从而导致低碳转型在某些程度上不受欢迎。因此,在谈论碳中和时,可能要承认有一定的通胀压力,需要管理好通胀;要把握好利益受损人群的不满,等等。对此要有思想准备,不可过于乐观。 2.电网系统是将碳价格向下分解传导的最重要的“二传手”。 向碳中和转型涉及千家万户,需要通过激励机制把许多行业和消费环节调动起来,为此要将二氧化碳及其他主要温室气体价格分解、传导、落实到多个具体经济环节,并争取做到最优化。因此,要充分重视电力体制,特别是着力研究电网的作用。在碳排放中,目前电力供给方差不多占了一半,电力行业是碳减排中非常重要的部门。同时未来要想多减排还要更多地用电,当然应该是绿色的电,用电的占比会进一步扩大,而且会非常显着。因此需要认真研究电网的角色和作用,涉及发电、电网调度、输电、配售以及储能等环节,这些都是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 另外,从价格信号的角度看,电网未来将是碳价格最核心的价格传导者,是最主要的二传手,类似于货币政策从基础货币供给向多层次货币量及价格传导的机制。它能够分解为各种不同的价格,分别提供给电源供给方、储存方、调峰方、用户方等。

    龙俸去: 在发电端方面,光伏发电或者风力发电每千瓦的装机成本降低并不就等于说电力成本降低,因为要进入电网的调度过程,涉及调度能力、可行性、成本和优化,非常复杂。同时,光电和风电是间歇性发电,其年均发电小时相对比较低,因而电网给它们提供什么样的上网电价非常重要。同时由于它们是间歇性发电,电网如何去指挥蓄能电站等各种储能装备以及调峰装备会变得更加重要。由于电力体制改革的总方向是各类企业独立核算,更多运用市场和竞争机制,因而电网要在整个系统中给出多种价格信号来指挥运营并引导投资。 电网本身的技术提高也很重要。过去传统技术的电网,输电的电压等级比较低,线损比较高,而且基本上不太有能力吸收光电、风电等上网,为此不可避免地出现弃风、弃光现象。现在基本上都走向超高压直流或者超高压交流的输电,电网的调度和优化能力显着提高,一些绿色电力上网和配送的技术和条件就好多了。电网的自动化技术及智能调度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尽可能地把可再生能源加以最大化运用,包括预测光照和风力的供给能力,以及如何指挥储能设备和在必要时启动调峰设备。这实际上是个最优化过程,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对电网各个环节的定价。同时,要尽量减少电网在整个调度过程中的损失,包括减少线损等,也要实现最优化。电网技术的发展本身也涉及对投资新装备需求的计算和价格信号对投资的引导。 在用户端方面,要通过分时电价等做法,鼓励和引导用户多在可再生能源可用时用电;在可再生能源占比少且必须依靠调峰机组(它不得不少量使用化石能源发电)时,要尽量引导最终用户少用电。

    2021-11-08 23:36:16

    回复

  • 裘两美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满仓进去被套走,天不应,地不灵,两行泪水不停流[愉快]

    龚卷半: 电网本身的技术提高也很重要。过去传统技术的电网,输电的电压等级比较低,线损比较高,而且基本上不太有能力吸收光电、风电等上网,为此不可避免地出现弃风、弃光现象。现在基本上都走向超高压直流或者超高压交流的输电,电网的调度和优化能力显着提高,一些绿色电力上网和配送的技术和条件就好多了。电网的自动化技术及智能调度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尽可能地把可再生能源加以最大化运用,包括预测光照和风力的供给能力,以及如何指挥储能设备和在必要时启动调峰设备。这实际上是个最优化过程,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对电网各个环节的定价。同时,要尽量减少电网在整个调度过程中的损失,包括减少线损等,也要实现最优化。电网技术的发展本身也涉及对投资新装备需求的计算和价格信号对投资的引导。 在用户端方面,要通过分时电价等做法,鼓励和引导用户多在可再生能源可用时用电;在可再生能源占比少且必须依靠调峰机组(它不得不少量使用化石能源发电)时,要尽量引导最终用户少用电。 总之,电网除了在物理功能上要起到重要的优化作用以外,还要注意它是最主要的价格机制的二传手,也就是价格如何通过电网的现代化管理更好地实现定价和调度,实现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匹配。另外,我国近年来以加大市场化力度、企业独立运作作为特征的电力系统体制改革,与最大限度吸纳、鼓励、调度非化石电源的碳中和转型,应该如何协调配合,也希望有人能够加强研究。 3.消费端可以做很多具体的行为调整和技术研发来推动碳减排。 有不少人在发言中都提到了消费转型问题,消费确实是低碳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思想觉悟当然很重要,但是价格信号可能会起到更主要的引导作用。 从数据上看,我国碳排放的最大户是电力,其次就是第二产业,而第二产业其实有很多是联系并提供给最终消费的,所以如果消费者在减排方面有显着变化的话,也会影响第二产业的供给模式。 一般而言,从消费角度来讲,同碳排放最有关联的是三大类:一是保温。不管是住家还是办公室,冷了要取暖,热了要开空调制冷,与建筑物和建材的保温性能息息相关,所以保温是涉及碳排放非常重要的一种消费。二是做饭。如果未来做饭都用电并且电力变得更为绿色的话,碳排放情况就会大为改善。第三个是交通,涉及出行过程中是否使用化石能源的车辆等。 为什么把保温放在第一位?因为从供应方来看,中国约30%的年度碳排放是发生在第二产业,其中碳排放大户有三大行业,占了第二产业排放的绝大部分,它们是钢铁、水泥、电解铝,而钢材、水泥和铝材的大部分又作为建材,是为了盖房子、隔离室外温度,还涉及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 可以说,碳排放中的相当一部分是为了城镇化,为了居住。未来一代的新技术,包括具有热交换和热存储功能的墙体,以及未来屋顶和表面墙体的光伏发电等,其应用还主要体现在建材及其广义上的保温性能上。 另外,从家庭来讲,应该能够获得明确的价格信号,包括实行分时电价,鼓励使用屋顶或者小区的太阳能等消纳方激励。居民就会在有光照而有光伏电力的时候,该充电充电;没有这种电力时,该节电节电,尽量减少从大电网上拿高价电。这方面,大家或许能马上联想到的是电动车的充电,未来可能还包括带热交换的建材、空调、冰箱、照明等多方面如何去适应、利用可再生能源及电力。这需要建立一个非常有效率的、有价格和激励机制的对可再生、间歇式电力的消纳机制。 顺便讲一下,生产方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知道,未来我们将会非常重视氢能源。氢能源分为绿氢、蓝氢、灰氢,灰氢、蓝氢是由化石能源转换过来的,实际上还有碳排放;绿氢是通过水的电解产生氢。

