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网站 > 股吧论坛 > 格力电器股吧 > 对格力电器股东大会实录的个人解读 返回上一页

对格力电器股东大会实录的个人解读

师毛设

(发表于: 格力电器股吧   更新时间: )
对格力电器股东大会实录的个人解读
首先感谢费心尽力的吧友 “全当练手了” 没他的实录就没有后继的解读由于实录很长,一楼只发解读,二楼整体发布解读一,得出一个判断,纳米材料是银龙的依仗,或者价值核心。。追问:纳米技术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啊?魏的回答回避了提问的核心,湿法纳米制球技术是否掌握在自己手上,换而言之就是是否掌握在方案通过后格力的手上,这是广大股东最关心的,尽管有一句用我们的材料技术加工,但不严谨。据传核心专利的使用(判断指的就是这个湿法)是需要得到美方认可的传言。。我的理解就是可以使用,但无产权,这个需要后继验证。。。关于1000辆中信订单的事,这个我和花无色一样的判断,魏很有技巧性的把问题回避了,感觉魏可以参加美国总统大选了。。前八个月总共就2000度辆的订单,突然出来一个1000辆的订单,魏会不知情?我不相信。。。这样回避,说明这个订单十有八九就是为了促进方案通过而产生的。。中信如果被颠下定增的车了,这个单子大概率黄了。。。至于魏所述订单饱满,13小时工作制,有可能,毕竟没上规模,相对几千辆的需求,干不完,反向证明当前规模很小。。。MPV的提问从魏的回答我得出的结论,就是银龙公交大巴电池一次充电可以跑200公里以内,那是基于对应的大装载量的电池。我不知道公交大巴电池装载量是轿车的多少倍,如果知道就可以推算出轿车的公里数了,之前有看到50公里之说。应该就是了。。所以目前成熟的市场就是公交市场。。这一判断没错。。。投资者4问:上次在北京做大巴,银隆大巴要300多万。解读魏的回答,得出结论,出口价格200多万,国家补贴取消后200多万,存在下降空间,取决于规模。这个无可厚非。。。目前基于国家补贴,100多万的价格供不应求。补贴取消后,这一现象是否存在不好说,还要考虑到上规模后成本下降多少。。不过银龙在公交市场领域应该没问题。。。追问:就续航里程问题,是否钛酸锂电池更短。得出结论,钛酸锂续航里程是短,但安全性、寿命、性价比、使用环境宽,这也和之前众多报道相符。长距离电动车需要5、6吨电池,充8小时,10年内用4套20吨电池,指的应该是非钛酸锂电池巴士吧,相对应的是钛酸锂2吨用10年,这个突显了银龙公交领域的优势,由此对银龙公交领域地位更有信心。投资者问4:咱们钛酸率啊未来主要应用方向定位在大巴和储能,在乘用车上作用没那么大?得出结论,取代铅酸市场需要降低成本,目前受限。未来需要上千亿的投资这个市场才能通过降低成本有效打开,再次验证大巴是成熟市场,也是北巴传媒给出60亿估值的依据所在,而这次格力给出来的130亿,乃至折算成股票200多亿的市值,相对北巴传媒给出来的60亿估值,多出来的部分实际上是需要格力额外投入大把资金后双方共同创造出来的,当然了,如果说前面所述那个湿法纳米制球技术(原材料纳米技术)如果产权归了格力尚可说得过去,就看是否价值这多出来的100多亿了。。。投资者5:魏总我想问一下,我们相信格力的管理层,所有投票都同意。作为散户,相信格力管理层是有眼光的。我想问一下银隆的技术有没有可能做一台跑车作为形象,就像美国的特斯拉还是特拉斯(观众笑),有没有可能过几年有跑车类似的,作为形象,现在的技术达到吗?解读:不敢想象背着2吨钛酸锂的跑车是什么样的,或者跑车不需要两吨电池带来的200公里?这个问题请更专业的股友解读。。投资者6问:我想问董总一个问题,你去年就买了特斯拉是不是就有打算做新能源这一块。董的回答再次验证,董看中银龙是看中钛酸锂的长寿命,高性价比。看中的是这个技术。。如果前面所述那个湿法纳米制球技术不掌握在格力手中,此次收购是不是得不偿失了?私家车的提问解读,估计只要国家乘用车拍照到手,格力可能会生产单次充电跑50公里的乘用车,用于市内通勤。因为市内充电方便,钛酸锂充电时间短,可能未来乘用车市场会细分短距离,长距离。。短距离格力有戏。就是不知道市场多大。。。投资者8问:董总你好,我想问几个问题,第一个就是电池这个成本跟比亚迪相比到底相差几倍,我之前看好像是4倍,不知道现在多少,就是单位电池容量,价格差多少?第二个问题就是你们说今年100个销售,明年300个销售,这个销售目标是如何实现呢?根据目前订单推算还是怎样?这些销售中,城市大巴车专用车分别占多少?还有个问题订单结构是怎样的,就是说市场化订单多少,就是扣除掉有股东背景或者有投资(关联方)的订单,到底市场化订单多少?魏的回答解读,基于夏威夷这样的孤岛,钛酸锂有市场,这个市场相信有限,呵呵,希望我南沙尽早用到。。。目前单位电量相对比亚迪贵60%。。。随着产能的扩大会进一步拉近。。。成本高一倍就具备了竞争优势,因为寿命长。。。