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入门基础知识网 > > 股票快讯 > 买平安还纠结市盈率?该用新估值体系看平安了 返回上一页

买平安还纠结市盈率?该用新估值体系看平安了

编辑 : 连洁   发布时间: 2017.11.24 11:37:39   消息来源: 股票群 阅读数: 322 收藏数: + 收藏 +赞()
买平安还纠结市盈率?该用新估值体系看平安了

  今年以来,中国平安股价翻番,成为市场焦点。
  
  平安还能继续投资吗,平安股价是否被高估,成为股民们热议的核心话题。细扣财报争辩市盈率者有之,剖析金融发展确定性者有之,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当然,这些标准都很重要,但其实,他们没那么重要。
  
  在笔者看来,真正能决定平安股价高低的,是平安能在多大程度上完成估值体系切换。
  
  估值体系,才是衡量股价的核心因素
  
  近期腾讯市值最高超过4万亿港币,令市场咋舌。而净利润远超过腾讯的平安集团,市值却不及腾讯。根本原因很简单,市场对腾讯与平安的估值体系是完全不同的。
  
  对腾讯,是互联网公司的估值体系,关键看流量,看科技,看风口能不能抓的住,所以,流量巨大、科技领先又不断站上新风口的腾讯,能用只相当于平安数分之一的利润便撑起数倍于平安的市值,而且还被投资者一致公认股价低估。
  
  对平安,市场却是传统金融公司的估值体系,所以哪怕平安利润再好,增速再高,但对不起,对于传统金融行业的估值就是比对互联网的要低很多。但是,如果市场对某家公司的估值体系发生改变,那就是翻天地覆的大变化。
  
  比如,时常被称作保险科技第一股的众安在线,哪怕在利润大幅预亏,市值仍轻松站在千亿之上。可如果你把众安的科技公司定位丢开,还原成一家主要做财产险业务的传统保险公司,那么,产险业务不赚钱、健康险业务规模小、正准备豪赌小贷但又面临政策压力的众安在线,莫说千亿市值,能否突破百亿都不可知。
  
  所以,归根结底,市场对一家公司用怎么样的估值体系,一方面取决于这家公司的战略和管理,另一方面,取决于这家公司的能力。
  
  平安估值切换论:从传统金融金融科技、互联网公司、创投公司
  
  笔者认为,平安正处于从传统金融公司向金融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创投公司的估值体系切换中,且有较大概率被市场重新认知。长期来看,平安目前股价被严重低估。
  
  在公司战略层面,平安已确认“金融+科技”双轮驱动战略。在刚刚结束的平安开放日,会议主题为“科技为股东创造价值”,首席保险业务官李源祥总的演讲题目为“科技提升传统金融价值”,集团CFO姚波的演讲题目为“平安金融+科技双驱动战略”,集团CIO陈心颖总的演讲题目为“从平安到平台:科技创新赢未来”。
  
  科技,已经被平安放在了最为突出、最为显著的位置。
  
  针对能力方面,鉴于篇幅有限,我们先简单分析以下三大切换。具体内容,以后有时间再详谈。
  
  平安估值切换论:不一样的五大技术!解密你不知道的平安科技
  
  平安科技有五大方向,分为是生物识别、大数据、AI、区块链和云。篇幅所限,本文我们着重来说让笔者印象最深的技术,生物识别。
  
  与其他公司不同,平安的生物识别更核心的目的在于,验真。
  
  如你所知,目前许多服务的繁琐,在于很多流程都用来确认“你是不是你”的问题,这是一个比证明你是生的更加复杂的问题。所以,金融机构的电话中心不只关心证件与密码,还会更仔细核实你的交易记录等细节。
  
  通过与麻省理工合作,加上多年的潜心研究,平安在声纹技术上已有许多突破,并能做到只要有10秒钟语音,平安就可以辨认出你的个人身份。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技术突破,甚至比刷脸支付的意义更加重大。
  
  通过该项技术,一方面,原本繁琐的验真流程现在可以进行大幅度的精简,安全性大为提高;另一方面,原本许多不能做的事情,现在就可以放在电话系统里来完成,从而大幅节约客户的时间,提升体验。
  
  此外,请不要忘记,人脸、声纹等生物识别技术,不仅金融需要,而且在许多生活场景中都会用到,比如机场安检。所以,平安可以通过技术输出,一方面以极小的边际成本获得增量收入,另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加多样的应用场景,继而获得更加丰富的流量与数据,并在不断的使用中来改进技术。
  
  而技术输出收入情况,场景和流量情况,才是市场去评估一个科技公司、一个互联网公司的关键所在。
  
  按照平安官方数据,平安的生物识别技术已有8亿的使用频次,并且在深圳机场等地方已经开始使用。而对比国内的巨大需求,该业务的成长空间非常巨大。
  
  如你所知,平安有着巨大的线下渠道优势,所以,只要利润内部协调好,加上综合业务的深入人心,平安对于技术推广的难度,要远远小于那些更加看重线上的互联网公司与科技公司。
  
  平安估值切换论:场景决胜!解密平安的四大生态布局
  
  怎么去评价一个互联网公司的好坏?
  