    师赤: 另外,从家庭来讲,应该能够获得明确的价格信号,包括实行分时电价,鼓励使用屋顶或者小区的太阳能等消纳方激励。居民就会在有光照而有光伏电力的时候,该充电充电;没有这种电力时,该节电节电,尽量减少从大电网上拿高价电。这方面,大家或许能马上联想到的是电动车的充电,未来可能还包括带热交换的建材、空调、冰箱、照明等多方面如何去适应、利用可再生能源及电力。这需要建立一个非常有效率的、有价格和激励机制的对可再生、间歇式电力的消纳机制。 顺便讲一下,生产方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知道,未来我们将会非常重视氢能源。氢能源分为绿氢、蓝氢、灰氢,灰氢、蓝氢是由化石能源转换过来的,实际上还有碳排放;绿氢是通过水的电解产生氢。 另外,我国年碳排放量达5亿吨的电解铝行业也是用电解工艺。电解可以使用大型装置并用大电网的电力,效率比较高,质量也比较有保证;也可以研究使用小型装置,在有光电、风电时让它就地间歇式运行,且电解工艺是要用直流电,不需要交流电及其频率稳定性,没风没光时就停止运行。这样的设备可能连续性不好,效率和质量控制会受影响,但它们可以不依靠、不过高要求电网传输和调配能力。 广义上讲,这都是从消纳方打主意,针对不同行业,如何将其改造为适应于未来可再生能源的特点,是一个极其值得研究的题目。 (作者系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金融学会会长,本文根据作者5月9日在“2060展望碳中和:能源、技术与投资”交流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

    庞肥垂: 中国金融杂志 原标题:《中国金融》|刘连舸: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金融力量 作者|刘连舸‘中国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文章|《中国金融》2021年第10期 2020年9月22日,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量,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12月12日,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了中国国家自主贡献一系列新举措。这是我国首次明确宣示碳中和时间表,是党中央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作出的又一个重要战略部署。 深刻认识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意义 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确定的目标,是综合考虑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后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的大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责任和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并为此身体力行,先后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支持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减免最不发达国家债务等,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在一些国家对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承担《巴黎协定》中关于气候约定的责任犹豫不决之际,我国主动宣示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体现了中国言行一致的一贯担当,有力提振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与决心。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确定标志着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从被动追随到自主贡献的转变。与我国自“十二五”时期以来的碳减排目标相比,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更加进取,截至2030年的措施更加明确,实现难度更大。与我国过去在气候谈判中一直强调的发展中国家地位、经济发展优先、人均碳排放水平低等立场相比,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有了根本转变,自加压力、以身作则的大国风范更加明显。 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在“三大攻坚战”取得伟大胜利后向更大胜利前进的号角。“十三五”时期,我国防治污染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根本性扭转,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着成绩。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还道阻且长。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既是美丽中国建设征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我国朝向最终实现全面生态文明而接续奋斗的新起点。 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摆脱煤炭依赖、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根本之策。长期以来,我国能源安全面临较大威胁,缺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导致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位居全球主要国家之首,石油成为我国金额最大的进口产品类别之一,煤炭被迫挑起了能源安全的重担。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对石油、煤炭的过度依赖,极大改善我国能源安全环境,破解能源安全这个后顾之忧,为经济安全快速发展和人民健康幸福生活创造良好环境。 碳达峰、碳中和是引领我国经济社会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变革的长期遵循。碳达峰、碳中和并不是孤立的目标,要如期实现这个目标,我国必须更多地依靠现代科学技术,通过创新实现能源电力行业深度脱碳、生产数量充裕且具有成本效率的清洁能源、开发碳捕获、使用和储存技术(CCUS)、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能源结构和经济结构转型。同时,我国还必须变革生活观念和消费观念,引领人民将低碳理念融入衣食住行用,实现消费端的低碳化。

    2021-11-09 00:07:36

    回复

  • 麻酊料
    明阳开35.55,收37.46

    秦柄尉: 深刻认识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意义 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确定的目标,是综合考虑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后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的大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责任和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并为此身体力行,先后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支持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减免最不发达国家债务等,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在一些国家对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承担《巴黎协定》中关于气候约定的责任犹豫不决之际,我国主动宣示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体现了中国言行一致的一贯担当,有力提振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与决心。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确定标志着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从被动追随到自主贡献的转变。与我国自“十二五”时期以来的碳减排目标相比,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更加进取,截至2030年的措施更加明确,实现难度更大。与我国过去在气候谈判中一直强调的发展中国家地位、经济发展优先、人均碳排放水平低等立场相比,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有了根本转变,自加压力、以身作则的大国风范更加明显。 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在“三大攻坚战”取得伟大胜利后向更大胜利前进的号角。“十三五”时期,我国防治污染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根本性扭转,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着成绩。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还道阻且长。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既是美丽中国建设征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我国朝向最终实现全面生态文明而接续奋斗的新起点。 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摆脱煤炭依赖、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根本之策。长期以来,我国能源安全面临较大威胁,缺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导致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位居全球主要国家之首,石油成为我国金额最大的进口产品类别之一,煤炭被迫挑起了能源安全的重担。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对石油、煤炭的过度依赖,极大改善我国能源安全环境,破解能源安全这个后顾之忧,为经济安全快速发展和人民健康幸福生活创造良好环境。 碳达峰、碳中和是引领我国经济社会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变革的长期遵循。碳达峰、碳中和并不是孤立的目标,要如期实现这个目标,我国必须更多地依靠现代科学技术,通过创新实现能源电力行业深度脱碳、生产数量充裕且具有成本效率的清洁能源、开发碳捕获、使用和储存技术(CCUS)、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能源结构和经济结构转型。同时,我国还必须变革生活观念和消费观念,引领人民将低碳理念融入衣食住行用,实现消费端的低碳化。

