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入门基础知识网 > > 股票快讯 > 光明乳业还有多少时间?换帅能唤回经销商的心吗 返回上一页

光明乳业还有多少时间?换帅能唤回经销商的心吗

编辑 : 王远   发布时间: 2018.08.23 07:55:05   消息来源: sina 阅读数: 56 收藏数: + 收藏 +赞()
热点栏目 自选股 数据中心 行情中心 资金流向 模拟交易 ...
热点栏目 自选股 数据中心 行情中心 资金流向 模拟交易 客户端

  原创: 纳兰醉天 快消

  2015年开始,反腐换帅就成了光明的主旋律。昨日,还有一年期满的光明乳业董事长张崇建,总经理朱航明一齐辞任,由濮韶华出任董事长。在这件事上,光明是厚道的,没有半夜宣布换帅的事,也让自媒体小编有时间来追热点,这点比蒙牛换孙依萍强多了。

  近日,香飘飘因一个职业经理人离职,股票便跌破了发行价。而光明换帅无论在股市还是竞争对手那里,似乎都没什么反应。仿佛一切发生了,又似乎一切都没发生。人最痛苦的不是死亡,而是对于你的一切,外界的不予理会。曾经的乳业第一品牌,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慢一拍的光明

  在光明乳业靠换帅上头条前,光明靠着所谓网友求光明雪糕涨价,引发了一波情怀回忆,让光明雪糕在微博热搜上停了一段时间。靠刷情怀来引发同情的手段,通常都是那些被外企收购了的品牌,再次回到消费者视线时才玩的策略。堂堂光明乳业竟靠着自己的非主要项目雪糕来引发消费者的关注,真是可怜又可气。

  做为上世纪50年代就存在的乳业公司,内蒙古的回民奶厂1983年迎来了十分关键的人物郑俊怀。在那个供不应求的年代,郑俊怀辞去政府的工作岗位,全身心投入了回民奶厂的发展以及改制。1993年回民奶厂更名为伊利,并正式完成股份制改革。1996年伊利上市,成为全国乳品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并入选上海证券交易所“30”指数样板股。

  然而这一切本应属于拥有天时地利的光明乳业。上海市牛奶公司成立于1956年,可直到1996年伊利即将完成上市之际,光明乳业才正式诞生。6年后,光明乳业上市。彼时,光明乳业年营收50.2亿元,而伊利不过40.1亿元,蒙牛才4.59亿。简单说,光明的年营收是二者之和。

  然而,光明的辉煌永远停留在了上市那年。2003年,成立不过四年的蒙牛上市;2004年,伊利前总裁郑俊怀入狱,新总裁潘刚带领着一度停滞不前的伊利,朝着新方向前进;2005年,蒙牛因赞助超级女生,一举完成弯道超车,成为中国乳业第一品牌,营业额直逼伊利。

  而光明呢?2005年,爆发回收奶丑闻,当时光明的总经理王佳芬一句“全行业都有回奶罐”引发了整个行业的围攻。

  2005年之前,光明一直是高质量奶的代表,没人会怪光明只发展上海市场,毕竟上海市场至今还是光明一家的天下。而光明的专一、专注,是一些消费者心里追求完美的象征。可是,2005年的回收奶丑闻,让没有危机公关经验的王佳芬为光明树敌无数。

  王佳芬

  三年后,年轻的老纳去光明面试,口无遮拦地说起光明回收奶事件,彼时,光明的面试官依然抱着“我们没错”的态度。从面试官的傲慢就可以看出,整个光明在处理这件事的时候,并没有真正反思过。依然认为,这是全行业的事情,只是自己被发现了而己。虽然,往事不堪,但如果光明能及时反思,那么,2008年那场波及全行业的三聚氰胺事件,光明是有机会避免的。

  可惜,傲慢与懒散注定了光明不在贝因美、三元这一行列。也让那些以为它专一、专注的消费者再次失望。

  不断反腐的光明

  有不少媒体报道在提及光明发展不好的原因时,大多都指向了一个原因,光明与达能的纠缠。

  可实际上,中国很多快消品牌都与达能有着这样那样的“旧事”。娃哈哈引入达能的资源,却带来企业的实际发展;蒙牛与达能的合作,也没影响蒙牛紧追伊利的步伐;那些说乐百氏卖给达能后死掉的,大多是忘了这个世界上还有个产品叫脉动。

