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网站 > 股吧论坛 > 长电科技股吧 > 一文了解芯片产业|国产替代背景下,AI引领科技创新周期 返回上一页

一文了解芯片产业|国产替代背景下,AI引领科技创新周期

姬柯形

(发表于: 长电科技股吧   更新时间: 2023-07-15 16:08:09)
一文了解芯片产业|国产替代背景下,AI引领科技创新周期

芯片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更是现代工业的灵魂!包括手机、电脑、服务器、监控设备、新能源车等,对芯片的需求巨大。随着芯片产业的快速发展,孕育了一批著名的芯片制造企业,例如英特尔、三星、台积电、英伟达、中芯国际等。芯片制造既要有技术论证,又要有研发实践,工艺流程繁琐复杂,制造设备精密昂贵,科技附加值极高。

01 首先了解下芯片产业链的构成,以及每个环节的代表性企业

对投资者而言,抓住芯片行业龙头,成了未来几年投资主线之一。然而,作为产业链高度全球化的产业,半导体产业链涉及到50多个细分行业、数千个生产环节,投资者往往有无从下手之感。在此,不妨让我们先就芯片产业链简单梳理下。

芯片产业链分为核心产业链和支撑产业链。其中,半导体芯片核心产业链主要有设计、制造和封测三个环节;支撑产业链主要包括半导体设备与半导体材料等。

核心产业链主流商业模式有两种:一种是IDM整合制造模式,从设计到制造、封测直至进入市场全部覆盖,比如像三星、英特尔;另一种是垂直分工模式,上游的芯片设计公司负责芯片的设计,设计好的芯片掩膜版图交由中游的晶圆厂进行制造,加工完成的晶圆交由下游的封装测试公司进行切割、封装和测试,每一个环节由专门的公司负责,比如华为海思是设计公司、台积电是晶圆代工企业、$长电科技(SH600584)$是我们A股市场封测龙头。

半导体支撑产业主要包括半导体设备与半导体材料,IP和设计软件。半导体设备主要应用于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环节。由于半导体加工工序多,因此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半导体制造设备。例如光刻机、刻蚀机、化学气相沉积等设备。光刻机的话,目前有代表性的国外是荷兰的ASML、国内是上海微电子,但它不是上市公司;其他设备比如刻蚀机国内有中微公司、$北方华创(SZ002371)$;有些公司是做单一设备为主的,也有是覆盖了很多设备的,比如北方华创除了刻蚀,还有沉积、清洗、氧化等等多种设备。

半导体材料种类繁多,衬底(硅片/蓝宝石/GaAs等)、光刻胶、电子气体、溅射靶材、CMP 材料、掩膜版、电镀液、封装基板、引线框架、键合丝、塑封材料等,还需要光刻胶、特种气体、刻蚀液、清洗液等众多的材料。材料公司数量就比较多了。

02 我国芯片产业市场空间和企业发展情况怎么样?国产替代到了哪一步?

根据SIA的统计数据,从销售额占比衡量,截至2021年底,美国占46%,韩国占19%,日本占9%,欧洲占9%,我国台湾地区占8%,我国大陆地区占7%。从增加值来看,美国占35%,韩国占16%,日本占13%,我国大陆地区占11%,我国台湾地区占10%,欧洲占10%,其他地区占5%。

从2021年产业链的增加值来看,

EDA软件和核心IP授权环节,美国占72%,欧洲占20%,我国大陆地区占3%,剩下的5%部分基本被韩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平分。

设计环节,美国占49%,韩国占20%,日本占9%,欧洲占8%,我国台湾地区占6%,我国大陆地区占5%,其他地区占3%。

设备环节,美国占42%,日本占27%,欧洲占21%,韩国占3%,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合计大约2%,其他地区5%。

材料环节,我国台湾地区占23%,我国大陆地区占19%,韩国占17%,日本占14%,美国占10%,欧洲占6%,其他地区占12%。

晶圆制造环节,美国占11%,欧洲占9%,我国大陆地区占21%,韩国占17%,日本占16%,我国台湾地区占19%,其他地区占7%。

封测环节,我国大陆地区占38%,我国台湾地区占19%,韩国占9%,日本占6%,美国占5%,欧洲占4%,其他地区占19%。

总体上看,资本密集和研发密集环节以欧美日韩市场为主,也意味着在这些领域,我国的国产化空间还很大,劳动力密集环节像封测我国占有重要地位,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国产替代的成就。

