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入门基础知识网 > > 股票快讯 > 给富士康称称重:台湾首富郭台铭影响力是无以复加的|富士康 返回上一页

给富士康称称重:台湾首富郭台铭影响力是无以复加的|富士康

编辑 : 王远   发布时间: 2018.02.12 09:30:03   消息来源: sina 阅读数: 59 收藏数: + 收藏 +赞()

  来源:阿尔法工场公众号

  巨象来了。

  2018年2月9日,“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公司(FII)”的招股书悄然登陆中国证监会网站。

  作为全球第一...

  来源:阿尔法工场公众号

  巨象来了。

  2018年2月9日,“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公司(FII)”的招股书悄然登陆中国证监会网站。

  作为全球第一大代工厂商,也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专业制造商,富士康冲击A股IPO,随之引起的轰动可想而知:

  争议:报告期内受15次行政处罚;成立未满三年;同业竞争仅出具承诺…

  赞誉:传递积极的两岸经济关系;对外资优质公司上A股的示范效应;上市后不低于4860亿市值,提高A股的全球影响力…

  抛开争议和赞誉,直抵基本面,且让笔者为这头巨象称称重。

  01

  股权结构与收入构成

  2015年3月6日,外资企业福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成立;

  2017年3月25日,福匠科技增资后变更为中外合资企业;

  2017年7月10日,福匠科技整体变更为富士康股份,后来又完成一轮增资。

  据招股书,目前富士康注册资本177.26亿元,股东包括33家境内外企业,但鸿海精密占据绝对控股地位。

  鸿海精密通过中坚公司、深圳富泰华、Ambit Cayman、深圳鸿富锦及其他主体,累计控制富士康94.22%股份。另外据香港商报消息:台湾投审会官员透露,鸿海精密承诺未来持有富士康至少85%股权,仅释放10%股权给陆资。

  由于鸿海精密不存在实控人,所以富士康也不存在实控人。当然,鸿海精密创始人、台湾首富郭台铭的影响力是无以复加的。

  从2017年主要收入构成上来看,富士康的拳头业务有通信网络设备和云服务设备,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业务还不成气候,

  通信网络设备的销售额为2145亿元,占总收入60.75%,包括智能手机零部件、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机顶盒等)、电信设备(基站和光传输设备);

  云服务设备的销售额为1204亿元,占总收入34.1%,包括服务器和存储设备;

  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的销售额为9.7亿元,占总收入0.27%,包括金刚石、钨钢、微细丝锥工具,工业机器人;

  其他业务销售额172亿元,占总收入4.88%,富士康已于2017年底处置此类业务。

  富士康的客户主要有Apple、Amazon、ARRIS、Cisco、Dell、HPE、华为、联想、NetApp、Nokia、nVidia等。客户都是全球知名公司,遴选合格供应商程序复杂且历时长久,富士康的粘性有余。

  但由于身处无核心技术的下游制造业,利润十分的微薄。2017年富士康毛利为359亿元,毛利率为10.14%。

  表面上看,富士康与我们熟知的欧非科技等产业链下游公司,似乎并无不同。其实则不然,富士康的IPO招股书里“雷”还不少。

  02

  富士康IPO能过会吗?

  富士康的IPO操作节奏有点极限,2015年3月6日成立,2018年2月12日递交招股书,算算时间还未满三个年头。

  你知道申报主板上市,必须满三个会计年度,然而富士康成立至今连三个自然年都未满。为什么不能再等等,哪怕1个月就满了三个自然年,而是直接在招股书注明“公司经营时间未满三年,公司已就前述情形向有关部门申请豁免”。

  “未满三年”经国务院豁免,然后成功上市的案例不是没有,但多见于国有企业:招商证券(600999.SH)、招商证券(600999.SH)、中国建筑(601668.SH)、中国中冶(601618.SH)、中国国旅(601888.SH)、中国北车(601299.SH)、中国化学(601299.SH)、中国西电(601179.SH)、中国一重(601106.SH)。

  除了成立三年时间不满足,富士康身上还有一大推行政处罚,受海关、国家税务及出入境检验检疫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决定共计15笔。

  首发管理办法规定写明了:最近36个月内违反工商、税收、土地、环保、海关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受到行政处罚,且情节严重的,不得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犯了1条就不让上市,何况是15条,等等,除了收行政处罚还得“且情节严重”。我想,这就看怎么解释,怎么量化了吧。

  同样需要动用解释权,抠字眼的瑕疵,还有富士康的同业竞争。

  按惯例,上市公司同业竞争最后的解决方法,一般是注销或者合并了事。然而富士康招股书的解决思路很清奇:承诺不做同业竞争,即:业务的区域不同,承诺只在巴西开展;业务服务下游客户不同,承诺逐步消除。

  一句话解释“承诺”——承认鸿海精密各子公司从事相同的业务,但坚决不承认构成同业竞争。

  实际上富士康是想通过抠字眼,钻《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2015年修订)》51条52条53条的空子,究竟什么是同业竞争,相同业务是否构成同业竞争,这些都是可以合计一二的。

  如果普通公司这样做,当然不会有好下场,但是轮到富士康就不好说了,为什么呢?