但不能掩盖问题的本质,就是目前由于低能量密度原因,成熟市场只能是公交。。。乘用车如果用,充一次电跑50公里。。。可适用于市内通勤(充电桩密度足够的话,充10分钟跑50,也能接受吧)。。投资者8补充:比亚迪成本也会下降的。解读,比亚迪成本下降空间受限,这个有部分道理,比亚迪已经上规模了,规模带来的成本下降空间比银龙低。其他只有比亚迪来回答了。。。订单覆盖应该是事实了,不然不会这样使劲强调,也就是说公交市场份额存在快速扩大的可能,这个只有看下去了。。投资者9,浑厚的男中音,听起来是个私营企业老板,问:董总有个问题问你,我看到格力想生产手机才会买格力股票,只做空调我不会买,我喜欢公司有发展。后来收购银隆我也没猜到。我经常看的就是格力的手机,我已经买了6台了,很支持的!我为什么买,我叫我的员工,我也开小公司的,都来用一下,用了4个多月确实不错,也摔过好多次了。后来在2、3米高掉在石头上摔坏的。我也和其他公司的手机对比过,2代确实不错,1代还买过2个(董明珠嘟囔1代不好意思),1代商城买1100块,还是可以,当然也有缺陷,苹果也有——不是个个人都有钱的对吧。2代我用过4-5个月了,这个时间手机市场有变化,vivo、oppo上升很快比华为小米都快,销售策略就是到处都是销售人员,连酒吧都有。我就很希望手机市场也很大,谁都用,小孩都用,除了银隆也很看好,刚才还说希望造跑车,银隆也做了很久了。格力看上的都可以的,不需要想太多。手机这块我希望了解下计划是怎么样,质量这块绝对没问题,可不可以透露点点计划,毕竟手机市场竞争很厉害的。(问题鼓掌)解读董的回答,手机要上规模主要看市场需求,以及带来的是否动筋骨的信心。这个是个变数。。换句话说,就是格力手机优秀,但还不足以优秀到让格力下决心动筋骨。。投资者10问:我了解了23号的公告书,这个销售模式附带一个承诺,大白话理解客户未付款给租赁公司,银隆要拿回车、付尾款给租赁机构,可以这样理解吧?解读,这个基于能力,不解读。。。投资者10追问:如果一个事情只有好的一面不太客观,您刚才也提了。以中国飞机租赁为例,使用方退飞机制造企业不退钱(给租赁方)。追问:我从合同中来看好像对银隆非常不公平,牵涉到授信问题。对金融租赁公司来说什么风险都没有,出这个钱赚利润,万一客户要退款你们还负责支付尾金。从这个角度,拉一家金融租赁来,风险不平衡,银隆吃亏。另外用这种方式赚的钱,是否明年会吐出去。所以说利润预期还是要打个问号。这个问题我看的都头晕,请吧友解读。。。投资者10:我还有一个问题问一下尊敬的董总,小股东也很看好格力管理层这么多年的付出,但是具体到银隆收购这个方案有很多争议,我想问一下选择方面,有什么可以参考的对象,以什么方式去投、以什么时机去投?银隆之前有很多估值投资,当时还是很便宜的,一直到2016年1、2月份还是五六十亿,为什么不早起参与,哪怕参股也好,慢慢去控股。我们股东很小气的,希望格力每一分钱都有最大的效益。此外,钛酸锂技术银隆也不是全国唯一一家,更不是全球唯一一家。远在泸州的有个微宏动力的也在做钛酸锂电池,而且他电池应用在客车上很有充足的依据,为什没有选择其他。好吧,我选择相信董。。问:董总,请问传统空调行业你怎么看待?今年去库存也基本结束了,中长期你怎么打算?包括战略上战术上。解读,空调尚有商业应用的市场空间去发展。。。问:1了解下美国奥钛的情况,魏总介绍下,负面比较多,它的专利对公司有什么影响。2 增发方案为什么不配股而是定向增发,现在网上对望总负面比较多,望总是资金专家选择买进卖出的时机非常到位。(笑声)解读,技术生产搬回国内,审计制度导致诉讼案,处理完了。材料研究,核心技术在美国。格力收购通过后,核心技术到底归不归属格力,还是疑问,按说,公司收购了,技术也应该收购了。。但为什么有传言,核心技术专利使用尚需得到美方认可或者说制约。。而格力收购银龙的核心诉求就是在技术。。。望回答的解读,就是这个15.57元弊病最大。把多数中小股东推到了董的对立面。。。投资者追问:你作为高管来讲,掌握了内部资讯,大家怀疑里面有内幕交易也很正常。望:有意见很正常,但是合法。(看来望靖东完全不服气)解读,没触发法律,触犯了公德。。。问:银隆前5大供应商有一家企业是磷酸铁锂电池,未来磷酸铁锂消耗量比钛酸锂消耗大,两者比例怎么样。问:这个技术对钛酸锂意义更大还是磷酸铁锂更大?解读,磷酸铁锂在消费市场(手机、笔记本)占据主导地位不动摇,客车上钛酸锂优势,20年内无更好材料。选择相信。。得出结论,眼下的银龙最成熟的就是公交市场,北巴传媒给出的60亿估值毫无置疑,未来在南海岛屿储能有应用市场,市内短距离乘用车有市场。。核心纳米技术专利归属尚存质疑。。。格力130亿价格是否包含了这个纳米专利?魏不足够诚信,1000订单问题上回避了。。好吧,如果银龙坚持要股票,那就定增吧。大股东要控制权就二级市场收购吧。130亿就130亿了,15.57元价格作废了,按照现在20日均值来吧。个人想法,仅供参考。。。继续支持双反成功后的格力。。。