    荀票: 准确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创造的机遇 从高碳到低碳到净零碳的转变,低碳产业和技术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机遇。虽然具体数字有差异,许多机构的研究均表明,中国未来40年达成碳中和目标需要的投资都在百万亿元级别,包括优化能源电力结构、发展清洁技术、转变工业结构、变革生活方式等。 能源清洁化带来机遇。从能源结构来看,我国煤炭消费量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约为60%,煤炭是最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来源。这和全球能源结构和碳排放结构有较大差异,和全球主要国家碳排放已经达峰相比,我国碳排放总量仍处于上升中。虽然我国最近几年光伏、风电装机位居全球之首,但它们在能源中的占比仍然较低。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我国必须加速能源结构转变,大幅减少煤电,大力发展光伏、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清洁能源面临历史性发展机遇。 工业低碳化带来机遇。我国工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占比较高,分部门来看,主要包括钢铁、有色、石化、化工、造纸、水泥等传统行业。传统高耗能高排放行业降耗及减少排放将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第二大推动力。根据“十四五”规划纲要,我国将努力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不变,通过实施绿色制造工程等,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工业低碳化将创造新的生产方式,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清洁设备的发展潜力巨大。 交通电动化带来机遇。交通运输行业排放的二氧化碳是降耗减排的重要对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受到了许多国际组织和几乎所有主要国家高度重视。我国新能源汽车基本和欧美日同时起步,虽然已连续多年居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第一位,占据全球约一半市场份额,但渗透率仅为5%左右,发展空间巨大。根据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新能源车渗透率预计将升至20%左右,到2035年纯电动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交通电动化将为新能源汽车及其上游的“三电”、氢能、材料、设备以及辅助设施,如充电桩等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建筑绿色化带来机遇。建筑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途径是打造绿色建筑,即在建筑物的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空间使用效率,主要包括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低碳改造和按照更高的绿色标准来设计并建造新建筑。英国和德国已经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估方法,一些国家已经以立法的形式对建筑绿色化提出要求,更多国家正在考虑出台相应的强制性法规或鼓励性措施。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房屋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由于年代久远和绿色意识淡薄,绝大部分建筑没有考虑低碳绿色因素,建筑绿色化空间巨大。 碳移除带来机遇。农业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途径是碳移除(碳汇),即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防止沙漠化等,增强植物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吸收能力。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生态系统质量不断改善,连续30年保持森林覆盖率、森林积蓄量“双增长”,截至“十三五”末,我国森林积蓄量超过175亿立方米。鉴于我国森林覆盖率绝对水平仍然较低,碳捕获、使用和储存(CCUS)等新兴碳移除技术将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碳移除中蕴藏着巨大的机遇。

    邰乘梁: 当然,高碳产业和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可能面临竞争加剧、销售下降、成本上升、财务状况恶化等情况,将给银行资产质量带来极大压力。货币政策和监管规则的变化,包括将银行的碳足迹纳入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在合格资产筛选时考虑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ESG)因素,在“最低资本要求”中添加绿色因素,高碳信贷业务额外计提资本,强制披露气候信息等,都在挑战金融机构的经营和管理能力,需要认真研究,未雨绸缪。 金融体系在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大有可为 经济金融理论、中国银行和许多领先同业的实践都表明,金融机构本身既是碳达峰、碳中和的践行者,又可以在实体经济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发挥推动者作用。 一是发挥资金供给作用。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信贷、融资租赁、信托等间接金融工具将储蓄资金等投向绿色低碳行业,也可以通过债务、股权、风险投资等直接金融工具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低碳行业,成为它们的源头活水。 二是引领生产要素配置,金融是生产要素重要的“方向盘”和“指挥棒”。通过在授信业务中更多地考虑借款人的ESG状况和项目的“碳强度”和“颜色”,采取差别定价,提升高碳行业的资金成本或降低可得性,降低低碳行业的资金成本或提高可得性,引导社会资本、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流向绿色低碳行业。 三是跨时空交换风险和收益,金融将风险和收益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投资人之间按需分配,可以使不同风险的项目各入各眼,让不同偏好的投资者各得其所。通过将长期资金需求配置给人寿保险等长期资金,将预期风险高的项目配置给风险投资等风险偏好型的投资者,可以使一些信息对称性差、即期投资金额大、回报周期长的战略性绿色项目成为可能。 四是提供流动性,碳排放权交易(ETS)将是未来规范市场主体排碳行为的重要工具,我国有望建成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通过提供碳远期、碳掉期、碳期权、碳租赁、碳债券、碳资产证券化和碳基金等碳金融产品和衍生工具,可以大幅提高碳市场的流动性和交易价格的有效性,更好地发挥“无形之手”的作用。 国际社会正在形成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的共识,部分企业已经率先发力。2021年2月26日举办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决定恢复设立可持续金融研究小组,研究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金融风险,加强气候相关信息的披露,支持绿色转型。全球资产排名前20大银行中,欧洲和美国的银行大多已提出自身运营或投资组合的碳中和计划和时间表。国内企业也在积极研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一些大型钢铁企业、能源电力企业已经宣布了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