  基于两岸兄弟一母同胞、血浓于水的大局观,你懂的;

  基于富士康这家大型中外合资企业上市后,给其它外资优质公司的示范效应;

  基于富士康等待短短1个月,就能规避成立不满三年的显著瑕疵,然而还是不管不顾的递交IPO申请,寻求有关部门豁免。

  如是,乐观者认为富士康必然过会,而且速度会非常快。那么让我们畅想一下,富士康成功上市后,又是一番什么样的场景,它在图谋什么?

  03

  富士康欲去掉Apple光环

  富士康让人熟知的,除了工人跳楼事件,就要数苹果代工厂的基因。

  你知道,位于郑州的富士康工场,已经成为了苹果手机生产的主要基地。2017年富士康正履行订单的前三位均来自苹果,30.27亿美元、26.32亿美元、18.76亿美元。对苹果的依赖远超过其它客户。

  但即使这样,富士康还是要努力摆脱苹果的巨大影响。否则,其永远无法成为一家伟大公司,这既有有长远的考量也有短期的忧虑。

  从长期来看,代工业务在技术维度上,很难建立起统治性的优势,难以形成议价权。2017年富士康的毛利率仅10.14%,赚的都是些辛苦钱。当然,如果维持目前81%的负债率,短期来看ROE也相当厉害,也不失为一架赚钱机器。

  但长期呢?资本市场已经用估值给出答案。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精密目前市值51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257亿元),PE仅11.16。难获高估值势必难以有效融资,难以有效融资就别谈转型,所以说本次IPO是关键的一步。

  从短期看,列举几个数字:

  1月份中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3906.4万部,同比下滑16.6%;

  Apple手机出货量被持续看衰,野村将iPhone X的出货量从单季度2300万下调到1800万;

  Apple自己给出的下季度业绩指引,同样低于预期6%到9%。

  如是背景之下,转型真的是迫在眉睫。

  2018年1月31日,郭台铭在鸿海精密临时股东会上表示,“外界都认为鸿海是代工厂,把公司跟苹果联系在一起,但鸿海将从硬件转型成软件公司。”

  转型靠什么?在强调一遍,靠烧钱。烧钱也许失败,但不烧钱一定失败。远虑近忧之下,本次IPO就显出战略意义来了。

  富士康招股说明书显示,募集资金将用于八个项目: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云计算及高效能运算平台、高效运算数据中心、通信网络及云服务设备、5G 及物联网互联互通解决方案、智能制造新技术研发应用、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智能制造产能扩建。届时,总投资额超过273亿元。

  04

  富士康与鸿海精密的估值重构

  上文提到鸿海精密市值为3257亿元,若富士康成功登录A股,这个估值就不合适了。

  富士康2016年净利润144亿元,乘以30倍PE为4320亿元(若然2017年净利润算,市值将达到4860亿元,远超奇虎360)。

  要知道鸿海精密净利润有新台币1513亿元(折合人民币325亿元),也就是说鸿海精密的账面市值可能达到4320+(325-144)*11.16=6340亿元,几乎是目前鸿海精密市值的1倍。

  注意以上为账面财富,是否兑现是另一回事。比之账面价值重估更重要的,是转型之后的业绩变化,这才是更深层次的重估,代工厂永远永远卖不到AI公司的价位。

  对于一家以代工低端制造为主打的公司,鸿海精密目前PE为11.16,富士康上A股基于估值高水位(即使是暴跌后)给定PE为30无疑是合理的。

  若未来IPO成功,融到钱之后,富士康展示给世人的名片,能从血汗代工厂进化为智能工厂,一步步做出业绩,乃至成为大数据AI导向的互联网高科技公司。

  那是资本市场给鸿海精密和富士康的估值,恐怕不是市盈率,而是市梦率。当然,这些都有待时间的验证。

责任编辑:张恒星 SF142

声明:如本站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wangshiyuan@epins.cn 我们将迅速删除。

 

股票快讯最新文章

MORE+
 

热词推荐

MORE+

推荐阅读: 炒股指南 SAR指标
 

股吧论坛最新帖子

MORE+