声明:如本站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wangshiyuan@epins.cn 我们将迅速删除。

  • 诸挂械
    有本事就去私募啊。明来明去多好。
    2016-11-02 18:33:43

    回复

  • 孔谷偶
    -----美国奥钛授权北方奥钛 的四项专利的许可方式为非独占许可,许可期限为自该协议签署之日起十年,因 北方奥钛为美国奥钛的全资子公司,北方奥钛无偿使用该四项专利。但是某人只是持股美国奥钛的51%.
    2016-11-02 18:34:01

    回复

  • 武朗巧
    谢谢,看来以前好多东西没看到,没看仔细。。这样说来就是享有收益权51%,不知道是魏个人拥有?还是银龙公司拥有?如果是银龙公司拥有,那就应该是通过后的格力拥有。。同时未来10年后开始收费,或者没有新的替代技术出来,格力也要付费使用的意思了。。
    2016-11-02 18:37:46

    回复

  • 景吏
    格力的确也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望就将才了,没有帅才的境界。。
    2016-11-02 18:38:38

    回复

  • 裘书己
    我请教了化学材料的教授,这个技术应该很快就被替代。
    2016-11-02 18:41:05

    回复

  • 阮玖吏
    格力不是国企,是股份制企业。薪酬没有那么死板,可以谈的嘛。合适就干,不合适另谋高就。但是在这个位子上就要守规矩。买卖不是不可以,内幕交易就不对了。上市企业的高官跟二级市场的小股东不是一回事儿呀。
    2016-11-02 18:45:02