    2021-11-09 01:35:29

    回复

  • 井屉炭
    风电: 9只风电主题ETF扎堆申报,意味着什么?指增、ESG等也被重点申报 新浪财经 发布时间: 11-08 21:28 新浪财经官方账号,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上海,记者 王小芊)讯,10月以来,又一波被动指数基金在排队申报等待获批,其中,风电主题以9只ETF外加1只场外指数基金的超大申报量引发了市场的普遍关注。   此外,3只中证500指增基金也在申报的队列中,ESG也是近期指数基金的重要申报主题。   机构扎堆申报中证风电产业ETF   10月29日至11月1日,共有10只中证风电产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申报,其中,场内ETF共计9只,包括广发、天弘、嘉实等头部机构;场外发起式指数基金1只,为平安基金的中证风电产业发起式指数基金。 数据来源:Wind数据来源:Wind   风电ETF跟踪的是中证风电产业指数(931672.CSI),基日为2014年12月31日,指数发布于2021年4月29日。   公开信息显示,中证风电产业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的指数样本不超过50只,覆盖风电产业上游材料和零部件、中游风机及其他相关配套设备、下游建设与运营,反映了沪深市场风电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此外,样本组合要求使风电产业相关业务占比不低于30%的单个样本权重不超过10%,风电产业相关业务占比低于30%的单个样本权重不超过3%,致力于提高样本组合对行业状况的代表性。   风电:碳中和下的未来发展新方向   基金公司为何集中关注风电ETF?碳达峰行动方案带来的利好,或是风电ETF扎堆申报的重要原因。   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全面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要求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12亿千瓦以上。   上述行动方案主要提及风电和光伏发电两大重要的新能源技术。而在今年的5月至10月,9只中证光伏产业被动指数基金已陆续发行,包括2只ETF基金、2只ETF场外联接基金、4只发起式基金和1只证券投资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此次风电ETF的集中申报,此前光伏ETF的申报和发行并未在时间上如此集中。在光伏ETF已相对饱和的情况下,风电ETF的市场缺口被机构迅速地抓住了。

    秦悦表: 积极为碳达峰、碳中和贡献金融力量 回首过往,中国银行激发活力、敏捷反应、重点突破,绿色金融工作取得较好成就。2020年末,中国银行境内绿色信贷本外币余额8968亿元,占比在“十三五”时期逐年提高;“棕色”行业(指煤炭及国家拟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的8大高碳行业)贷款余额在境内对公信贷余额的占比较“十二五”末降低7.26个百分点。在海外,中国银行支持了迄今世界最大光伏电站——阿布扎比1.5GW太阳能光伏电站、世界最大光电综合体——迪拜950MW光热光伏一体化电站项目等一批标志性项目。2016年以来,中国银行在国际市场陆续发行了绿色债券、绿色资产担保债券、可持续发展债券、社会责任债券、蓝色债券、转型债券等,多项交易创首发记录。2020年,中国银行境内外绿色债券承销量均在中资商业银行中排名第一,绿色保险、绿色租赁、碳排放配额抵押贷款业务业内领先。这些工作有力地支持了我国和国际社会控碳减排、发展清洁能源的努力。 展望未来,中国银行将以“金融报国”之心,秉承“融通世界、造福社会”的愿景,坚持以国内商业银行为主体、全球化综合化为两翼的战略发展格局,以不须扬鞭自奋蹄的自觉,埋头苦干,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立志打造绿色金融新名片,成为绿色金融服务首选银行,把绿色金融作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破口之一,为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努力奋斗。 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公司治理结构。良好的公司治理是发展绿色金融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障。中国银行董事会负责批准本行绿色金融发展规划,定期听取绿色金融进展情况的汇报并提出指导意见。党中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后,中国银行在党委会下设立了绿色金融及行业规划发展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董事长担任组长,党委副书记、行长担任副组长,统筹、指导、协调绿色金融工作。发挥执行委员会下设的绿色金融管理委员会作用,做好相关具体工作落实。 制定绿色金融战略,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中国银行2018年制定了《绿色金融发展规划》,助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在国家“十四五”规划指引下,中国银行在本行“十四五”规划体系中专门制定“十四五”绿色金融专项规划,明确提出绿色金融战略目标和配套措施等,并将在执行中逐年细化当年工作方案,确保绿色金融工作不偏航,不松劲。 推进“一体两翼”布局,增加金融产品供给。中国银行将以国内商业银行为主体,持续创新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产品,支持绿色产业加速发展、高碳行业减碳控排、棕色行业转型升级。发挥全球化经营优势,加快境外绿色产品创新,不断扩大绿色债券全球服务优势,支持全球、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的绿色低碳建设。发挥综合化经营优势,不断开发绿色保险、绿色租赁、绿色基金、绿色投资产品,为客户提供一揽子绿色金融服务。 纳入全面风险管理,开展气候压力测试。气候风险越来越成为金融体系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风险,但全球尚缺乏协调一致的政策标准和管理工具。坐而等不如起而行。中国银行正在研究将气候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之中,建立相应的识别、量化、分析、缓释、报告制度,将气候风险管理要求嵌入业务全流程,了解客户和产品的“颜色”,防范“洗绿”“漂绿”风险;开展压力测试,分析风险来源和数量,做好风险预警,使气候风险可防可控,绿色金融行稳致远。 践行大行担当,主动披露气候相关信息。信息披露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有助于提升市场形象,增加公司价值;另一方面,它需要许多复杂的基础设施支持,包括改造管理信息系统、积累数据、建立模型等,绝非朝夕之功,对大型综合化机构尤其如此。中国银行已经加入成为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支持机构,将按照它的披露建议和我国监管机构的要求,及时充分披露气候相关信息,增强透明度,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以身作则,研究制定自身运营碳达峰、碳中和计划。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中国银行正在研究制定自身运营碳达峰、碳中和计划,力争尽早明确包括范围一、范围二和部分范围三的碳达峰、碳中和路径和方法,公布时间表,带动客户、供应商伙伴一起以实际行动支持我国和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的努力。 融入世界,主动投身国际规则制定。气候问题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和全球性,不能期望“毕其功于一役”,需要全球协作、持之以恒方能成功。我国目前以加入国际组织/准则为主,较少主动发起相关组织/准则。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必须加强与这些组织的交流合作,同时,根据自身需要和特色,主动发起相关组织或倡议。未来中国银行将继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际舞台发出中国金融声音,贡献中国金融智慧。

