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入门基础知识网 > > 股票快讯 > 7月31日政治局会议简评:大博弈催化政策再调整,何妨吟啸徐行 返回上一页

7月31日政治局会议简评:大博弈催化政策再调整,何妨吟啸徐行

编辑 : 王远   发布时间: 2018.08.03 16:01:08   消息来源: sina 阅读数: 131 收藏数: + 收藏 +赞()

稳字当头,“大博弈催化政策再调整”逻辑彻底确认(7月15日)。7月8号,我们提出“估值所隐含的实际增长预期落至6%以下,已然非理性超跌”,并建议不要去听过度看空市场的噪音、对政策信号保持...

稳字当头,“大博弈催化政策再调整”逻辑彻底确认(7月15日)。7月8号,我们提出“估值所隐含的实际增长预期落至6%以下,已然非理性超跌”,并建议不要去听过度看空市场的噪音、对政策信号保持积极期待,因为我们看到了:6月24号,央行降准支持债转股;7月3号,发改委明确把确保经济平稳运行放在第一位。7月17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要求发挥大中型银行发挥“头雁”作用,对此我们明确提出要等的政策信号已经确认。7月20号的资管、理财新规与7月23号的国常会则是进一步的信号印证,7月31日的政治局会议彻底确认了我们此前提出的“大博弈催化政策再调整”逻辑。    证伪大放水、大转向的非理性预期,进一步印证“底部有望越磨越高”(7月15日)的观点。7月20号之后,另外一种噪音,也即“大放水、大转向、泡沫经济卷土重来”一度甚嚣尘上,对此,我们不断强调“对于‘去杠杆不搞了、重回泡沫经济老路’等非理性预期,我们也建议适可而止”(7月22日)、“新格局下,越是要‘松货币、宽财政’越是意味着不会放松对泡沫经济的调控”(7月29日)。政治局会议精神证伪了所谓“大转向”的非理性预期,事实证明这只是“大博弈催化政策再调整”,是节奏与力度的再调整,不是转向。因此,对于市场的含义绝不是大反转,而是底部有望越磨越高,维持年底3000点的判断不变。    短博周期,长配成长(7月22日)。由“大博弈催化政策再调整”带来的估值修复行情是整个周期股的反弹机会,而非仅仅是建筑板块的机会;银行等金融股有望伴随周期股反弹而企稳。与此同时,政治局会议精神已经表明,“松货币、宽财政”是对冲“大博弈强化G2双杀风险”的必要举措,但鉴于十年金融周期给全社会造成的“一松房价就暴涨”的一致预期,因此新格局下越是要“松货币、宽财政”越是意味着不会放松对泡沫经济的调控。此外,新格局下基建的作用更多的也只是确保经济平稳下行而非打出一波所谓的新周期,因此周期股仍是有且仅有博弈性机会。往后看,“消费才是真成长”与“科技提升TFP”仍将是未来主要的结构性机会所在。    周期下行,把握政策(6月8号)。这有两层含义:一是,从意识形态等角度去理解大博弈也是一种噪音,“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是博弈的最基本逻辑,在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之后,幻想继续如同四十年前一样韬光养晦基本上是痴人说梦,唯一的出路是正视我们所提出的大博弈时代已然到来的现实,发挥当下中国已经成为内需和内部政策主导的大型经济体的优势,坚定推进“减税提振消费、科技提升TFP”等政策,方无需对外部挑战过于担忧。二是,对历史上G2双杀时期的复盘表明,在周期下行的背景下,政策所向通常也是资金所向,除了消费和科技构成的新经济之外,建议把握会议着重提到的“补短板”主题机会,例如乡村振兴、国企改革等。    风险提示:1、美股超预期波动。2、中国改革不及预期。

声明:如本站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wangshiyuan@epins.cn 我们将迅速删除。

 

股票快讯最新文章

MORE+
 

热词推荐

MORE+

股吧论坛最新帖子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