    回复

  • 冷姨
    坚决双反,银隆骗子董明珠大嘴,新能源不是手机,任性折腾,格力吃不消的,手机损失有限。牛皮哄哄,当初手机供不应求 ,现在又牛皮哄哄全国各地都是银隆车,淫笼。
    2016-11-02 18:52:11

    回复

  • 邓完乏
    钛酸锂?湿法纳米? 技术替代是早晚的事,只是在替代前,或者说有效替代前能否创造出足够的价值。。我是这样理解的,否则技术更新换代是没完没了的事情,等这个永远没法投入实业。。。
    2016-11-02 18:52:56

    回复

  • 庄托才
    湿法纳米。
    2016-11-02 18:54:19

    回复

  • 金杜佛
    呵呵,说实话,我也不满,但我更关注15.57的价格和银龙未来到底值不值的问题,望的问题,我认为不是大问题。。揪着他意义不大。。。
    2016-11-02 18:55:19

    回复

  • 霍香
    呵呵,双反已经成功了,我估计新出台的方案会考虑到小散的利益。。银龙车公交领域是现实,这个不能否认,否则就是和自己利益过不去,其他有可能吹牛皮,不过单凭公交车领域,收购价格如果合理就OK。。个人支持双反后的格力。。
    2016-11-02 18:59:29

    回复

  • 谈原沱
    不知道美国奥泰授权北方奥泰的十年免费使用的是不是这个,还是那句话,技术替代早晚的事,只是这个替代周期里,这个技术能否创造出足够多的价值。。换句话说,过去用的显像管电视技术已经过时被淘汰了,但其被替代前还是遍布全球的应用。。你的化学教授不会去考虑这个经济问题,只会考虑理论问题。。
    2016-11-02 19:04:18

    回复

  • 昝呢伟
    呵呵,你是江西南昌的。。
    2016-11-02 19:11:17

    回复

  • 怀旋皎
    原话是这个技术已经不新,替代技术已经不止一个,只是规模生产还需要一两年。
    2016-11-02 19:11:47

    回复

  • 焦史
    说实在话,都是格力股东,当然希望发展了。要真是个过硬的技术,那抢都要抢过来呀。关键是听着看着不靠谱呀。
    2016-11-02 19:17:01

    回复

  • 景桂企
    明白了,就是说真正有效替代需要时间,他的估计是一两年。。这个只有看了。。总之教授说的替代肯定错不了,但时间上,不好说,一切都是动态变化的。有时候国家政策也能影响某项技术的应用范围。。比如我们国家国策是全力推电动车。。相信富油国家肯定不会这么积极。。
    2016-11-02 19:17:45

    回复

  • 史江胞
    所以说电动大巴既符合了公共出行的环境友好政策,钛酸锂的长寿命也符合了高效率,和环境友好的政策。这个我看好。。其他不好说了。。没数据,没验证的事情。。
    2016-11-02 19:20:02

    回复

  • 夏东
    问题就在于电动汽车的生产厂家不止一家,生产鈦酸锂电池的厂家会越来越多。银隆现在市场第七,但是百分比看来还太少。魏总说的两头,一头技术过两年淘汰,另一头销售也没成气候,这可怎么办?
    2016-11-02 19:27:00

    回复

  • 熊不
    其实过不过硬,当时如果价格合理了,估计也过了。。。毕竟技术这东西还是需要市场来验证。。。有些技术不先进但适用于当时的市场环境。。有些技术先进却缺乏应用环境,束之高楼。。。详细你们教授这个很清楚。。专利技术也和人才一样,要被发现,被使用才会体现出价值来,否则就仅仅是理论了。。
    2016-11-02 19:28:33

    回复

  • 倪屈俏
    看到深交所前后多次的发问,深切感受到提问也可以这样专业,严谨。。深切感受到散户不再孤独无助。。。对A股未来越来越有信心。。。
    2016-11-02 20:50:31

    回复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