    许年: 资本市场闻声而动   据统计,我国每年现有100亿级的二氧化碳要处理。在当前我国“3060目标”的催化下,碳中和成为推动能源等碳排放型企业转型升级的催化剂。能大规模减碳的绿色创新技术必将受到追捧,而那些把二氧化碳减排负担变成新增资源的绿色循环技术,无疑将成为新蓝海。   投资界预测,中国要实现“3060目标”,总资金需求约140万亿元,年均约3.5万亿元。由于我国富煤、少气、贫油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如何把二氧化碳这个负担变成资源,对于我国来说,将是重中之重的大事。   近段时间来,“碳中和”概念板块聚集了持续的关注度。从钢铁、有色、水泥到环保,成为市场资金追逐的焦点。“牛股收割机”高瓴资本更是紧盯碳中和概念,先是花费5亿元参与通威股份的定增,后又斥资158亿元收购隆基股份6%的股权。在高瓴资本出手后,不断有资金跟进热炒“碳中和概念股”。   以互联网公司为代表的新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抹亮色,在推进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电力、工业、交通和重点制造业的国企、央企是落实减排的主力军,而互联网巨头们也不可或缺。   早在今年1月,腾讯宣布启动碳中和规划,用科技助力实现零碳排放,其还表示已在欧洲与部分火电厂开展合作,打造智能火电厂。3月12日植树节当天,蚂蚁集团也宣布将在2030年实现碳中和,完全消除其不拥有或控制的其他来源产生的碳排放,范围覆盖供应链和商务旅行等领域

    夏律: 碳中和”产业蓄势待发   中金公司预测,国内绿色能源总投资2060年将会累计达到55万亿元,其中国内光伏新增装机20万亿元,风电新增装机14万亿元,核电新增装机5万亿元,储能新增装机7万亿元,清洁制氢新增装机9万亿元。叠加海外光伏新增装机47万亿元主要由国内光伏产业链承接,预计国内清洁能源行业将受益于总价值102万亿元的绿色能源投资。   除此而外,风电、光电实现对火电的规模化替代是“堵点”,对应储能、分布式光伏、特高压产业链。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超过1.7万家储能和32.5万家光伏相关企业。   而化工、商用车、建筑等较难电气化领域,对应废钢处理、石墨电极、氢能-燃料电池、生物燃料、装配式建筑产业链,排放绿化主题则对应生物降解塑料、塑料回收、CCUS 产业链等。至少有12个细分赛道有望受益于碳中和承诺带来的边际变化,且“坡长雪厚”。   作为能源消耗高密集型行业,钢铁行业在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在中国宝武集团八一钢铁公司,富氢碳循环高炉试验项目正加紧建设。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从燃烧碳到燃烧氢,项目试验成功后,不仅能大幅提高冶炼炉的利用系数,还能减少30%的二氧化碳排放。   记者:李国

    2021-11-09 04:33:29

    回复

  • 逄珏手
    光伏: 四部委:支持智能光伏,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 2021-11-08 22:16:45 来源: 光伏资讯 光伏资讯 | PV-info 近日【光伏资讯】微信公众号(PV-info)了解到,11月5日,工信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建立商业可持续的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路径,推动建设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工业赋能绿色发展相互促进、深度融合的产业体系。 文件强调: 支持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航空器、绿色船舶、绿色农机、新能源动力、高效储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零碳工业流程再造、农林渔碳增汇、有害物质替代与减量化、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突破及产业化发展。 加快电子信息技术与清洁能源产业融合创新,推动新型储能电池产业突破,引导智能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 引导企业加大可再生能源使用,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推动电能、氢能、生物质能替代化石燃料。 推进绿色低碳国际合作。以碳中和为导向,制定重点行业碳达峰目标任务及路线图,支持智能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中外合作绿色工业园区,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成果在国内转化落地。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加强煤电行业联控,促进产业产能优化升级。建设绿色综合服务平台和共性技术平台,推动中国新型绿色技术装备“走出去”和标准国际化。

    车引倩: 碳中和:围绕碳产业链的产业运营 实践碳中和,围绕碳产业链的产业运营,您准备好了吗 文|东滩智库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是人为化石燃料排放与陆地、海洋生态系统吸收两者平衡的结果,“碳中和”旨在实现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吸收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全球正在围绕碳中和开启新的发展模式,目前已有120多个国家承诺“碳中和”,2020年9月22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当前,一方面是新能源和节能减排,一方面是增加生态碳汇,都形成了巨大的产业机遇。围绕碳循环的各个环节,包括低碳燃料、碳减排、碳交易、碳资产管理、生态碳汇等,正在形成前景广阔的产业新赛道。东滩智库认为,随着碳中和的逐步推进,城市、园区、企业、个人都将或多或少涉足到碳产业链运营中。 一、低碳燃料 能源燃料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低碳燃料一般指与传统化石燃料(如煤炭、柴油、汽油、航空煤油)相比,单位能量能源具有更低的碳强度(或者说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实现碳中和的首要环节是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减少高碳燃料的使用。中国目前有1058个煤电站,超过世界总量的一半。英国智库Transition Zero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如果中国要在2060年达到“碳中和”,必须在十年内关闭588个燃煤发电站。近年来,我国不断降低煤炭消费,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持续降低。 天然气将成为增长最快的化石燃料,将取代煤炭成为第二大燃料源。2019年天然气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比达到23%,主要集中在工业燃料、城市燃气、发电燃气领域。我国正在将天然气培育成为主体能源之一,2030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提升至15%。 生物燃料主要以能源作物、农业废弃物、林业产品及其废弃物等为原料,采用化学转化、厌氧消化、气化等工艺制取,主要包括生物柴油、生物甲烷、生物甲醇等,其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将从目前的3%增至2035年的9%。我国生物燃料使用较低,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低碳燃料的使用,也在改变陆路、航运和航空交通的能源动力结构,比如在航运业脱碳转型进程中,以低碳能源(天然气、醇类、醚类等)、碳中和能源(生物燃料、电燃料)、零碳能源(氢、氨、电能等)等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已开展了不同程度的船用研究与实践。