  是人才?只要舍得砸银子,人才并不难。是技术?有人才,肯下血本和苦工,技术只是一个时间长短的问题。是数据和流量?因为很多流量可以买,只是个数量多少、质量好坏的问题。
  
  那最终的决胜因素是什么?
  
  笔者认为,是场景,而且是线上与线下的叠加场景。而这,也是BAT等互联网巨头现在在疯狂恶补线下的原因所在。
  
  那怎么做场景,怎么获得更多的场景?万变不离其宗,要做圈子。
  
  平安在着力打造金融、医疗、车、房产四大圈子。按照分析,到2022年,这四大圈子的资产规模是550万亿。下面,仅以车这个圈子来说明,平安在做什么,想做什么。
  
  车生态,在我国加起来差不多是10万亿的规模,涉及到买卖、维修、养护等至少三个方面。
  
  车生态相关的痛点很多,比如买车价格不透明,卖车价格不透明,但其实,修车的配件价格更加不透明(许多车辆零配件的单价加起来是整个车的3.3倍)。
  
  但问题是,车生态,想全流程玩的转,往往需要很重模式,尤其在维修与养护环节,纯线上很难玩得转。
  
  而线下,恰好是平安积累多年的优势。
  
  于是,平安试图通过四个平台的搭建,来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打通,并更加充分的发挥汽车之家、平安好车主APP等线上平台的价值。
  
  一个平台针对整车厂(与中国90个整车厂都有合作,并向其提供数据服务),一个平台针对经销商(已有3100家接入经销商云平台,平安会将合适的汽车之家等用户进行推送),一个针对二手车商(帮助其融资并提供线上展厅等技术支持与流量支持),一个平台针对零配件(借助平安产险一年1000多万的理赔案件,平安已拥有全中国最大、最完整、最准确的零配件数据库,可让C端客户、厂商在平台进行比价,从而降低成本,提高透明度)。
  
  平安估值切换论:独角兽孵化者!解密平安旗下的独角兽们
  
  目前,在平安旗下,最为人所知的独角兽,莫过于金融领域的陆金所(正在谋求上市)与健康领域的平安好医生。
  
  但在笔者看来,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金融壹账通,更有机会成为超级独角兽。
  
  在我国,虽然互联网金融概念火热,但其实,总量占比很小。真正占大头的,也并非工农中建交等这些大家伙,而是遍布全国的各路中小型传统金融机构,比如某农商行、某城商行等等。
  
  在科技等新浪潮的冲击下,这些中小金融机构也需要做互联网银行,也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来对客户深挖,也需要去降低获客成本,提升客户体验,但他们并没有那么多财力来养活大量的技术人员(比如一个互联网银行做下来要投入几亿),那怎么办?
  
  只能外包。这些中小型的传统金融机构,通过向有技术、有能力的、有经验的金融科技服务公司进行采购,来获取对应的服务。
  
  而这个大市场,就是平安金融壹账通所瞄准的对象。
  
  对外开放两年来,平安金融壹账通已经有400家银行,20家保险公司,2000家非银机构在使用服务,并有8亿多次C端的使用量、8万亿的交易量。而对比之下,还有更多的处女地等待挖掘。
  
  但更关键的地方,在于市场空间的差别。
  
  平安银行再厉害,份额占比大概没超过2个点。如果想干到20%的份额占比,那基本上就是一个天方夜谭式的增量。而且即便能完成,又要有多少的人力物力投入呢?
  
  所以,传统金融公司,其实就是一个重资产公司,是依靠重的投入,来换取相较来说轻的收入,于是,天生的增速不会特别高。
  
  所以,真正赚钱的公司,是那些做平台的公司,或者是那些面向全行业的服务公司。比如,淘宝天猫闲鱼上有着海量的卖家,但最赚钱的是谁,还是不直接卖东西的平台方。无论竞价排名还是其他什么的服务费用,看起来占比都不大,但因为市场巨大的原因,所以收入客观。更何况,技术服务更多的是依托技术优势,而非资本或其他,所以天生的边际成本会很低。
  
  所以,平安金融壹账通是一个可以不需要资本、不需要重资产但却能获取大量收入的机构。再加上平安集团旗下诸多子公司所需服务,也需要以市场价格向金融壹账通来采购。那么,两者叠加,其市场空间之大,可以想象。
  
  此外,在笔者看来,如果拆分,平安旗下的金管家、好车主等,鉴于其巨大的流量特性,都是可以估值很高的独角兽们。
  
  那么综上,笔者认为,平安正处于从传统金融公司向金融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创投公司的三大估值切换中,且有较大概率被市场重新认知。
  
  长期来看,平安目前股价被严重低估。短期来说,若平安跟随市场发生回调后企稳,即是一个比较好的买入机会。

声明:如本站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wangshiyuan@epins.cn 我们将迅速删除。

 

股票快讯最新文章

MORE+
 

热词推荐

MORE+

股吧论坛最新帖子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