  况且,2007年达能在王佳芬卸任后,就全身而退了。要知道2年前伊利也才经历了换帅风波。蒙牛虽然当时一往直前,可那个时候距离蒙牛最差的时代也只有2年。2008年,“全世界”都在喷蒙牛……

  遗憾的是,作为“对手”,在每一个企业最脆弱的时候,光明都没能把握住“机会”。一个市值120亿的企业,其反应速度比蒙牛、伊利这样千亿级别的企业还要来的慢

  其实,光明也曾出现过潘刚和牛根生式的人物,他就是接任王佳芬出任光明总经理的郭本恒。在那个蒙牛、伊利忙着耕耘低温奶的时候,郭本恒把目光瞄向了酸奶。2009年,光明莫斯利安上市,一举突破蒙牛、伊利的包围圈,成为当时最炙手可热的产品。

  如今,光明莫斯利安的经销商在谈起郭本恒时,依然充满了钦佩之情:“郭总是一个专家式的管理者,对这个行业真是太了解了。如果他还在,“莫酸”一定不是现在这样的情况。而“莫酸”是莫斯利安经销商对它的亲切称呼。

  做为曾经销量过百亿的单品,如今莫酸经销商的日子并不好过:这几年莫酸压费用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了去年的费用到现在还没有核销完。这在郭总在的那段日子根本不敢想象。一名莫酸的经销商自叹道。

  印证这句话的佐证是,南阳莫斯利安的经销商在6月份跑路了。这个经销商本身财力有限,一直靠贷款活着。经营莫斯利安四五年都没有太大问题,只是如今费用代垫时间长,再加上其它产品的压力,最后只能靠跑路解决问题。

  在乳制品行业的国有企业中,伊利与当地政府的关系是最融洽的。彼时,郑俊怀、潘刚一起被“调查”的日子,当地政府指任了一个负责人,该负责人在潘刚回来后,又将权利还给了潘刚。

  光明集团显然不是好例子。从2015年开始,大量光明的前任或现代负责人因为腐败问题被抓。2015年前党委书记王宗南,2016年光明总经理郭本恒,2017年光明市场部总监、副总经理李柯。与光明集团有合作关系的上海天喔集团老板林建华,2017年底“失联”。

  与光明经理的高风险相对应的是职业经理人的低工资。2014年光明的财报显示,郭本恒年薪138.8万元,连他拥有的光明股票也不过50余万股。这对于一个创造了百亿销售额的经理人来说,付出与得到是不成正比的。可另一边,伊利的潘刚在2006年底的股权激励近2亿,牛根生2004年身价1.35亿美元登上了福布斯富豪榜。

  2016年,郭本恒被查出在1999年-2014年任职期间贪污330万被判刑6年。

  还有多少时间

  国企凭借着强大的国家资源,拥有很多企业不可比拟的发展优势,可激励机制的缺失也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招聘不到专业人才;待遇低了,高手不愿意来;待遇高了,集团不同意。所以只能凭借着国企的资源,“对付活着”。不止光明,前段时间的中粮福临门,在找职业经理人的时候,也是因为给不了别人满意的待遇,只能退而求其次。也难怪,中粮的产品线丰富,却没什么能做到第一的位置。

  如今的光明,可以说是安居一隅。上海是个外地品牌进不来,本地品牌出不去的城市。这些年,光明错过了一个又一个机会。常温奶、低温奶是伊利、蒙牛的天下;又错过了奶粉的发展期,让飞鹤成为国产奶粉第一品牌;如今的莫酸,虽然还有一定的市场,但是在安慕希、纯甄的夹击下,在市场上,也是节节败退的节奏。

  相较于伊利、蒙牛一个个优秀的营销案例,我们很难想到光明有什么优秀的营销案例可以分享。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光明固守着上海这个精神家园,真的能做大嘛?

  就如同光明的经销商说的那样:虽然,我们都签了光明的全品项,但是除了莫酸,其它的产品我们都不想做。那些产品同质化严重,好多是曾经卖不好的产品又包装再卖……不仅如此,光明员工身上的官僚气也很浓,无论是人员配比还是执行力方向,都与伊利、蒙牛有着较大的差距。而快消行业,拼的就是执行、拼的就是人员配置。

  如何赢得经销商的心?这是光明新的领导班子需要解决的问题。可是,处在不断动荡中的光明,留给它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陈靖

声明:如本站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wangshiyuan@epins.cn 我们将迅速删除。

 

股票快讯最新文章

MORE+
 

热词推荐

MORE+

股吧论坛最新帖子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