    吉孝: 碳捕集、封存和利用 碳捕集、封存和利用技术(CCUS)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提纯二氧化碳,通过管道、公路、铁路等进行压缩运输,从而加以利用,或注入深层地质构造进行封存的相关系列技术。 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国际能源署等专业机构的研究表明,若要实现巴黎协定中1.5℃和2℃的温升目标,CCUS技术(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不可或缺。根据IEA预测,相较于巴黎协定2℃的温升目标,为实现2050年全球碳净零排放的额外脱碳工作中,CCUS将贡献25%的份额。 碳捕集通俗来讲是将高碳排放企业如大型钢铁厂、水泥厂和发电厂等生产所产生排放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并用各种方法储存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气中的一种技术。该技术包括二氧化碳捕捉、运输以及封存三个环节。目前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可以转化为合成燃料、注入水泥中或岩石中,或用作化学和塑料生产的原料等。 CCUS技术总体还处于研发和示范的初级阶段。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 and Markets的研究称,2020年CCSU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6亿美元(106亿元),2025年则将达到35亿美元(23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7%,预计将在2030年迎来爆发期。 目前,我国CCUS全流程各类技术路线都分别开展了实验示范项目,但整体仍处于研发和实验阶段。比如海螺集团白马山水泥厂碳捕集纯化示范项目,采用胺技术从水泥窑中捕集二氧化碳,通过工艺加工和精馏后,得到纯度为99.9%以上的工业级和纯度为99.99%以上的食品级二氧化碳液体,年捕集5万吨二氧化碳。

    景汾: 碳交易 从2010年以来,特斯拉通过向包括通用汽车和菲亚特克莱斯勒在内的汽车制造商,出售联邦温室气体排放积分而获得了数十亿美元的收入,2020年更是获得15.8亿美元的营业收入。碳交易正成为绿色产业和产业绿色化的一个重要收益来源。 围绕排碳和减碳形成碳定价,是一种重要的政策机制安排,在政策设定的排放总量限制下由交易双方形成价格,创造一个交易市场。碳定价已成为推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关键政策机制。截至2019年底,已有40多个国家和25个地区政府通过排放交易系统和税收对碳排放进行定价,覆盖了全球超过22%的温室气体排放,各国政府从碳定价中筹集了约450亿美元。

    2021-11-09 04:47:25

    回复

  • 于近略
    储能: 储能:新能源布局重镇 两方向齐头并进 2021 11/07 作者:林蔓 新能源布局重镇 近两年来,国家关于碳中和、新能源的扶持政策出了不少。前期的亮点,在于新能源车替代传统燃油车,致使A股新能源车板块成为第一个投资重地。而近期,储能这一环节被越来越多地提到,成为万众瞩目的“吸金”板块。 今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根据意见,到202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 该文件多次提及到了储能规划:加快推进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加快形成以储能和调峰能力为基础支撑的新增电力装机发展机制;采用“揭榜挂帅”机制,开展低碳零碳负碳和储能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攻关;加强电化学、压缩空气等新型储能技术攻关、示范和产业化应用。 今年7月我国相关文件就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预计达30GW以上,接近当前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的10倍;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今年已有十多个省份要求新能源电站配置储能,配置比例多要求在10%至20%以内,青海、宁夏、湖北、广西、河北、内蒙古等地均出台了新能源配置储能方案。 两大方向:抽水蓄能与电化学储能 根据能量转换方式,储能可分为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和其他三种方式。物理储能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蓄能和飞轮储能等,其中抽水蓄能因容量大、度电成本低,应用最为广泛;电化学储能包括锂离子电池储能、铅蓄电池储能和液流电池储能,其中锂离子电池因循环特性好、响应速度快等有点占据主要位置;其他储能方式包括超导储能和超级电容器储能等,但因制造成本高所以应用较少。 物理储能中的抽水蓄能如今正是全球新能源配套储能建设的重点。CNESA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全球储能累计装机191.1GW,同比增长3.4%,其中抽水储能累计规模最大,达172.5GW,同比增长0.9%。 对于未来发展,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发布的《电力储存与可再生能源:2030年的成本与市场》提出,到2030年全球抽水蓄能装机量较2017年上涨约40%至50%。我国长期规划提出到2025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较“十三五”翻一番,达到 62GW以上;到 2030 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较“十四五”再翻一番,达到120GW左右。 电化学储能的成长力仅次于抽水蓄能。据CNESA统计,2016年至2020年,电化学储能累计规模达14.2GW,同比增长49%,其中锂离子电池的累计装机规模最大,达13.1GW,占比92%;总装机容量占比从1%提升至7%。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全球电化学储能新增量创了历史新高。在这之中,我国电化学储能技术发展迅速,2017年新增电化学储能占全球新增比例为9%,排名第五,2019、2020年占比升至21%和33%,全球排名均为第一。 电化学储能未来成长空间也较为可观。根据WoodMackenzie预测,未来10年电化学储能装机将持续高增长,预测年复合增长率将达31%。其中,中国电化学储能装机累计规模未来5年的年化复合增长率在保守状态下将达到57.4%,理想状态下能够达到70.5%。

    凤胖侯: 生态碳汇 生态碳汇包括草地碳汇、海洋碳汇以及森林碳汇等多种类型,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的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 林业碳汇是世界公认的最经济有效的解决CO2上升的办法。2020年,内蒙古成立大兴安岭碳汇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专业化经营推动林区碳汇产业化发展。数据显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面积8.37万平方公里,活立木蓄积10.33亿立方米,据测算每年森林生态系统吸收固定的CO2约8542万吨。未来的碳交易将改变现有的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模式。 我国草原植被生物量占全国总生物量的10.3%,草原土壤碳储量占全国土壤总碳储量的36.5%。我国草原总碳储量大约300亿-400亿吨,每年固碳量约6亿吨。从成本上来看,草原的成本约200元/吨,而森林约450元/吨。 海洋不仅储存了地球上93%的二氧化碳,每年还可吸收约30%的二氧化碳,是陆地碳汇的3倍。在海洋中凡不需投饵的渔业生产活动,就具有碳汇功能,可能形成海洋碳汇,就可称之为海洋碳汇渔业,如藻类养殖、贝类养殖、增殖放流以及捕捞业等。大力发展海藻碳汇产业是一项绿色高效、一举多赢的海洋碳汇农业。 除了自然界原生的碳汇资源,还可以借助生物技术不断发现更高质量的碳汇资源。比如浙江大学牵头联合国内19家高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利用高通量筛选育种技术对微藻细胞的固碳酶关键基因进行驯化改良,完成了微藻固碳工程示范,固碳能力可达每年万吨级,相关产品经济产值超2亿元,该项目成果已在山东、江苏、广西、海南等地区进行产业化推广。

