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入门基础知识网 > > 股票快讯 > 政策引领国药价值回归 龙头药企或将受益|国药|眼膏|原材料 返回上一页

政策引领国药价值回归 龙头药企或将受益|国药|眼膏|原材料

编辑 : 王远   发布时间: 2017.08.13 23:45:02   消息来源: sina 阅读数: 83 收藏数: + 收藏 +赞()

  最近,红霉素眼膏、甘草片、谷维素等家庭常用低价药“翻倍涨价”、“涨价数十倍”、“缺货”的消息充斥着网络和朋友圈。有些网友表示“很难接受”,甚至有人说医改使看病“越改越贵”。可是,事情真的是这...

  最近,红霉素眼膏、甘草片、谷维素等家庭常用低价药“翻倍涨价”、“涨价数十倍”、“缺货”的消息充斥着网络和朋友圈。有些网友表示“很难接受”,甚至有人说医改使看病“越改越贵”。可是,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中国证券报(ID:xhszzb)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低价药品“大幅”涨价多来自于企业生产经营和成本压力。尽管该类药品的年均产销量和收入占比对于一家药企来说微不足道,但对于临床用药和家庭保健来说不可或缺。一方面成本不断升高,一方面市场需求不减,药企只有通过涨价来保证该类药品的存续。

  值得注意的是,低价药涨价现象背后折射出一个积极信号,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药品市场的结构已经发生重大调整。高价药或进口药受到政策挤压,普遍降价以求进入基本药品目录,而低价药尤其是性价比较高的国产药需求日益增加,景气度提升。因此,国内医药行业值得长期看好,而拥有拳头产品的龙头药企在A股市场更是有望稳健成长。

  所谓低价药,即日均费用较低的药品。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规定,现阶段低价药品日均费用标准为西药不超过3元,中成药不超过5元。

  低价药生产厂家:不涨价只能停产

  记者在某连锁药店看到了传说中“涨价10倍”的红霉素眼膏。北京双吉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支容量为2.5g的红霉素眼膏,售价为4.6元。药店销售人员反映,涨价的除了红霉素眼膏,还包括三九感冒颗粒,售价从原来的不超过10元,涨到了接近20元。

  随后记者与北京双吉的销售经理郝先生取得了联系,他表示,十多年前公司生产的红霉素眼膏的售价确实是几毛钱,但最近几年一直在涨,到2016年之前的出厂价最高涨到1.8元,目前出厂价在3-4元。

  郝经理给出了涨价的三个理由:

  ➤ 一,人工和原材料价格都在涨,与十几年前物价不可同日而语;

  ➤ 二,国家对医药产品质量的要求在提高,2016年1月1日开始要求无菌制剂,公司投入一千多万元进行了红霉素眼膏生产线的改造;

  ➤ 三,国家药监局对于低价药允许有一定的涨价空间,涨价并不违规。

  山东一家生产红霉素眼膏的知名药企负责人也向记者介绍,此产品虽然在公司结构所占份额较少,但是,这是公司曾经重点经营的品种,有种情感在里面,而且区域范围内美誉度很高,所以就算原材料、人工价格都在迅速上涨,售价也一直维持在较低范围。当前许多厂家都已不能承受较低价格,从而不再生产。要在市场留住这个品种,维持低价让付出劳动价值的生产工人情何以堪?相对于较低的价格,提升价格也算是无奈选择之一吧。

  据悉,按照药监局对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要求,药企将为每个品种付出600-700万元的投入。

  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在涨,国家对于药品生产的标准也在提高,企业不涨价就只能放弃该品种的生产。以红霉素眼膏为例,其退出市场后,消炎功能可能会被各种滴眼液取代,而大部分滴眼液的价格多在20元以上。从这个角度来看,涨价更是对患者的一种保护。

  因此,为了保障常用低价药品的供应保障工作,国家发改委早在2014年就取消了政府制定的最高零售价格,规定在日均费用标准内,由生产经营者根据药品生产成本和市场供求及竞争状况制定具体购销价格。

  政策引领国药价值回归

  龙头药企或将受益

  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降低药占比、单病种限价、“两票制”采购、药品零加成、医保覆盖范围扩大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直接改变了药品行业的生态格局。以往“高大上”的外资药品在国家现行医改政策下偃旗息鼓,不得不降价应对招标,而国药中达标的替代者越来越多,在价格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受到医院的青睐。

  从事外企药品销售的朋友纷纷向记者倒苦水(聊天截屏):

  推荐阅读

  广发证券近期医药行业研究报告指出,医药作为需求长期增长行业,增长态势十分稳定,A股医药龙头公司已经逐步具备性价比。

  今年以来,环保因素导致维生素原料药价格大涨,相关上市公司如东北制药、兄弟科技、花园生物等业绩都“一骑绝尘”,股价表现也相当亮眼。

  医改政策落地带来的国药价值回归,则有望为医药板块带来新机会,两大类企业值得关注——

  1

  大品种慢性病治疗药物的龙头企业

  例如: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步长制药(脑心通胶囊)、以岭药业(通心络胶囊)、亚宝药业(二甲双胍)、力生制药(寿比山)等。

  2

  在终端市场上有较高知名度的常用低价药品牌企业

  例如:太极集团(藿香正气口服液)、华润三九(三九感冒颗粒)、新华制药(布洛芬)、同仁堂(六味地黄丸)、哈药股份(奥美拉唑)等。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声明:如本站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wangshiyuan@epins.cn 我们将迅速删除。

 

股票快讯最新文章

MORE+
 

热词推荐

MORE+

股吧论坛最新帖子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