03 芯片周期底部,AI引导科技创新周期

半导体芯片为典型的周期成长行业,产业周期的波动来自于技术升级、产能投资、库存周期的叠加影响。全球半导体月度销售额的走势来看,2019-2020年是周期上行阶段;2021年-2022年是周期下行阶段。

2019-2020年的周期上行阶段:华为被美国制裁,导致手机厂商纷纷大规模增加对2021年手机备货量的预期;全球疫情爆发,导致对居家远程线上办公产生大规模需求。

2021-2022的周期下行阶段:需求端,俄乌冲突,全球宏观经济疲软,中国疫情封控导致消费力降低,导致消费需求不振;供给端,2021-2022年扩张的晶圆厂产能陆续开始建设完毕,供给持续释放。

2023Q1- 已有少数芯片设计公司库存水平下降,多数芯片设计公司库存呈现企稳态势,下半年如果需求得到恢复,库存压力将得到明显改善。

展望2023年全年,预期伴随需求复苏和半导体企业主动去库存,下半年半导体行业有望重回增长。在周期之外,AI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极为蓬勃的时期,无论是技术、产品还是市场都充满了活力和机会。#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

04 如何布局?

对于看好芯片半导体板块投资机会,又有一定投资偏好的投资者,我们推荐大家可以通过指数基金的方式参与。全市场规模最大的芯片指数基金,$芯片ETF(SZ159995)$追踪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指数反映A股市场芯片产业相关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覆盖芯片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

从市值和流动性来看,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聚焦大市值行业龙头股,与市场上其他同类半导体芯片指数不同,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成分股数量精选30只。因此,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中大市值风格相对另两只指数华半导体芯片和中证全指半导体指数总市值更突出。其实从海外经验来看,美国上市的几只芯片行业主题ETF的持仓数量基本都是在30只左右的,主要原因是投资半导体芯片产业,最有投资价值的是龙头公司,而龙头公司数量本身就不会特别多

风险提示: 1.上述ETF为股票基金,属于中高风险(R4)品种,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2.本基金存在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主要风险。3.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独立承担投资风险。4.基金管理人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5.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6.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7.本产品由华夏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8.文章所提股票不做个股推荐。9.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来源:阿斌讲科技的财富号 2023-06-16 10:46) [点击查看原文]

声明:如本站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wangshiyuan@epins.cn 我们将迅速删除。

  • 昝烈巢
    今年这基应该还会有好行情吧
    2023-06-16 18:02:56

    回复

  • 奚侦纽
    先自选了,等合适的机会试一下
    2023-06-16 18:05:09

    回复

  • 锺奶
    有没有持有的人,这基推荐吗
    2023-06-16 18:06:27

    回复

  • 强性耐
    这基这是开启反弹模式了啊
    2023-06-16 18:08:24

    回复

  • 滑巳尾
    进战场就要做好心里准备
    2023-06-16 18:09:26

    回复

  • 荣泡企
    大家有没有好的推荐呢
    2023-06-16 18:10:27

    回复

  • 阙禾奎
    是不是可以准备买点了呀
    2023-06-16 18:11:18

    回复

  • 历代仝
    感觉这基还可以
    2023-06-16 18:14:18

    回复

  • 秋皋
    跟紧点,以免错过机会
    2023-06-16 18:15:26

    回复

  • 樊帖次
    科技半导体现在可是火的很
    2023-06-16 18:16:38

    回复

  • 贲袁
    这个定投一下也可以吧
    2023-06-16 18:17:33

    回复

  • 浦挂
    想了解一下这基未来的情况,有知道的吗
    2023-06-16 18:18:24

    回复

  • 闻妯旭
    长期做定投,建仓机会来了
    2023-06-16 18:19:17

    回复

  • 耿禾拿
    以前不敢买,今年的半导体芯片想试试了
    2023-06-16 18:21:36

    回复

  • 谷符刺
    等确定反攻了,我再上,哈哈
    2023-06-16 18:22:32

    回复

  • 阮移
    看分析还不错,要不然买点试试看
    2023-06-16 18:23:38

    回复

  • 韶艾
    浅浅买一点看看你说的对不对
    2023-06-16 18:27:07

    回复

  • 闻牛
    总结得还是有一点道理的
    2023-06-16 18:28:06

    回复

  • 叶待企
    如果要上车的话买多少合适呢
    2023-06-16 18:29:21

    回复

  • 郦峻
    投资都是看长期的,做个长线试试呗
    2023-06-16 18:30:45

    回复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