    廖容圻: 碳资产管理 碳资产是指在强制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或者自愿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下,产生的可直接或间接影响组织温室气体排放的配额排放权、减排信用额及相关活动。碳资产也逐渐成为企业继现金资产、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后又一新型资产。 碳资产综合管理服务的内容包括市场能力建设、碳盘查、配额碳资产管理、减排碳资产管理以及碳金融等。有的商业银行如浦发银行开始涉足碳资产管理服务领域,为客户提供碳信托、碳托管、碳拆借、碳理财、碳咨询等碳资产管理服务。第三方的专业机构开始出现,比如北京仟亿碳科技有限公司从事CCER(自愿减排)/CDM(清洁发展)项目开发、第三方审定与核证、碳资产管理、碳交易和碳技术咨询等工作。 目前,中国鼓励在以下领域开发自愿减排(CCER)项目:1)可再生能源领域: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2)林业碳汇领域:如森林经营碳汇、造林碳汇、竹林经营碳汇、竹子造林碳汇等;3)甲烷及煤层气利用项目:如在污水处理厂、制药厂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沼气利用项目等,煤层气利用项目;4)垃圾填埋气项目;5)生物堆肥项目;6)农村户用沼气等。 随着碳中和的逐步推进,围绕排碳、碳汇等将形成一系列评估机制和标准,城市、园区、企业、个人都会有其自己的碳账户,并形成由资产和负债组成的碳资产负债表。比如蚂蚁集团对外承诺在2030年实现碳中和,并自2021年起定期披露碳中和进展,其实现碳中和的相应举措包括园区节能减排改造、践行低碳办公行为、推进绿色投资、发展蚂蚁森林等。

    薛崎婚: 渣打研究:为实现碳中和,中国需每年投资3.2-4.8万亿元 新浪财经 发布时间: 05-18 22:05 新浪财经官方账号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5月18日,渣打全球研究团队发布报告显示,为达成碳中和目标,2060年前中国在脱碳进程中需进行高达人民币127-192万亿元的投资,相当于平均每年投资人民币3.2-4.8万亿元。 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渣打表示,考虑到中国能源密集型增长模式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体系,以及相对较短的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过渡期,实现这一目标极具挑战。政府需兼顾中期内的增长目标与降低碳排放强度的约束性指标,有鉴于此,中国的年碳排放量约在2030年或之前达到峰值108亿-116亿吨。 减碳要求经济推进重要转型,意味着服务业、低碳和高科技制造业的GDP占比上升,且能源消费由化石能源转向可再生能源。这一潜在转型过程将创造巨大的投资机会,同时需降低短期内的转型成本。中国强大的制造业能力和规模经济,使其在从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到大规模生产和消费并实现盈利的跨越中处于有利地位。金融业在为绿色投资融资,管理气候变化和产业转型风险,以及推进碳排放合理定价方面将起重要作用。

    2021-11-09 04:56:00

    回复

  • 蔺占
    双碳: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从何处发力 新浪财经 发布时间: 11-08 02:33 新浪财经官方账号,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   原标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从何处发力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我国如期实现“双碳”目标的难度有多大?主要思路和技术路径是什么?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对“双碳”目标的实现又有哪些助益?围绕相关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陈洪波。   记者:我国如期实现“双碳”目标的难度有多大,有哪些难点和挑战?   陈洪波: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难度可以分开来看,在2030年之前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困难要相对小一些,因为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城镇化也跨过规模扩张阶段,工业化、城镇化正由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增长,对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产品需求的增长将会趋缓,碳排放量的增长也将趋缓。当然,碳达峰的目标也不是躺着就能实现的,仍然要付出艰辛努力。相比之下,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难度则大很多,我国将比发达国家在时间短得多、碳排放总量大得多、技术起点低得多的情况下实现“净零排放”,也就是说,要用不到40年的时间,将化石能源的碳排放从100多亿吨下降到20亿吨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从15.9%提高到80%以上。主要难点是:第一,我国重化工产业规模和高耗能高排放产能的存量巨大,绿色转型将对经济社会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第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第三,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仍是刚需,如何统筹“双碳”目标与经济增长,需要技术创新、巨量资金投入和富有智慧的政策机制。   记者:我们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思路和技术路径是什么?其中哪些是关键点?   陈洪波:主要思路是全面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技术路径则分为几个方面,在产业领域,严格控制新增高能耗高排放产能,改造、提升现有重化工业产能存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绿色低碳新兴产业;在能源领域,坚持节能优先,全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有序推进终端能源的电气化和低碳化;在建筑领域,全面推行新建建筑绿色化,提高建筑能效水平,鼓励推广建筑领域的可再生能源应用;在交通运输领域,逐步推广新能源在水运、航空领域的应用,建立多式联运交通运输体系和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提高交通运行效率,鼓励绿色出行;在碳汇方面,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不断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强森林、草原、湿地和耕地的固碳储碳能力。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重在减排,关键有两点,一是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包括产业、建筑、交通和消费领域,以最少的能源和资源消耗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创造最大的价值;二是最大限度以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降低碳排放水平。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点是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以及机制创新。通过政策设计,引导资金、技术流向绿色低碳产业,推动公众消费方式的绿色转型,最终实现碳中和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赢。   记者:能源转型是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非常丰富,大规模开发利用还存在哪些制约因素?   陈洪波: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9.71亿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1.06万亿千瓦时,均居全球首位。但目前仍然存在“弃风”“弃光”“弃水”现象,大规模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一是核心技术亟待突破,与传统化石能源不同,以太阳能、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是间歇性的,波动性很大,并且,西北地区风光资源丰富,而东南地区才是电力负荷密集地区,这就要求在电网调峰、长距离传输和储能技术上须有重大突破;二是能源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能源定价机制不合理、输配售电改革不彻底、电力市场不完善,这些因素都影响可再生能源发展;三是消费端基础设施不健全,如充电桩、电池更换、加氢站等方面基础设施不配套、不便捷,影响了消费者使用意愿。   记者:数字经济是“十四五”期间我国的一项战略重点,数字化技术推动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如何看待数字经济与“双碳”目标之间的关系?   陈洪波:数字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首先,数字化有利于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有利于提高物流和交通运输效率,有利于推动非物质消费,因而,有利于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其次,能源数字化、智能化有助于电网调峰和提高输配电效率,也有利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从而能够促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开发利用;再次,数字化有助于能耗和碳排放的监测、报告和核查,有利于加强碳排放监管。此外,数字化还有助于提高能源资源配置效率。

