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入门基础知识网 > > 股票快讯 > 青岛啤酒报告揭示国产啤酒难喝真相:啤麦不够大米凑 返回上一页

青岛啤酒报告揭示国产啤酒难喝真相:啤麦不够大米凑

编辑 : 王远   发布时间: 2017.08.11 11:30:03   消息来源: sina 阅读数: 186 收藏数: + 收藏 +赞()

  斑马消费 杨伟

  对于喜欢喝啤酒的人来说,青岛真是个好地方。不为别的,在青岛,花同样的钱,你能喝到更多、味道更纯正的啤酒。

  毕竟,在青岛喝啤酒,都是拎着塑料...

  斑马消费 杨伟

  对于喜欢喝啤酒的人来说,青岛真是个好地方。不为别的,在青岛,花同样的钱,你能喝到更多、味道更纯正的啤酒。

  毕竟,在青岛喝啤酒,都是拎着塑料袋,不用搞玻璃瓶。啤酒包装,在一瓶啤酒的成本中,居然超过了50%。没有了这个成本,当然能出好酒。

  大家总感觉啤酒越来越难喝了,除了口味越来越刁等因素,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后发现,啤酒厂商们花在原料和制造上面的成本越来越少,酒不难喝才怪。

  假设一瓶成本2块钱的啤酒,光包装就超过1块钱,电费水费人工工资雷打不动且年年上涨,平均一瓶超过5毛,除掉这些,啤酒公司花在原材料和制作环节的成本,每瓶不到5毛钱。

  加上各种销售费用,以及各级经销商的利润,最终卖到消费者手里,一瓶啤酒超过5块钱。

  为了控制成本,啤酒厂商们往往在原材料上动手脚,最常见的就是用大米代替麦芽。中国啤酒行业,已经很难找到几款没加大米的啤酒了。

  啤酒一半的成本花在了包装上

  别看啤酒厂商们推高端啤酒炒出了花,真正销量的中流砥柱,其实还是低于4块钱一瓶的低端货。

  华润啤酒(00291.HK)2016年报中不是说了么,雪花的销售单价是每升2.5元,折合每瓶1.25元。

  近些年,啤酒企业的成本越来越高,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啤酒价格的上涨。

  其中,人工成本首当其冲。以燕京啤酒(000729.SZ)为例,2011年-2015年的营业成本中,人工工资的比例由12.11%逐年上升至16.31%。

  2011年,燕京啤酒39115名员工,工资花了8.15亿元;到了2015年,员工数量减少了110人,工资总额却上涨到了11.51亿元。

  除了人工工资,还有些固定的开支,在营业成本中的比重每年都差不多,比如说电费、水费、啤酒的制造费用等,加起来占了三成。

  当然,最重要的是啤酒的包装费用。斑马消费查阅青岛啤酒(600600.SH)2000年以来的年报发现,2002年,青岛啤酒的包装费用占营业成本的57.6%。

  此后,由于啤酒价格上涨、高端化,啤酒包装工艺改进等原因,青岛啤酒的包装费用在营业成本中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但有数据可查的2006年-2010年,仍然保持50%左右的水平。

  也就是说,做一瓶啤酒,其中瓶子等包装物,花了一半的成本。

  2011年以后,青岛啤酒没有再公布营业成本的构成,包装费用的比例不得而知。

  各项成本越来越高,啤酒企业控制成本的需求又很强烈,怎么办,只能从原材料着手了。

  啤麦不够,大米凑

  啤酒的原材料中,麦芽最为重要。

  中国有些所谓的高端啤酒,宣称是进口麦芽酿造的,口感没太大差别,居然价格比进口啤酒都贵。

  啤酒麦芽的工艺要求比普通麦芽高很多,所以,中国市场上优质的啤酒麦芽是奇缺的。

  去年开始,百威英博在江苏找了一块地,跟人合作种啤麦,就传达了中国啤酒行业的这种“焦虑”。

  啤麦少,啤酒多,怎么办?中国的啤酒厂商们早就找到了“完美”的解决方案:用大米。

  已经不知道是谁最早想出了用大米替代啤麦这一“偷天换日”的计谋,也不清楚到底是哪家啤酒厂商最早把大米引入到工业化啤酒的生产中,只知道,大米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啤酒的原料表中。

  青岛啤酒2003年报披露,2002年青岛啤酒的生产成本中,麦芽占据了12.6%,大米的比例为2.9%。

  大米本身可以酿酒,啤酒中使用大米,保持了啤酒的酒精度,可以大幅降低麦芽的使用量,降低成本。不过,啤酒的原麦汁浓度受到影响,口感自然差了很多。

  啤麦的市场价格分不同档次差别很大,最贵啤麦的价格会是普通大米的十倍左右。

  作为中国啤酒行业曾经的“老大”,青岛啤酒在信息披露方面较为坦诚。虽然啤酒中使用大米早已不是什么行业秘密,大家也都若无其事地把大米写进啤酒瓶子的原料表。但是,只有青岛啤酒,在部分年份的财务报表中大方地披露了大米的用量。

  2003年之后,青岛啤酒大米的使用比例逐年升高,到2010年,麦芽占据青岛啤酒当年生产成本的12.4%,大米占据了8.1%。

  大米的比例不仅翻了几倍,按照麦芽和大米的价格比,大米的实际使用量可能已经接近或者超过麦芽。

  照这么下去,也许要不了多久,中国啤酒业也许能在白酒、啤酒和水之间,探索出一个新品类。

  作者:斑马消费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声明:如本站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wangshiyuan@epins.cn 我们将迅速删除。

 

股票快讯最新文章

MORE+
 

热词推荐

MORE+

股吧论坛最新帖子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