    张刚: 中办、国办:健全碳排放权交易机制 探索碳汇权益交易试点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其中指出,鼓励通过政府管控或设定限额,探索绿化增量责任指标交易、清水增量责任指标交易等方式,合法合规开展森林覆盖率等资源权益指标交易。健全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探索碳汇权益交易试点。健全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拓展排污权交易的污染物交易种类和交易地区。探索建立用能权交易机制。探索在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创新完善水权交易机制。

    于妆余: 在专家讲座环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戴彦德在题为《双碳目标下的能源转型与园区绿色发展》的演讲中,分析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战略意义,提出了双碳目标下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表明目标的实现将加速推动能源转型和部分领域技术创新。戴彦德还对社会发展现状和能源消费现状做出了精彩讲解,对未来能源需求的情景做出了预测,并就园区企业行业如何应对碳中和提出了殷切希望。   能源基金会(中国)工业项目主任何平作了《中国工业行业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展望》的主旨演讲,提出中国承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里程碑事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有重大意义。针对中国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分析了地方梯次有序达峰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如何更好推动地方碳达峰行动的政策建议。何平还讲解了中国工业部门能源需求、消耗和排放情况,并就中国工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愿景、路径和挑战展开了交流分享。   工业园区绿色发展分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陈吕军在题为《关于做好工业园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几点思考》的演讲中,指出工业部门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中之重,工业园区更是工业部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陈教授还就开展中国工业园区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工作存在的困难、目标与任务为参会代表做了介绍。

    伊辰: 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赵鹏高在讲话中指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各方应认识到其重要性。赵鹏高从深刻认识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意义、面临的巨大挑战以及八大措施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三个方面做了深刻的剖析,同时对工业园区做好碳达峰碳中工作提出了四点希望和要求。   国家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在讲话中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陆新明就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碳达峰碳中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国家未来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转变三方面情况做了介绍。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时间紧、任务重,面临国家能源刚性需求和社会认识不足等挑战,提出希望通过各界共同协力,支撑并推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同时指出,会对工业园区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工作开展积极研究,利用好政策工具,积极支撑温室气体减排工作。

    2021-11-09 04:56:31

    回复

  • 宫笙栅
    “风、光、储、氢”一体化明阳智能: 公司以打造“风、光、储、氢”一体化矩阵式高端装备制造业为战略发展方向,积极稳步推进各项业务的发展与落地。在“稳增长、谋发展、促超越”的逻辑主线下,公司持续聚焦风机研发和制造,大型化机组研发快速推进,漂浮式风机示范项目成功落地;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国家能源战略,公司创新综合能源智慧化商业模式,率先启动从整机提供商向“风、光、储”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全方位深化“极致降本”理念,协同推进全产业链创新和系统降本,提升全业务链条运营效率,打造具有度电成本优势的平价绿色能源;前瞻性瞄准“海上+海外”市场,不断通过技术创新突破海上风能利用边际,优异的风机性能和成本优势助力公司“风机出海”取得质的进展;坚定执行新能源电站“滚动开发”的轻资产运营模式,实现电站开发、转让中资本的自洽平衡模式,增强新能源电站运营板块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此外,公司强化结果导向的价值评价与激励机制,重注引进外部优秀人才,挖掘和培养内部人才潜力,构建具有“把握大势、练好内功、做好自己”明阳精神的人才舰队。

    聂根穿: 随着我国“3060目标”的提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已成为当前与未来中国绿色低碳发展工作的核心内容,本文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可或缺的主要技术标准及相关认证实践进行梳理解读。 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通过《巴黎协定》制定长期目标: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以内。目前,世界主要国家,如中国、俄罗期、欧盟、美国等均发布了碳中和时间表,制定了相应法律法规确保“碳达峰、碳中和”。2020年9月,我国提出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韶艾: 截至7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2.7亿千瓦,同比增长9.4%。其中,风电装机容量2.9亿千瓦,同比增长34.4%。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2.7亿千瓦,同比增长23.6%。随着平价上网的到来,以及风电上网电价补贴开始快速退坡的开始,风电进入大规模抢装期。尤其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确立,加快了整个风电的发展,东北证券认测算表明,十四五/十五五期间国内新增风电装机规模有望分别达到264/302GW,对应年均装机量为52.8/60.3GW,较十三五期间31.2GW的年均装机规模提升超过70%。因此,“十四五”开始国内风电行业的空间将充分打开,终端装机需求有望保持高速增长。国家规划到2050年,风电占能源消费38.5%,光电占21.5%,风电占比更大,长远来看风电前景不比光电差。

    2021-11-09 05:06:20

    回复

  • 柏旱
    明阳智能:正奋力打造全球知名的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团。

    荀打姿: 温室气体排放量递增、全球气温逐年上升,在全球变暖的情况越发严重的背景下,碳中和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主题。 我国提出的“30碳达峰60碳中和”目标,必然会引起新一轮的产业革命。中国科技企业应担当重任,发挥其巨大的影响力与科技力,做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先行者、低碳技术的拓荒者,发挥各自的垂直技术能力,赋能其他产业低碳发展。 科技企业助力碳中和,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翟臼: 彭文生预计,在预期技术路径下,未来40年会产生约140万亿元的绿色投资需求,其中前10年达峰阶段年投资需求约为2.2万亿元,后30年中和阶段年化投资需求约3.9万亿元。

    2021-11-09 05:16:01

    回复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